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服务体系保障制造业供应链安全

时间:2024-04-24

贺三龙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和商业经济引来数字化、智能化工业革命,采用体系化物资分类编码,整合全国、全球供应链分类资源,建设全球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政府、企业物资采购和营销,实现企业间、行业间供需智能匹配、智慧协同,优化各个产业链资源配置,能够让企业快速精确匹配到营销资源和采购资源。急需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平台,调节供需产能,从微观上实现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各行各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协同服务,解决各个行业企业产能过剩、资源浪费、过度投资等问题,优化在国家自然灾害、疫情等特殊时期应急物资的快速供应链资源匹配和采购流程。

一、智慧供应链平台服务体系开发建设的现状和意义

(一)智慧供应链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基于物资分类编码的全球制造业智能供需匹配供应链服务平台,即智能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建设内容包括物资分类编码、全球供应链分类资源库、智能供应链SCM云服务平台,形成一库一码一平台,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供需匹配、采购、营销、供应链管理一站式云服务。在平台上每个企业可成为需求主体,也可以成为供应主体,实现与任何企业对供需协同服务,依靠物资分类属性匹配供应链资源。

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全国数百万企业进行供应链资源的匹配,为企业和政府降低供应链成本。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有两个方面,一是体系化的物资分类编码,二是跨行业跨组织的平台协同技术。

国内外很多B2B互联网企业在过去20年均尝试打通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服务,但因技术路线、互联网技术成熟度、专业团队等因素均不成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为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全球供应链平台体系提供了条件。

目前国家体系化、统一的物资分类编码缺失,企业和政府政务部门用的物资编码分类都有差异,需要统筹物资局、采购联合会、海关、石化联合会、机械工业联合会、施工协会实现统一物资分类编码,北京向导科技有限公司在相关材料基础上通过5年编撰,已形成80多个行业物资及服务分类编码体系,并且应用于智慧型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链供需匹配、供应链云服务,为打造全球、全国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了技术验证平台。

(二)智慧供应链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国家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过程中,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协同的平台服务严重缺失,然而基于物资分类编码的全球制造业智能供需匹配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促使开放式供应链平台与物资分类编码融合应用、供应链分类资源整合的应用,将成为解决产业链集聚协同的关键,推动流程工业集聚协同离散制造企业,解决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建材、制药、食品、装备制造、水处理等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由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链联动服务。

通过全球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水平,扩大产品成本优势。通过整合全国的优质供应链分类资源,把中国的制造业走出去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全国企业进行供应链资源的匹配,为企业和政府降低供应链成本,可为中心企业节约2%—3%的供需对接成本,每年为社会节约千亿元资源浪费、产能错配成本。

已经研究形成的沃库工业网(VOCOOR.CN)有成功的技术积累,是大型智慧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目前物资分类编码数字化应用和开放式协同技术为全球领先水平。主要业务构建2平台1库1码,为企业提供供应链智能化应用服务,同时形成产业链集聚协同资源服务,平台以物资分类编码为主线(1码),供应链分类资源库为互联网用户入口(1库),供应链SaaS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供应链管理、采销协同、供需资源匹配一站式云服务。

建设开放式基于物资分类编码的全球制造业智能供需匹配供应链服务平台,对我国的制造业影响巨大。建设开放式智能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融合物资分类编码、全球供应链分类资源库、智能供应链SCM云服务平台,形成一库一码一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推动企业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服务的两大核心要素,建立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促使开放体系下的全产业链、全流程、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发展。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供需匹配、采购、营销、供应链管理一站式云服务,实现企业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本增效、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几点重要建议

(一)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加强供应链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参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供应链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整体筹划,重点突破。以工业品供应链发展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供应链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流程再造,分析工业品供应链细分市场需求,综合考虑我国产业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竞争力等条件,主管部门制定出制造业领域供应链体系实施方案,完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试点示范。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計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为全产业服务的第三方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供应链资源要素,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引领制造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现产品和服务全链条的高效协同管理,实现全产业链、全流程、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变革,建立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降低产业供应链运行成本,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培育各省各市,并积极引进。加大本地区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参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积极性,重点引导行业领军企业依托规模优势,与工业品供应链平台企业构建相关行业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央企对供应链创新平台的应用,特别是新建工程项目供应链创新的应用,加快制造业快速优化资源配置。

(二)具体推进办法

1、推进物资编码、标识解析标准化建设

建设统一的工业品物资分类编码、统一的企业服务分类编码、统一物联网标识解析码。物资分类编码和服务分类编码是企业生产、供应、需求的属性编码,是供需匹配的主线,物联标识解析码是物流、质量跟踪的主线,实现标准化三码体系数据,由政府和关联部门引导推动建设,应用于各个供应链创新企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物流企业数字化系统等。推广至全国企业应用,为供应链共享数据平台对接做好预备。

2、推进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化

建设供应链全流程协同云系统,发挥供应链创新平台和大型优势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推动制造企业融合“互联网+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加强产学研对接和成果示范应用,重构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全链条供应链体系。依托供应链服务平台、大型核心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协同、設计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协同、服务协同,促进产业链中的大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以供应商资源、生产需求与计划、物料分类、寻源采购、合同订单、物流仓储、财务结算为重点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集成水平,提高协同效率。

3、推进制造业供应链平台化、服务化

建设共享服务型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包括跨行业和垂直领域的服务平台,整合优质供应链资源和服务资源,实现需求、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云服务平台,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快速匹配全国或区域性优质供应链资源,降低产品的流转交易成本,提升效率和资源匹配能力,发展基于行业和关联多行业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实现产业供应链共享服务。

4、推进制造业供应链可视化和智能化

支持建设制造业企业智慧供应链平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物流、区块链等技术和装备在制造业、工程建设供应链中的应用,加强物资分类编码和物联网标识解析的应用,根据编码区分物资分类、用途、制造数据,为智能物联网奠定基础,建立各产业供应链全流程线上服务平台,提升制造业供应链信息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融合应用水平,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应用。

5、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推动开放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企业全面推广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新模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及成本,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交易信息共享透明、互信协同发展的全新生态。鼓励供应链企业共同推动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探索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开展企业“预授信”、批量化营销等业务创新,不断优化全供应链的业务流程,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双向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和成本,实现互利共赢,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降低全社会的运行成本。

支持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商业个体参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创新,降低实体制造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工信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配合审批和监管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示范项目,并负责起草金融机构、企业、商业个体的参与细则,激活社会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

6、构建制造业全球供应链网络

打造国际工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采销协同、供需资源匹配、在线选型交易、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建设境外工业品营销、物流、售后服务机构,促使当地商业互信关系的建立,保障与境外企业互联互通双赢合作。

加强交通枢纽、物流通道、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深化对外投资合作,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库等,建立本地化的供应链体系。以灵活的接口服务为基础,构建由大型物流平台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集群,提供对接全球市场的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综合物流服务等资源整合型供应链物流服务,提升供应链对全球要素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物流运作水平,拓展供应链物流协同协作新能力。大力推进铁路物流港等多式联运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外联物流通道,统筹推进重点港口和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航线资源,促进海路、铁路、道路、航空等协同联运。

(作者为北京向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