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MOOC 背景下《纺织品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

时间:2024-07-28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0 引言

MOOC 是一种较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2011 年美国人巴斯蒂安·图伦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发布在互联网引发全世界MOOC 热潮。2013 年起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推出各类MOOC 课程[1-2]。作为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模式,MOOC 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对象的限制,使优秀的教育资源能被人们共享,高校的教学模式在MOOC 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MOOC 在高校的不断推广应用中也出现一些弊端。例如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很难有效地评估学习效果、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道德素质没有进行培养。

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线上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从20 世纪90年代末到21 世纪开始几年属于技术应用阶段,混合式教学被定义为将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发展并不成熟。只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线上教学。2007 年以后对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清晰,将其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区分开来,属于技术整合阶段。混合式教学更多地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应用,从之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2013 年以后则属于移动互联网阶段,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网络平台和课堂教学讨论相结合,这个阶段则以学生为主,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演变为一种学生高度参与、展现个性的教学模式[3]。目前《纺织品设计》课程改革多集中在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4-7],对如何将线下课堂和线上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并不多见。本研究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纺织品设计》课程为例,在MOOC 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角度对《纺织品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1 《纺织品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纺织品设计》是纺织品设计专业核心课。是涵盖纤维原料、纱线、织物结构等多种纺织内容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纺织品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棉织物设计、色织物设计、毛织物设计、丝织物设计、麻织物设计、化学纤维织物设计、大提花织物设计及综合知识运用及拓展。课程在完成理论教学后还要突出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培养,因而要在规定的课时完成要求掌握的内容,会出现赶课时现象,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被动,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2 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纺织品设计》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制作了精美的PPT 课件,同时也拍摄了纺织品设计视频和图片。但这些仅用于课堂的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在教学中的运用,单一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单薄,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不足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变得困难,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3 课程考核形式太过单一

课程考核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办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则由考勤、回答问题和学生作业情况等构成,形式太过单一,课前、课中和课后多元评价体系不完善,无法在线评价。

2 《纺织品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实践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本课程是以MOOC 为基础而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为前端分析,即在教学模式构建之前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另一为教学模式构建,即课前的在线准备、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以及课后的反馈评价三个体系模块[8-9]。

前端分析。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之前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在对教学对象分析的基础上再设立合适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确定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课时进行科学的分配,最后再进行教学环境的搭建工作。

教学模式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三个体系模块,即课前的在线准备、课中的课堂活动设计以及课后的反馈评价。每个模块都包含教师、学生两部分,之间相互连通、紧密相联。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纺织品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模块一:课前在线准备。课前,教师要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上传到MOOC 平台。同时还要制作相关教学视频、拓展学习资料并在MOOC 平台发布。并利用平台布置预习任务。还可在平台讨论区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学生要通过平台查看教学大纲的授课计划,对课程整体进行了解熟悉。查阅教学视频和各类学习资料,完成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提交预习作业,并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记录。为参与课中课堂活动做足准备。教师可通过课前预习情况,为课中课堂教学提供情况参考。

模块二:课中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利用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将学生个体在预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一一解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效率。

模块三:课后反馈评价。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在线上布置课后作业,并通过批阅作业总结出易错点,根据作业批阅情况调整下节课课前在线准备预习任务布置。学生通过完成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通过课后平台与教师的交流解决遗留问题,还可通过反复观看线上教学视频进行巩固学习。

2.2 混合式教学内容及资源建设实践情况

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各类织物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纺织品设计基本原理-各类织物种类及风格特征-织物设计工艺参数内容-织物设计实践的课程内容体系。将纤维、纱线、织物、织物结构等知识综合一体。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地选择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特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将一般的知识、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制作成视频放在线上,将难以理解的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放在线下课堂教学。构建“课前主动学习、课中互动学习、课后巩固学习”的学习流程。线上线下内容课时分配以《纺织品设计》一个章节为例说明。如表1 所示。

表1 棉织物设计章节线上线下课时分配

课程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课程教学视频、教学图片、课程题库、作业、讨论、课程测试等。目前授课班级全部都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学习总人数达四百多人。《纺织品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为此学院在教学的软硬件方面都加强了建设。课程教学可以在纺织品设计实训室完成教学做一体化授课。纺织品实训室拥有小样织布机30 台、剑杆小样织布机2 台、大提花织机2 台、织物CAD 机房等,此外还有机织、纺纱、纺织品检测实训室。并在课程实践增加综合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设计织物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织物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3 混合式教学学生成绩评价

《纺织品设计》课程学生成绩改变过去的评价方式。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占比,改为过程化和多元多维度评价。具体为过程性评价占50%,线下实践环节评价20%,考核测试成绩占30%。过程性评价分为线上和线下过程性评价。线上的包括视频学习、作业、讨论交流等完成情况加权形成。线下的包括课堂教学中出勤、作业完成、课堂互动交流等。线下实践环节评价由学生实践表现及实践报告等情况加权组成。考核测试成绩包括线上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具体见表2。

表2 《纺织品设计》评价体系

3 结语

《纺织品设计》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培养出的毕业生在专业工作岗位上也得到企业的认可。虽然在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下一步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进一步提升课程内涵。不断地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对《纺织品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不断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线上线下教学配置更合理,让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具竞争性。二是持续不断完善线上平台和成绩评价体系。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将完善后的课程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优化线上教学设计,更新题库。使线上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总之,通过《纺织品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