时间:2024-04-24
李馥伊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中,越南日益成为吸引外资的高地。相较其他发展中国家,越南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同时,高标准自贸协定的签署和疫情防控有力加强了越南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从目前看,向越南转移的企业主要是追求市场扩张型和成本节约型的东亚企业。需要防范全球产业向越南转移可能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建议建立健全产业转移信息跟踪预警机制、对外迁企业完善预案,通过提升产业质量增强我国产业链粘性。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约出现了五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第五次产业转移(2010年以来)中部分高端技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而其他产业大规模向越南等地转移。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20世界投资报告》,2019年在全球跨国投资流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下降5%的情况下,流入东南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5%至156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占全球FDI流入的比重与2018年持平;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吸引了80%以上投资东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
一、越南成为第五次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的主要承接国
(一)越南发展独特的出口导向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
自1986年宣布“革新开放”后,越南就以吸引外资为导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至2018年底,越南已拥有工业园和经济园区共326个,入园项目累计15500个。其中,外资项目占比51%,外资协议投资总额达到1450亿美元。2018年,越南工业总产值中一半由外企创造,70%的出口由外企贡献。当年,越南位列全球20大直接投资目的地第18位;其吸引外资的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尼,但其外资增速高于印尼近5个百分点。短短30年,出口导向型战略成功使越南从农业社会跨入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社会。
(二)越南吸引外资较其他东南亚国家优势明显
和东南亚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相比,越南发展起步较晚,但因此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例如,越南有更年轻、更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越南还拥有其他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制度优势。越南共产党通过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使得越南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融入全球生产链,在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中,越南成为了东南亚最主要的承接国之一。
(三)高标准自贸协定推动全球产业向越南的转移
一是出口企业享受关税优惠待遇。例如,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越南与欧盟双边货物贸易中99%的关税,将刺激以欧洲市场为目的地的出口企业加快布局越南。二是高标准自贸协定有助于改善越南营商环境。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9年,越南在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居第67位,较2018年上升10位,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新加坡。三是随着越南GDP增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口素质,越南经济将会更加充满吸引力。据越南计划与投资部预测,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将在未来一至两年提高越南GDP增速约1.32个百分点,若越南加大减免税改革力度,增幅可达2个百分点;EVFTA将提高2019—2023年越南GDP年平均增速约2.18—2.35个百分点。
二、全球产业链向越南转移具有显著特征
(一)从产业要素特征看,以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从吸收外资看,2018年,越南加工制造业吸引外资165.8亿美元,房地产和零售业分别吸引外资66亿美元和36.7亿美元。外资在越南主要投资的加工制造业部门集中在服装鞋帽生产、电子产品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鞋类制造领域,2019年1—7月,越南皮革及鞋类产品出口额达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从外贸出口看,2018年越南商品出口额达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超过国会提出的7%—8%的增长目标。商品结构方面,越南手机及零配件、纺织品服装分别占总出口比重近20%、13%。当年,越南皮鞋出口位居世界第三,纺织品服装位居世界第七。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逐步向越南集中是由越南的要素禀赋优势和产业的价值链特性所决定的。例如,从劳动力结构来看,越南女性劳动者多于男性的现状,可满足轻纺、鞋帽、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从用工成本来看,越南的一线生产工人月薪为2500—3500元人民币,管理人员月薪为3000—5500元人民幣,人力成本约为我国1/3,与印度、印度尼西亚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二)从产业转移的动机来看,以市场扩张型和成本节约型为主
综合越南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其所签署的一系列自贸协定来看,外商投资越南主要是出于两点动机。一是在越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物流成本方面,越南具有沿海优势,海港众多、交通便捷,其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也相对廉价。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承接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订单时,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和优惠政策带来的环保、税收成本优势十分明显,而越南的配套产业、技术落后等劣势反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大。二是在越企业可享受关税优惠进入更大的国际市场。越南工贸部数据显示,越南的重点出口市场出现向自贸协定签署国转移的趋势。2018年,越南对日本、韩国、东盟的出口分别增长11.7%、23.1%和14.4%。CPTPP生效后,2019年1—4月,越南对加拿大出口增长43.4%。其中,对加纺织品、鞋履、箱包出口分别增长22.6%、41%和21.5%。
(三)从产业转移的主体来看,以东亚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
从投资流量看,2018年,越南新批外资项目3046个,协议金额近180亿美元,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对越南投资。其中,日本对越投资总额为85.9亿美元,占比24.2%,位居首位;其次是韩国和新加坡,分别在越投资72亿美元和50亿美元,占比20.3%和14.2%;中国对越投资总额24.6亿美元,排名第五位。从投资存量看,截至2018年底,韩国在对越南投资的约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注册资金625亿美元,占比近18%,其次是日本、新加坡。
(四)从产业转移的程度来看,个别产业的产业链整体搬迁成为新趋势
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转移时,出于降低投资风险、增强与东道国政府谈判话语权等目的,会带动和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共同开展对外投资,从而也促进了东道国产业集群的构建。以服装制造业为例,随着全球服装供应链逐步向越南和东南亚转移,越南服装制造业的交货能力显著增强。调研发现,相比中国和印尼,越南的服装制造订单交货期平均可以缩短10—12天。再以智能手机制造业为例,越南现已有三星、诺基亚、LG的整机和零部件制造工厂以及配套供应链。预计到2020年底,越南制造的智能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将突破10%,这一比例接近2008年韩国本土手机产能在全球智能手机产能中的比例。意味着在11年间,韩国智能手机的相关环节完全转移到越南,改变了亚洲乃至全球手机产业的供应链分布网络。
(五)从产业转移速度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向越南的转移
受贸易摩擦升级影响,越南作为亚洲对美出口避风港和桥头堡的地位变得更加突出。2019年一季度,越南对美出口额达到130亿美元,同比上升26%,美国成为越南最大的出口目的国。越南对美出口主要增长点来源于从中国转出的输美家具、家电和轮胎订单,上述产业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2019年一至三季度,宜家家居、家得宝等零售商自中国的进口额同比下降13.5%,自越南的进口额同比增加32.7%。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受到重创,但越南防疫有力,保证了经济良好运行。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外国对越南直接投资达156.7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84.9%。越南计划投资部部长阮志勇表示,越南良好的抗疫表现将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提升越南的全球地位。
三、产业向越南转移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过快可能会给我国一些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困难
产业转移本是渐进的过程,处理不当或者转移太快可能会带来产业空心化风险。20世纪后半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启动“去工业化”战略,造成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空心化”现象。以美国为例,即便近两年美国实施“制造业回流”,甚至不惜以关税为代价强迫跨国公司回国布局,美国制造业起色依旧不大。2019年以来,美国工业生产总体仍呈现下降趋势,工业产出环比一度下降0.8%,为近一年半以来最大跌幅。因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业大幅衰退,美国制造业产出环比创半年以来最大降幅,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也下滑明显,低于长期(1972—2018年)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正常的产业对外转移造成我国“空心化”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产业门类齐全,部分产业对外转移对于整体而言影响可控;二是虽然发达经济体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增速较快,但我国长期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意味着产业转出后可通过承接国内外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来填补。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产业转出太快,可能会造成局部地区,特别是沿海等外向型加工企业较多的地区,在短期内面临“产业空心化”威胁。
(二)产业转移过快易导致新增就业不足、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加大我国稳就业的难度
2010—2016年,我国就业人数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五个行业是文教体育用品、家具制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和皮革羽绒制品。这五个行业中有四个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从全国范围看,这类劳动者再就业的难度不大。但考虑到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性障碍约束、人员流动受限等问题,部分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后会带来暂时的“失业潮”。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2010—2016年,造纸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工行业的就业人数普遍下降,造纸行业全行业就业人数下降了20%,这三个行业的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分别下降了30%以上。但同时,这些行业的企业总资产增长迅速,特别是化工行业总资产增长超过50%。说明这类行业出清或转出的产能更多是附加值低、污染严重、需要劳动力数量多的小型企业,而那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产业转移的速度过快、或新产业未能及时壮大对旧产业形成补充将导致社会创造新增就业的速度大幅慢于产业转出造成失业的速度,最终会使得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特别是一部分人力资本处于劣势的四五十岁人员,容易被结构性、摩擦性的失业困扰,部分农民工会进入受行业景气变化影响较大的周期性失业者行列,因人力资本不匹配引起的就业困难也将长期存在,稳就业的难度增加。
(三)中长期可能会对我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越南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一定的重叠,随着全球价值链向区域化和多元化过渡,我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壁垒有所增加,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美日韩之间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将有利于越南成为新的全球加工和组装基地,对我国承接这一环节产生一定冲击。
中长期看,若我国不能尽快在技术、品牌、高端产品等领域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同时减轻和亚太各国的贸易投资壁垒,将面临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与我国的激烈竞争。届时我国将面临在劳动密集型环节中与越南、印尼、墨西哥等成本更低经济体的竞争,在中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品牌营造方面,我国面临日韩等在这一领域已经具备传统优势的经济体的竞争,再加上美国力推北美供应链闭环和“中国之外多元化”产业布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当前地位不仅可能受到较大冲击,未来升级路径也将受到严重挤压。
四、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面向越南的产业转移信息跟踪预警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应对产业转移和外迁的监测预警体系。例如,借助商会渠道,了解掌握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和撤离风险,对可能对企业经营造成风险的因素提前预判,早做预案;加强对产能合作企业对外投资备案信息的真实性核查,利用“信用中国”等第三方平台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和警示。
(二)针对不同类型外迁企业要有不同预案
由我国向越南转移的企业既有出于成本上升的客观原因,也有为规避政策不确定性等主观原因,对此相关政策应给予区别对待。对于因客观原因迁出的,因通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就业稳岗、降低要素成本、强化金融支持等各项措施对冲企业成本上升,从源头上减缓企业外迁规模和速度;对于因主观原因迁出的,尤其是重大项目,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加强和决策者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放宽新领域的市场准入、给予项目规划用地、跨境资本投资便利等政策支持稳定主体投资信心,改善其对未来的预期。
(三)通过提升产业质量增强我国产业链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价值链地位。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锻造“自身硬功夫”,以技术实力在全球布局关键产业。二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三是继续加大力度降低制造业产业链成本。进一步深化户籍、土地、能源等制度改革,降低各类要素价格。四是稳固重点产业完整产业链。重点关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着力保障重要原材料、零部件和主要设备供给。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