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外乙酸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分析

时间:2024-07-28

崔小明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102500)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于乙酸乙烯、乙酸酯、乙酸酐、对苯二甲酸(PTA)、氯乙酸、双乙烯酮等产品的生产,是合成纤维、胶黏剂、医药、染料和农药的重要原料之一。此外,乙酸还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化工、轻纺、塑料、医药、橡胶以及染料等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目前,乙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轻烃液相氧化法、乙醛氧化法、乙烯直接氧化法、乙烷选择性催化氧化(联产乙酸和乙烯)法和甲醇羰基合成法[1],其中甲醇羰基合成法是合成的主要方法。

1 世界乙酸的生产和消费现状[2-4]

1.1 生产现状

近年来,世界乙酸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8年世界总生产能力为12.02 Mt/a,2013年增加到19.13 Mt/a,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亚洲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16 M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50%;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3.90 Mt/a,约占72.67%。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酸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9.52 M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9.76%;其次是美国,生产能力为3.16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49%。塞拉尼斯(Celanese)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酸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3.15 M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6.46%,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均建有生产装置;BP化学公司是世界第二大乙酸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2.80 M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4.61%,在中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都有生产装置。2013年全球前10家乙酸生产企业以及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酸生产能力分布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2013年全球前10家乙酸生产企业情况

表2 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酸生产能力分布情况

续表2

1.2 消费现状

2013年,全球乙酸的总消费量为12.45 Mt,其中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2.33 Mt,约占总消费量的18.71%;中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0.21 Mt,约占16.70%;西欧地区的消费量为1.5 Mt,约占12.04%;中东欧地区的消费量为0.19 Mt,约占1.51%;中东和非洲的消费量为0.44 Mt,约占3.55%;亚洲地区的消费量为7.78 Mt,约占62.45%;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量为0.01 Mt,约占0.07%。

乙酸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乙烯和PTA等,2013年全球乙酸的消费结构为:乙酸乙烯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4.92%,PTA约占21.91%,乙酸酐约占13.13%,乙酸乙酯约占12.66%,乙酸丁酯约占6.35%,其他方面约占11.03%。随着世界乙酸下游产品的不断发展,预计2018年对乙酸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5.53 Mt,其中亚洲和北美仍将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地区。

2 我国乙酸的生产及消费现状[4-5]

2.1 生产现状

我国乙酸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煤化工的基础产品——甲醇产能迅速增加,市场吸纳速度慢于产能增长,因此许多甲醇企业为消化和延伸产品链,纷纷规划建设乙酸项目,从而导致乙酸产能增长迅速。

2007年我国乙酸的生产能力只有3.61 Mt/a,2010年增加到6.70 Mt/a,2013年进一步增加到9.80 Mt/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酸生产国家。2014年6月,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的300 kt/a乙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截至2014年9月,我国乙酸的总生产能力达到9.82Mt/a,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5.90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0.08%;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0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0.18%;华中地区的生产能力为0.80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8.15%;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5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0.69%;西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0.66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72%;东北地区的生产能力为0.41 M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18%。2014年我国乙酸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3。

表3 2014年我国乙酸生产厂家情况(截止到9月份)

续表3

2.2 进出口情况

2006年以前,由于我国乙酸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进口量逐年增加。2004年进口量为525.6 kt,2006年进口量达到707.3 kt,创最高纪录,此后,随着国内乙酸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进口量逐年减少。2007年进口量为500.1 kt,2010年大幅度减少到59.5 kt,同比减少约80.07%;2013年的进口量为18.3 kt,同比减少约19.74%;2014年1—7月的进口量为6.1 kt,同比增长约110.34%。

与此相反,我国乙酸出口量却不断增加,2007年出口量为137.9 kt,2011年大幅度增加到667.5 kt,同比增长约207.18%,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由于我国向比利时、印度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乙酸的生产成本与北美和西欧等国家的企业相比过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乙酸逐渐被美国和西欧国家企业的产品所占领),导致近两年我国乙酸出口量又开始减少。2013年我国乙酸的出口量为182.5 kt,同比减少约44.95%。2014年1—7月的出口量为128.7 kt,同比减少约10.5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乙酸出口形势任重而道远。近几年我国乙酸的进出口情况见表4。

表4 近几年我国乙酸的进出口情况

2.2.1 出口国家和地区

我国乙酸主要出口到比利时、印度、西班牙和韩国。2013年我国向这4个国家的出口量合计达到135.5 kt,约占总出口量的74.25%,同比2012年的193.0 kt减少约29.79%。其中向比利时的出口量约占31.12%,同比增长约302.84%;向印度的出口量约占10.30%,同比减少约81.53%;向西班牙的出口量约占15.34%,同比减少约45.63%;向韩国的出口量约占17.48%,同比增长约24.61%。从近几年的出口情况看,我国向比利时、印度等国家的出口量均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均比较大,如2011年向印度的出口量达到122.0 kt,2013年下降到18.8 kt,同比2011年下降约84.59%。2011年向比利时的出口量达到177.3 kt,2012年下降到只有14.1 kt,同比下降约92.05%,这也是2012年和2013年出口量为何比2011年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2.2.2 出口省市

我国乙酸出口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和上海市。2013年这2个省市的出口量合计达到161.0 kt,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8.22%,同比2012年的301.6 kt减少约46.62%。其中江苏省的出口量约占63.56%,同比减少约55.42%;上海市的出口量约占24.66%,同比增长约8.70%。江苏省一直是我国乙酸最主要的出口省市,但近几年出口量却逐年大幅度下降,2011年出口量达到554.2 kt,2013年却大幅度下降,只有116.0 kt,同比2011年下降约79.07%。

2.3 消费现状

近年来,我国乙酸的表观消费量稳步增长。2008年的消费量为2 856.5 kt,2011年达到3 598.9 kt,同比减少约2.23%,其主要原因是出口量大幅度增加所致。与2010年相比,出口量增长超过200%,表观消费量反而略有下降,说明国内乙酸需求趋于饱和。2013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 235.8 kt,同比增长约6.05%,2008—2013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约8.20%。近年来我国乙酸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5。

表5 近年来我国乙酸的供需平衡情况

我国乙酸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乙烯、乙酸酯和PTA,其中乙酸乙烯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1.5%,乙酸酯的消费量约占25.8%,乙酸酐的消费量约占6.5%,PTA的消费量约占23.6%,其他方面的消费量约占12.6%。今后几年,随着乙酸乙烯、PTA等多套下游装置的建成投产,对乙酸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8年,我国对乙酸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 800~6 000 kt,其中增长最快的将是PTA领域,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

3 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3.1 未来发展趋势

(1)经过多年发展,世界乙酸的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甲醇羰基合成乙酸技术是当前大规模乙酸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发,该方法仍将作为新建大型装置的首选技术,所占份额还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以甲烷、二氧化碳和生物质等为原料的绿色低碳乙酸生产工艺将得到不断发展。

(2)近年来,全世界乙酸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量一直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未来几年仍将稳步发展。其中亚洲地区是未来世界乙酸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需求量的增长,由此导致全球乙酸市场短暂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未来世界乙酸产能的利用率将逐渐得到提高。

(3)尽管世界乙酸产能总体将出现过剩,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北美、中东和中东欧地区的产需基本平衡,中南美和西欧有一定的缺口。亚洲总体产能过剩,但日本和印度的产能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有一定量的缺口。

(4)由于前几年的盲目扩产,而下游乙酸乙烯、乙酸酯产能跟进有限,使得我国乙酸的生产能力出现长期结构性过剩,未来乙酸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乙酸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5)虽然我国以绝对的比例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酸生产国家,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在乙酸生产原材料上,海外跨国公司及中东企业具有相当的原料竞争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原料天然气价格便宜。而我国乙酸生产企业大都采用的是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成本较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乙酸生产在原料方面并无优势,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出口,即国际市场的开拓;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与BP等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传统的甲醇羰基化乙酸生产装置无论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等方面均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催化剂性能及成本控制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在乙酸下游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尽管我国乙酸行业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但产业的集中度很低,乙酸下游产业链开发深度不够,消费仍主要集中在乙酸乙烯、乙酸酯、PTA等传统领域。纺织用醋纤长丝,高档三醋酸纤维素(TAC)等高附加值产品还产不足需,主要依靠进口。反之,国外BP等公司的下游产品极为丰富,基本囊括了下游的高毛利行业,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从生产规模方面来看,我国近年新建和扩建的乙酸产能虽然进一步得到提高,目前已完成600 kt/a乙酸工程设计(设计能力800 kt/a),但与国外公司1 200 kt/a装置的规模还有一定差距。此外,乙酸企业运作效率偏低,运行成本偏高,原材料、产业链、人才、技术、资金和生产管理等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发展建议

(1)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竞争力。应该在发展大规模的甲醇羰基合成乙酸和上下游配套产品链上做文章,扩大国内乙酸下游产品的产能或者开发新的下游产品工艺,避免建设单一的乙酸生产装置。

(2)自觉控制产能,逐步关闭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差的生产装置。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改变目前无序扩能,无序发展,产需失衡的状况。有实力的企业也应考虑走出国门,整合国际市场资源,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通过不断开发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降低乙酸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

(4)在稳固现有市场基础上,国内企业的市场开发应转变到细分市场的开发上,即通过研究乙酸应用的潜在新市场,来拓展乙酸产品的出路。在国际市场的开发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乙酸市场格局已经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开发,国内企业应该多关注国际上正处以快速发展期的需求市场,逐渐完善企业的国际市场布局,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积极开拓乙酸新的用途,如乙酸和甲醛一步法生产丙烯酸(酯)、乙酸制乙醇等,以解决乙酸产能过剩问题,为乙酸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

(6)针对目前出口不畅的现状,除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之外,还应该积极探寻新的出口模式和途径,以加快出口步伐和增加出口力度。

[1] 周颖霏,钱伯章.醋酸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J].化学工业,2010,28(9):19-23,45.

[2] 耿艳文,任民,郝继红,等.国内外醋酸生产与市场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5):7-10.

[3] 许晶晶,王盘成.国内外醋酸市场的分析[J].广州化工,2013,41(10):55-57.

[4] 曹宏兵.中国醋酸行业形势分析[J].天然气化工,2011,36(5):58-60.

[5] 邵守言,彭粉成.练好内功,挖潜降耗,化解醋酸行业产能过剩[J].中国化工信息,2013(50):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