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田昆
摘 要: 科技创新团队是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形式。以华中七所部属高校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个人信息、参与团队情况等方面的14个要素为自变量,以学生个人科研素养提升情况为因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性别、年级、参与动机、团队成员互助情况四个因素对大学生科研素养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团队 科研素养提升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列举了3个中国当代青年创新团队,其中嫦娥团队、神舟团队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团队中多数成员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科研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对于稳定人才梯队,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来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已成为众多高校较为认同的方式,在此背景下,开展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对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的有效性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文献综述
科技创新团队是研究型大学正在大力探索的有创新性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形式,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创新团队概念的界定较为统一。王雅静认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是由能够在创新中获得一定成就、形成一定价值成果的学习共同体,团队成员遵循同伴导学、朋辈互助的发展模式,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开展创新实践,其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1]。郭孝锋等认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指的是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而相互协作进行创新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这个群体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也有部分教师参与。徐艳等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团队主要有四种:一是学生自发形成,教师参与指导;二是以参加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合作团队;三是以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四是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组建团队,进行创新实践[2]。陈孟威等认为,创新创业团队是大学生科创团体的主要组织形式,该形式基本实现了大学生“主导式”的科研创造,并与早期的“参与式”和“任务式”实践有着显著的功能延伸[3]。郭卉等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或来自于全国性和国际性科技竞赛任务,或通过在项目市场上竞争获得[4]。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以项目、竞赛、导师团队、校企合作等为牵引,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共同体。大学生创新团队发展通过内驱力地推动和外驱力地拉动。李祖超等通过构建研究生科研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团队信息共享情况、团队互相沟通情况、团队互相合作情况、团队互相信任情况、团队互相尊重情况等构成的科研团队协作关系在微环境指标体系中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培养单位支撑”“科研成果评价”等其他一级指标[5]。为更全面地了解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对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的有效性,特开展本项研究。
二、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工具为在专家指导下设计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题设置分为个人信息类、参与团队情况类、个人评价类三部分。其中,性别、学科类别、年级、担任何种学生干部情况、成绩排名为个人信息类问题;所在创新团队类型、团队参与的科研项目类型、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是否为学科交叉项目、在团队中担任何种角色、所参加的团队最高获得过何种层次的奖励、团队互助情况、参加团队动机为团队参与情况类问题;朋辈互助对创新团队发展影响评价、朋辈互助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评价和创新团队对科学人文素质提升的帮助为个人评价类问题。
面向华中七所部属高校中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本科生开展调查研究,寻找科研素养提升与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内在联系。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35份,其中有效问卷602份,进一步筛选出329份符合本研究条件的问卷。研究拟以个人评价类指标作为因变量,个人信息类和团队参与情况类指标作为自变量,试图构建模型以研究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对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的有效性。
三、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过程拟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情况(完全没帮助、帮助不大、一般、有帮助)为因变量,以受访学生个人信息和参与创新团队的情况为自变量。拟合因变量水平数-1个Logistic回归模型。因变量有4个水平,设定因变量的取值为1=“完全没帮助”、2=“帮助不大”、3=“一般”、4=“有帮助”,相应的取值水平概率为p1、p2、p3、p4。p表示因变量相应的取值水平概率,α为常数项,β为第i个影响因子的偏回归系数。
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表1),筛选出“团队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性别”“参加团队动机”“朋辈互助对创新团队发展的作用”“年级”,以上述因子作为自变量,以个人科研素养情况为因变量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
下一步检验验证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行性。平行线检验测试(表2)的是各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在各个回归方程中是否相同,其实质是拟合不限定系数相等的模型(General Model),将该模型的似然值和当前限定系数相等的模型(Null Hypothesis)加以比较,进行似然比检验,如果P>005,说明各回归方程相互平行。[6]此处P>005,可以使用有序Logistic过程进行分析。
下表(表3)为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0001,说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为0。换句话说,拟合包含所有自变量的模型拟合优度好于仅包含常数项的无效模型。
故本研究可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接下来关注模型的参数估计,见表4。因变量水平数为4,故需建立三个回归方程,有三个常数项。而因变量为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的前提之一是各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在三个回归方程中相同,因此各自变量的偏回歸系数只有一个。据此,构建了如下模型:
Logit(PY=i)=βi+1505·(X1=1)+0974·(X1=2)+0205·(X1=3)-0953·(X2=1)-2508·(X3=1)-0778·(X3=2)-0416·(X3=3)-0204·(X3=4)+3035·(X4=1)+2352·(X4=2)+2745·(X4=3)+01747)·(X4=4)+1059·(X5=1)+087·(X5=2)+0885·(X5=3)
四、结论与讨论
参数估计结果(表4)表明,受访者年级、团队互助情况、参与动机中的“希望提升能力”这一选项、性别等变量对大学生提升科研素养有显著相关,对这些变量逐一分析。
X1=1系数估计值为1505意味着,在调整团队成员的情况下,X1=1(认为指导老师帮助自己)的组,相比于X1=4(个人不寻求帮助)的组,认为参与创新团队有用程度高至少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exp(15059)=450倍,即认可指导老师帮助的学生更有可能认为创新团队有助于提升个人科研素养。同理,认可团队核心成员对自己帮助的学生相比于不愿向其他人寻求帮助的学生,更有可能认为创新团队有助于提升个人科研素养,但总的来说,导师在学生科研素养提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大于团队中核心成员对学生的作用。
X2=1系数估计值为0953意味着,在调整性别变量的情况下,X2=1(男生)组,相比于女生组,认为参与创新团队有用程度高至少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exp(0953)=259倍,即男生更有可能认可参与创新团队对科研素养提升的帮助。可以说明,参与创新团队对男生科研素养的提升较女生而言更大。
X3=1系数估计值为-2508意味着,参与创新团队的动机中这一组变量中,X3=1(打发时间类学生),相较明确要培养科研能力的学生,认为参与创新团队有用程度高至少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exp(-2508)=0081倍,这说明目的性明确的学生更有可能认为参与创新团队有助于提升其科研能力。
X5=1系数估计值为1059意味着,在调整年级变量的情况下,X5=1(受访者为大一学生)的组,相比于X5=4(受访者为大四学生)的组,认为参与创新团队有用程度高至少一个等级的可能性是exp(1059)=2883倍。换言之,同大四学生相比,大一的学生认为参与创新团队的有用程度较高。同理可得,大二、大三学生认为参与创新团队对提升科研素养有帮助的可能性也高于大四学生,且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程度相差不多。对参与创新团队的认可程度最高的为大一学生,其次是大三与大二学生,最低的是大四学生,这是一个有趣的结论。通过个别访谈,笔者认为,出现该结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较强,与其他年级相比,大一学生参与创新团队能较快提升个人科研素养;第二,相比于大四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重心在课程学习,且大三、大四的课程量相差不多,故两个年级相差不大;第三,大四学生的重点为实习、毕业和就业,故在参与科技创新团队方面投入的精力有限,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科研素养提升情况已不如低年级学生明显,故认为参与创新团队对提升个人科研能力的帮助最低。可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更适合吸纳低年级本科生。
五、结语
从模型的最终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科研素养能力提升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分别为:性别、年级、参与动机、团队成员。其中男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提升空间大于女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有更强的可塑性;有较强提升能力意愿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后科研素养提升更明显;团队核心成员和指导老师对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有帮助,其中指导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据此可以认为,高校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时,应注意配备名师,强调科研团队中导师的作用;应注重团队中的朋辈互助,重点培养学生“学术带头人”,引领团队发展方向;应注重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吸纳愿意从事科研活动、希望能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的学生,注意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静大学生创新团队育人机制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
[2]徐艳,崔莉团队氛围:工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J].江苏高教,2015(05).
[3]陈孟威,陈兴明非正式跨学科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范式探析[J].江苏高教,2019(03).
[4]郭卉,韩婷,黄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最有效的本土化大学生科研学习形式[J].高教探索,2018(01).
[5]李祖超,钟苹,田昆研究生科研微环境的模糊综合评判[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
[6]张文彤,董伟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团队培育模式探索”(项目编号:G1323531788)阶段性成果〕
〔田昆,中國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