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 超,宋殿兰,刘家荣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永磁直驱绞车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
李超*,宋殿兰,刘家荣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为了满足深孔能源普查和勘探的需要,研发永磁直驱绞车用于地质钻探中,代替原有系统的主副绞车完成提下钻和送钻工作,并直接驱动卷筒实现无级调速,取消减速机构及辅助刹车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永磁电机;直驱;绞车
根据“找矿突破战略纲要”工程的需要,我国着重加强地质钻探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提升,而在地质钻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起升系统成为了改进的重要环节。目前地质钻机中常有的绞车有2种形式,即电动绞车和液压绞车。电动绞车通常为异步电机经齿轮减速器同步带动卷筒,在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液压绞车通常为液压马达通过行星齿轮减速驱动主轴和卷筒旋转。这2种绞车均需经减速器方能实现低速运行,结构复杂,且能效较低,耗电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永磁电机直接驱动卷筒,不仅简化了起升系统,同时拓宽了低速运行范围,节约能源,在地质钻机应用中可属首例。
本文中的钻机绞车采用永磁电机直驱,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与传统绞车相比取消减速机构,简化了传动链,提高了系统能效。永磁直驱绞车的结构如图1所示,卷筒采用双折线筒可有效防止乱绳,安全钳为液压常闭结构,断电闭合,电机启动后方可得电张开,有效保证起升机构的安全。
(1)采用双绞车,增强了工程实用性。
(2)取消减速机构,减小设备体积和故障点,增加系统可靠性。
(3)拓宽低速范围,适应地质钻探的需求。
(4)工作过程中能耗刹车,可随时悬停,无需机械刹车,降低刹车噪声。
(5)系统能效高。
图1 现有绞车结构示意图
液压驱动系统功率损失较大,效率在0.7左右,同时液压驱动系统对于零件加工质量和滤油精度要求较高,制造和维修比较困难,且液压油易污染。永磁直驱绞车同液压绞车相比,能效高,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维护。
永磁直驱绞车运行过程中无需任何辅助设备可随时悬停,有利于起下钻工况中的绞车反复起停。
起下钻时,绞车上提载荷较重,下降时载荷较轻,平均载荷较小。根据电机的自身特性,异步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随着负载率的降低而减小,如图2所示。通常绞车电机按其最大工作能力进行选型,而在实际钻进过程中,由于平均负载率较低,传统的电动绞车不得不使用主绞车进行起下钻,辅助绞车进行送钻。而永磁电机具有效率和功率因数与负载率近似无关的特点,如图3所示,使得钻机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无论频繁起下钻还是自动送钻过程中,均可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电能消耗,具有直观的经济效益。
图2 异步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与负载率的关系曲线
图3 永磁同步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与负载率的关系曲线
该绞车的控制系统采用现场总线,通过编码器反馈,计算出大钩高度,实时钻进深度,钻进速度,并设置了防碰报警,避免上碰下砸事故的发生。通过压力转换变送器,计算出钻压、钩载、悬重等数据。通过变频器及热敏电阻等反馈,实时显示电机的电流、扭矩、绕组温度等工作所需数据。
HMI触摸屏实现绞车智能化操作,除了具有显示报警功能外,同时可设置软开关,减少了控制系统的机械触点。电机转速运行范围、自动送钻数据可在屏幕中修改,并在各工作数据达到报警要求时,通过触摸屏的报警灯进行提示。
该绞车能够输出短时过载转矩满足处理井内事故的需要,通过机械和软件互锁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危险产生。操作方便灵活,可完成原有钻机多档绞车才能完成的作业。自动送钻功能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司钻工的作业强度,而且保证了系统稳速运行和钻进质量。
3.1工程实用性
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起升重量选择单机或双机运行。提升重量较小时,仅启动一台绞车电机即可保证工程的进行。启动双绞车电机工作时,2#电机通过同步控制追随1#电机电流和速度,保证双绞车良好的同步工作性能。
变频控制实现了永磁直驱绞车的无级调速,最低速度可达到0.03r/min。当因地层原因,钻进速度较慢时,以异步电机作为主驱动的传统绞车因其低速带载能力较差,很难达到自动送钻的要求,而永磁电机直驱绞车的低速运行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自动送钻。
采用永磁直驱绞车代替了系统中原有的主副绞车,减少了现场用电设备数量。软件防碰报警,可在绞车接近允许的运行范围极限时报警提醒,当达到运行范围极限时,绞车电机停止同时液压钳合闸制动。
3.2钻机的实际使用情况
该永磁直驱绞车目前已在浙江临安市进行施工,设计井深为2520m,钻孔井角90°,全孔连续取芯钻进,终孔直径Ø150mm。目前已钻进至1400m,钻机提升系统运行良好,通过起塔,钻进,提下钻等环节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与传统起升系统相比耗能较小,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图4 绞车现场图片
永磁直驱绞车在地质钻机中的应用,简化了地质钻机提升系统的结构,减小了设备体积,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实际应用表明,大大提高了地质钻机提升系统的方便性,节约能源和施工成本。
[1]耿瑞伦,张林霞,冉恒谦,等.21世纪地质钻探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1):9-13.
[2]于兴军,魏培静,丛万生,等.永磁电机在钻井装备中的应用探讨[J].石油矿场机械,2010,39(11):80-84.
P634
B
1004-5716(2016)09-0049-03
2015-09-09
2015-09-09
李超(1988-),女(满族),辽宁丹东人,工程师,现从事电气设计及其控制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