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瞬间堵漏剂在贵州地热钻井中的应用

时间:2024-07-28

赵华宣,陈 浩

(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瞬间堵漏剂在贵州地热钻井中的应用

赵华宣*,陈 浩

(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介绍并总结了瞬间堵漏剂在贵州地热钻井钻遇中漏—大漏漏失的岩溶裂隙中的堵漏效果,通过钻井作业现场实践,瞬间堵漏剂是中漏—大漏漏层较为适宜的堵漏材料。

中—大漏漏失;瞬间堵漏剂;堵漏

1 概述

在贵州省地热资源勘查的地热勘探井钻井施工中,普遍存在钻遇溶蚀裂隙地层而发生中—大漏(因泵入设备能力原因将漏量在150~300L/min视为中漏、300~500L/min视为大漏),由于钻井设备较为简单及操作员工不够熟练,对快凝水泥及化学浆液堵漏的风险很高,而不得不寻求其他较好的堵漏物,常因措施失当而耗费相当多的物资和时间,致钻井效率低、成本高和钻井周期长,因此,选择一种适应性强、行效较快的堵漏物以缩短堵漏停待时间,减少钻井成本和缩短钻井周期。

2 堵漏材料的选取与试配

(1)堵漏材料的选取:由于中漏—大漏漏层漏失通道形态和漏失情况较为复杂,常带有较强的地下水活动,在贵州省施工的其他钻井进行过桥接材料堵漏,效果不佳,常规水泥+普通早强剂堵漏待凝时间长,通过分析和调研,引入了瞬间堵漏剂堵漏,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单纯的瞬间堵漏剂与水混合后堵漏,凝固时间太快(资料介绍10min初凝,堵漏实施后可在30min后进行钻进工作),堵漏工作中其他措施时间难以跟上,因而,瞬间堵漏剂堵漏通常与水泥一起混合使用,其配比不同,初凝时间变化较大,其配比加量根据漏层深度、具体的堵漏措施确定,混合物的初凝时间与瞬间堵漏剂堵漏与水泥加量比相关,见表1。

(2)试验及配制:堵漏瞬间堵漏剂+水泥混合物的水灰比,生产厂家推荐的水灰比为1∶1,在贵州省遵义市中部地热水资源整勘查CK4井的一开的55.9~58.77m井段(漏失量150~200L/min、地层娄山关白云岩、地下水活动较强)的现场堵漏试验中(地表试样、井内注浆液),按表1序号8的比例配制堵漏浆液,送入漏层后12h试钻,在揭穿堵漏层时均未见漏失,向下钻进10min后,出现漏失,且越漏越大,分析是凝结体因水灰比大、密度低(堵漏浆液密度1.4g/cm3)而强度低,在钻井过程扰动而破坏。为此,需减小水灰比来增加堵漏凝结体的强度,减小水灰比后可泵性差,难以泵送至漏层,而改为投入方式,即“瞬间堵漏剂+水泥”球的堵漏方式,效果良好。

表1 瞬间堵漏剂、水泥加量与初凝时间的关系表

3 瞬间堵漏剂+水泥球堵漏技术措施

(1)瞬间堵漏剂+水泥球堵漏:将瞬间堵漏剂和水泥按一定配比拌合均匀,加适量水拌合后装入袋中,投入井内至漏层,下钻具挤压将球袋破坏和堵漏物一起挤入漏失通道(裂缝),混合堵漏物在裂缝口附近与裂缝壁固结为一体而封闭漏失通道,如图1所示。

(2)堵漏技术措施:

①瞬间堵漏剂+水泥球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35~0.4,水泥球直径应小于漏层井段的井径的1/3;

②应按批量将一次性瞬间堵漏剂和水泥球拌合均匀后再加水,避免湿水时间长在影响钻具挤压前初凝而影响挤压效果;

③在水泥混合球投入井内后即下钻挤压,使堵漏混合物挤入岩层裂缝,在裂缝中固结而封闭漏失通道;

④瞬间堵漏剂与水泥加量的比例,漏层深度为100~200m,按水泥∶瞬间堵漏剂=(7~8)∶1,深度增加时,根据下钻挤压所需时间+投掷时间进行进行调整;

⑤对裂缝较大的漏失通道,为增加堵漏效果,可在水泥球混合物物的拌制中加惰性材料,同时装球编织袋在钻具挤压碎小后也变为固结物的桥接材料。

4 堵漏实例及效果

在贵州省遵义市中部地热水资源整勘查CK4井试用效果良好后,连续在后续的地热井施工中的中至大漏层进行应用,堵漏效果见表2、表3。

图1 水泥球钻具挤压堵漏示意图

表2 贵州省部份地热井中漏漏层瞬间堵漏剂+水泥堵漏措施及效果表

表3 贵州省部份地热井大漏漏层投球堵漏措施及效果表

从表2数据统计分析,对中漏型漏层堵漏,用瞬间堵漏剂+水泥球+惰性材料球堵漏是成功的,且待凝时间较短,减少了停待时间,比较有利于钻井周期。

从表3数据统计分析,对大漏型漏层堵漏,用瞬间堵漏剂+水泥球+惰性材料球堵漏是成功的,且待凝时间较短,减少了停待时间,比较有利于钻井周期。

5 结论

(1)瞬间堵漏剂+水泥球+惰性材料球堵漏对于中漏—大漏的漏失地层堵漏是成功的、适宜的和可行的;

(2)瞬间堵漏剂+水泥球+惰性材料球堵漏,待凝时间较短,减少了停待时间,有利于缩短钻井周期;

(3)瞬间堵漏剂是中漏—大漏漏层较为适宜的堵漏材料。

PE252

B

1004-5716(2015)10-0023-03

2014-10-21

赵华宣(1968-),男(苗族),贵州思南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地热钻探技术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