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植物染色技艺及发展前景分析

时间:2024-07-28

孟辛梅

(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唐六典》记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1]植物染,就是利用天然植物中的色素为纺织服装染色的一种传统工艺,具有天然、环保以及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因工艺的独特性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传统植物染料及染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植物染色工艺加工而成的纺织品种类众多,例如扎染、蜡染等。

1 植物染概述

植物染是在人类认识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掌握了各类染料的采集和萃取工艺,生产创造出各色各样的纺织臻品,此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能力。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植物染色技艺也跟着水涨船高,普通布料经植物染色工艺加工后,会展现出不同的图案肌理效果,而被人们熟知的有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如图1 所示)等,这些都是现代纺织服装行业流行的图案设计来源。

图1 蓝印花布

1.1 植物染色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自夏代先民尝试使用植物染料开始,据考古人员发现,距今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在装饰品石制项链上染色,这也是我国文史记载中最早出现的用植物染色方式对服饰品进行装饰。在距今6 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此时,植物染作为一种染色工艺开始出现。经过反复尝试探索,祖先们掌握了运用植物汁液染色的方法,在轩辕黄帝时代,人们便学会用草木汁染色制衣[2]。智慧的中国人,将传承几千年的植物染技艺进行保护和延续,并不断在植物染料采集、萃取、保存及染色工艺等多方面探索尝试,直到今天这项技艺依然在传承和发展,并不断地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实践。

1.1.1 植物染种植

植物染料种植与选用筛选阶段,由于植物的染色色相不同,色素含量也大不相同,所以人们尝试由野生采摘变为大规模人工种植可染色植物,大大提高染色效率,例如现在江南一代依然大规模种植蓝草,在每年霜降时节,采摘整株蓝草上半截做蓝靛染料,而蓝草根茎部作为中药材进行售卖,这大大提高了种植植物染料的收益,降低了成本,为大批植物染色产业提供便利和原料支持。

1.1.2 植物染萃取

为了方便人们随时随地使用并保存采摘来的植物染料,植物染料萃取与保存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采摘、烘干、晾晒后的植物,可以通过压榨、浸泡、微波等方法萃取其中染液,经过特定手段储存后,方可存放数日,方便日后使用及大规模地售卖。不同的植物其染液萃取方式也不同,例如蓝靛染液就是使用整株蓝草上半截通过发酵浸泡、打靛、沉淀等步骤萃取染液,最终生产出靛泥方便储存和售卖;而姜黄则是通过烘干晾晒的方式来进行染料储存,经过浸泡蒸煮的方式来对染液进行萃取。

1.1.3 植物染色工艺

随着人们对纺织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染料色彩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相应的染色工艺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为适应不同染料在不同材质织物上染色的变化,人们尝试使用直接染色,到借助媒染剂染色,再到还原染色,工艺的改进,随之而来的是对织物染色的着色率和色牢度的提高。色彩种类上从简单的单色染到复色染(如图2 所示)、套染,甚至混染等等,人们不断寻找适合植物各自色素萃取及色牢度较好的染色方法。

图2 复色染

1.1.4 植物防染技艺的改良

随着植物染色色相极大丰富后,人们对植物染手工染色的视觉效果也有了更高要求,从最开始的绞缬(也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扎染),到使用夹板提高工作效率的夹缬(也叫夹染),再到使用其他防染剂的蜡缬(蜡染)和灰缬(糊染,也叫蓝印花布)等等,防染工艺的改进,丰富了植物染色的视觉效果,使纺织服装图案得到最大限度的丰富,也使得植物染传统手工艺得到有效传承。

2 植物染料的应用

时至今日,植物染色的形式还在不断更新丰富着,植物染料的萃取与保存方法也在更新迭代。例如:为了防止植物染料染液萃取所产生的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以及造成水源污染,现代人们研发利用生物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工艺方法处理植物废弃物[3]。同时,利用农业种植科技培育生产出色素含量更高的紫草、茜草等具有染色能力的植物,使植物染料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摆脱了对自然界的植物的依赖。这也为纺织服装行业的染色提供了更多选择,虽然对纺织服装染色来说,植物性染料要比化学染料要求更高,但我国对植物染料的开发和利用正在积极探索研究中,染色技术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一些红、黄、蓝、绿等色系的植物染料所染色的织物已经在高档面料、服饰和装饰用品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日常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人们在对生活必备用品的选材用料和染色上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开发新型功能性染料成为植物染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不同植物染色的作用和功效进行分析,如表1 所示。

表1 植物染色作用和功效

2.1 蓝草植物及染色

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描写的就是蓝草染,也叫蓝靛染,本意是从蓝草植物中萃取的青色比蓝草更青,后常用以比喻学生在经过长期有效的学习后能够胜过老师。蓝草植物可染蓝色以及深蓝色,在我国多出现在少数民族穿戴的蜡染、扎染服饰当中,传承千年直至现代,依然能够看到利用蓝草染织的服饰品,例如人们穿着的牛仔裤、茶服,使用的香包、枕头等等。蓝草由于自身色泽饱满,天然贴肤,具有抗菌消炎、驱蚊等作用被人们所钟爱,进而也成为旅游度假区文创产品的一大亮点。蓝靛染文创产品如图3 所示。

图3 蓝靛染文创产品

2.2 艾草植物及染色

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对于我国江南、西南一带来说,艾草在生活中很常见,到了每年端午时节,人们会将艾草插在家门前,用来辟邪,招百福,已成为端午风俗。艾草可全草入药,有散寒、止血、消炎、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可在晾干揉搓后做“艾绒”,并制成艾条供艾灸用。此外,艾草嫩芽还可食用,如艾草饭、艾团、艾叶煮蛋等。艾叶晒干还可做艾粉,用于染色,还可医治皮炎,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极高,而染色价值也在慢慢体现。

3 植物染料的发展前景

植物染料本身具有无毒性、无污染、无公害的特点,而染制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良品,深受人们热爱和追捧,目前已经在高档真丝服饰、保健内衣、家居装饰用品、新型功能纺织服装等多种产品中应用,也在极力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且人们在开发和应用方面做的无限努力都在为植物染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3.1 高档真丝服饰

丝绸之路的开拓,使我国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用各种植物染料染制的丝织品得以销往世界各地,让色彩绚丽的植物染色织物得以继承和发展。经过漫长的实践证明,大部分植物染料可用于棉麻织物、真丝,甚至还可以在羊毛、羊绒或皮革中进行染色。目前,消费者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所以植物染色制成的高档真丝服饰成为现代人购买服饰的热门选择。例如天然植物性色素红曲素(一种培养发酵在大米中的天然色素),可染制纤维纱线、高档真丝服饰和纺织品。

3.2 保健内衣

大部分内衣睡衣等贴身衣物对加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符合消费审美的同时,也能够赋予内衣更多功能性和实用性,这也成为很多家庭消费的基本理念,生态养生内衣便成为时下受人们青睐的产品,而植物染料所具有的抗菌消炎、活血化瘀等独特功效,也成为保健内衣染色生产的首选。例如决明子抗菌、防虫,茜草具有防流感、抑制皮肤真菌的功效,艾蒿治皮炎、防过敏等。

3.3 家居装饰用品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家居装饰用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多样化、功能化、高档化的产品成为家居装饰用品生产的发展方向,产品设计也逐步由经济实用型逐步向功能型和绿色环保型转变。将我国传统防染技艺与传统植物染工艺相结合,开发研制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家居装饰用品,传统技艺的融入以及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大大增强了家居装饰的效果,除了能够在产品外观上大做文章,对受众来说,传统植物染产品还具有独特的色彩体验以及防虫、杀菌、防过敏等功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艺术享受。例如苗族人民利用蓝靛染制作扎染布料,并将其缝制成桌幔、椅垫、窗帘等各种家居装饰用品,深受苗族姑娘欢迎。

3.4 新型功能纺织品

植物染料因其成分和结构的不同,与纺织物结合,能够生产出多种多样的功能性纺织品,例如使用不同植物染料,染制抗菌防护服、护士服、病号服、医用口罩、紫外线或红外线吸收转换服、发光服装等。也可利用生物色素在生物中的特殊功能,如绿色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开发功能纺织品,例如用靛蓝、茜草、红花等植物染制而成的纺织品,具有防过敏、抑制皮肤真菌、护肤等功效。

4 结语

植物染色源远流长,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埃及几千年前包裹木乃伊的青色麻布就是用蓝靛染制而成的;印度人发现植物上寄生的胭脂虫中含有大量红色色素,便有了今天口红中依然使用的最原始的红色染料;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艾叶能驱蚊,便萃取其中染液染制服装,供儿童夏天穿着。今天依然延续着这项传统而具有传承意义的工艺,这项工艺也随着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和壮大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