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课题组
当前,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常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常州经开区”)必须抓住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常州经开区产业高质量路径,可为我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一、主要成效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常州经开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快速攀升,多项指标增幅位列常州市第一。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绿色产业态势稳健。常州经开区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轨道交通、智能电力装备、新兴特种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三是创新动力显著增强,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常州经开区基本形成集聚一流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实现一流创新产出的发展态势。四是园区优化整合加快,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常州经开区立足优化产业布局,高标准设立了轨道交通、新材料、绿色机电、智能电力装备、绿色能源、绿色家居、丁堰科技、高铁商务区等八大特色产业园区,企业加快向开发区、集聚区、功能区集聚。五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产城融合水平提升。常州经开区扎实推进“精品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契合、发展空间整合,探索“多规合一”新途径,创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发展模式,城市格局初具规模,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提升城市生活与产业发展载体功能,产城融合的极具活力与魅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初步形成。
二、矛盾与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常州经开区工业结构的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较少,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2018年纳税超亿元的10家企业主要还是钢铁冶金、轨道装备、电气机械企业。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科技、物流、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二)科技创新驱动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常州经开区产业发展仍是以低成本劳动力为主、资源和环境要素等较为粗放,科技创新还没有成为主导引擎,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部分重点领域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缺乏。2018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7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4%,远低于苏州工业园区146件、71%的水平。
(三)开放型经济总体规模较小,后劲不足
常州经开区利用外资规模偏小,缺少重特大外资项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低,集聚和整合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还不强。企业“走出去”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的开拓能力较差。2017年,开放水平在全省82家省级经开区位列第26名。2018年,外贸依存度36.35%,低于全国国家级经开区62.92%的平均水平。
(四)环保压力加大,要素成本上升
常州经开区环境容量有限,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对经开区保护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资源硬性约束日益凸显,全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达90平方公里(不含区域设施用地),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范围仅88.9平方公里。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扬,竞争压力明显上升。
(五)管理权限不足,政策优势逐渐减弱
常州经开区虽然是省级开发区,但一直以来未真正享受到省级开发区的相关政策。作为常州市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管理职能职责与权力不相匹配,责任大、权力小,许多方面没有审批自主权,没有人事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开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随着国家清理区域性优惠政策和园区政策“普惠化”,经开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行政效率、法制环境、融资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提升空间。
三、发展思路
(一)产业高端化
大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创造环节再造,促进工艺流程、产品、功能和链条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构建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介咨询等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有效衔接;通过“强链、补链、建链”措施,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链条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完善上中下游产品体系;坚持前瞻布局,统筹科技研发、产业化、标准制定和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产业智慧化
大力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模式变革,加快形成智能制造和云端制造生态体系,推动产业与互联网、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态,拓展数字消费、电子商务等发展空间,实现向高端服务业结构性升级;构建全面覆盖、高速互联、业务融合的新型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打造超智能园区。
(三)产业集群化
抓住制约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把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技术平台、创新创业、信息和市场网络等环节融入集群建设中,拓展研发设计、质量检测、知识产权、营销等方面功能,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配套协作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水平,将集群主导企业的质保体系延伸到配套企业,推动集群由无序聚集走向有机合作;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加大行业资产整合力度,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提高龙头企业规模和水平,成为带动集群发展升级的核心。
(四)产业融合化
积极推动基于网络化、智慧化的多元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城融合。为此,围绕产业内部融合所需的产业链延伸、补充、拓展等关键技术,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围绕产业间跨界融合所需的公共技术,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筑综合性立体化的产业融合技术支撑平台;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建立全产业链贯通、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打造“平台+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深化信息技術深度应用,建设面向行业和区域的现代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推进产业融合提供全方位服务。
(五)产业绿色化
把绿色化理念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破除生态环境容量“天花板”,加快把“苏南模式发源地”打造成“生态保护引领区”。为此,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通过绿色设计、采购、制造、营销等价值活动推动企业打造绿色价值链,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生产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
四、政策措施
(一)创新金融服务
坚持以支持创新创业、服从服务发展为指引,切实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一是组织实施金融合伙人计划、产业合伙人计划和城市合伙人计划,加快引入一批银行、证券、保险、风创投等金融、类金融机构,促进各类金融业态集聚;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举办银企合作促进会议,引导商业银行介入重点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创新“互联网+税务+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银行为依法纳税的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免手续费、利率优惠、审批快速简便的纯信用贷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债,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四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重点企业资金链监控,建立重点企业资金链应急救助基金。
(二)完善土地保障
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要素,扩大产业用地有效供给,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是加强产业用地保障,扩大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建设用地,促进低效和闲置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供应潜力,推动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调整和双优化。二是优化用地供应方式,积极推进工业用地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建立健全产业用地综合效益评价与差别化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政策,完善土地续期使用制度;三是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全面推进落实“标准地”制度,深入开展产业平台“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支持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对利用现有工业用地新建或改造原有厂房、增加容积率的企业,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四是强化产业用地监管,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健全并实施动态监管和定期评估制度,依法依规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土地。
(三)夯实人才支撑
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打造一支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一是构建扶持产业人才集聚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加快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成果汇聚,探索人才智力交流新机制。二是探索高端人才与本地产业共生发展新路径,链接国内外“高、精、尖、缺”行业领军人才,搭建与高校、院所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重点企业采取兼职聘用、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实施企业家培训和职业经理人工程,鼓励企业与常州高职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四是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探索建立“自主评价+业内评价+市场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打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体制内外的顺畅有序流动,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是培育新型创新机制和创新主体,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成长性好、科技支撑作用强的优势创新企业。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强战略协同、产业链协同、创新协同、主体协同,打造“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建立军政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创新优化园区建设体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软硬件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壮大等工程,推进创新创业型园区建设。
(五)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投资的空间承载能力。一是全面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区域骨架道路,连通片区内部道路,加强与铁路、国省道等主干网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对接,构建“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多层次、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各乡镇、街道、各片区内部支路网,实施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启动常州东客运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实施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初步形成多层次、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二是增强城市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城市设施承载力,实施运河“四改三”工程,加快河道整治和枢纽闸站建设,加强防洪堤防达标建设,全面提升区域防洪设施支撑能力。完成前杨、横林、横山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加快完善污水管网延伸。建设高速畅通、移动安全、泛在覆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万物互联、平安高效、人机交互、服务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六)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政策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用最严格的技术、环保、安全标准倒逼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推动各类产业平台开展集中供热、集中治污、中水回用等循环改造,全面施行“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覆盖项目能评、环评等试点。二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推进高耗能、高耗水行业节能节水,加强企业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打造一批静脉产业园。三是加快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实施污水收集处理、重点河道清水、重点企业环保提升、工业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争取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园区。实施中心城区污染企业搬迁,加强水环境污染整治,开展大气污染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生态绿地建设和生态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整體形象。
(课题组成员:费洪平、王君、洪群联、徐建伟、张于喆、王兴杰、王海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