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化解

时间:2024-04-24

马鸿雁

摘 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高风险的行业。丹东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金融风险也随着地缘政治风险而变得更具复杂,充分认识这种风险的严峻性对于认真研究防范对策,积极推进丹东市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丹东市金融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 丹东市

       一、丹东市金融风险特点

一是银行不良贷款有一定上升。因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丹东市银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国有和股份制银行信贷风险加速暴露。二是银行机构控制信贷风险不充分。近年来,丹东市某些法人在银行机构中关注类贷款持续攀升,逾期贷款占比较高。三是银行机构对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过高。银行机构普遍存在突破贷款集中度的监管规定,规避金融监管的问题。一是不执行集团授信监管规定,将集团客户旗下多家企业按照单一客户进行授信,规避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15%的规定;二是对单一客户授信拆分成多个自然人或企业授信,规避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10%规定。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金融机构追求绩效的发展模式

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营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扩张规模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润。以银行为例,市一级的分支机构需要完成年初省一级机构下达的各类任务指标,一般该指标核定量为以上一年完成量为基数并上浮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市一级分支机构通常会将新的任务总量化解成月指标,季度指标及终期指标再分派给其下级分支机构或主体部门乃至细化到各条线工作人员要求按计划逐月完成,并于季度末、年中期,年末期进行考核,许多下级分支机构为完成该指标任务,追求贷款数量的增长,不惜钻金融监管的空子,违规为企业贷款放贷。

(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本丹东市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内控制度,通过权限上收省一级或将业务上交到北京专业的数据处理中心来把控风险,但总体来说,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体制依旧不健全。以商业银行为例,内部控制度不健全表现在包括贷款和对外交易支付的授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制度及内部稽核制度的不健全。有些银行不按规定筹措资金,无序竞争,高息揽储;有的不按规定经营资金,挪用资金炒股票,房地产等,这些行为极易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经营风险,甚至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1]。

(三)“影子银行”体系风险

影子银行是在正规银行业务无法满足经济、市场的资金需求时应应运而生的“替代银行中介”,主要以小额贷款机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形式存在。非正规金融中介活动由来已久,为不满足银行信贷的个人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银行放贷收紧的局限。然而近年来,一些影子银行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存在超出经营范围和违规经营等问题,如变相开办贷款业务、参与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由于一些公司规模小,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抵抗风险的能力差,很容易引发经营危机。

(四)经济政策不同对丹东市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达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时更多的是以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参考,来保证其经济发展走势与我国的整体走势保持一致。但对于一些欠发达城市,统一的政策往往不能指导当地的金融业正常发展。丹东市濒临朝鲜,相对其他内陆城市金融市场风险性较大,因美国对朝经济一直持制裁态度,凡是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型金融机构因担忧在美银行交易受影响的因素均不敢涉及朝鲜业务,目前丹东市的商业银行在对朝贸易中均处于停摆状态。丹东市作为四线城市,在此特殊政治环境背景下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及专项资金的倾斜,也亟盼上级专家领导为地方如何突破现有瓶颈出谋划策,凭借地方一己之力,金融机构无法在对朝业务受影响的情况下找到化解的突破口。

     三、防范与化解丹东市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对风险偏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第一,建议由政府金融办牵头,协调人民银行、银监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风险偏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厘清真实的风险底数及形成原因。第二,督促风险偏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适当控制贷款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投放质量,对其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意见。第三,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提升信贷风险防范水平。

(二)建立突發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针对当前金融风险不断攀升的苗头,建议根据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新趋势、新特点,进一步修订地方金融风险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相关措施。必要时,应采取演习等方式,模拟突发金融事件发生,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切实增强金融风险应急处置能力。第二,建议宣传、公安等部门密切跟踪舆情,加强网络媒体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蔓延。同时,要加强舆情引导,避免社会公众恐慌。

(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

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来说应通过完善对金融机构的检查方式,使得内部监督起到良好的自查整改作用的同时增强员工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一,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从内部监管层面牢牢把关,规范企业经营,特别是对贷后资金流向使用情况密切跟踪管理[2]。第二,督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贷款流程管理机制,对放贷后的客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严防各种骗贷案件的发生。第三,监督金融机构应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员工的法制意识,以实际案例现身说法等形式警示教育员工牢牢守住银行从业人员底线[3]。第四,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旦发现问题不能姑息迁就,隐瞒掩盖而要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其发现的异常情况,把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

(四)加大财政倾斜力度

第一,针对当前银行呆账贷款核销门槛较高、手续繁杂、核销周期漫长的问题,建议地方财政适度降低呆账贷款核销门槛,为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与核销创造便利条件[4]。第二,协调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及时出具相关手续,开辟绿色通道。第三,鉴于银行贷款抵押资产拍卖处置过程中税费偏高,建议适当减免部分税费,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成本。

(五)建立金融创新合作机制

丹东市因濒临朝鲜其金融风险有着其他省内城市不可比拟的特殊性,防范金融风险创新合作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行内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在保证有序竞争的前提下分享各自所获得的信息,使相对小型的金融机构也能获得更多更及时准确的信息[5]。第二,建立金融风险监控协会,定期组织丹东市内各家金融机构共同探讨金融机构在运行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规避可能发生的问题。第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积极争取将丹东纳入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让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及边境补助资金调配向丹东市适当倾斜,促进丹东市金融业更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兴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永恒主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

[2]张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考察与防范对策[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02).

[3]郭娜,祁帆,张宁.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度量与监测[J].财经科学,2018(02).

[4]文礼朋,蔡洁,蒋致远.经济下滑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高利率的成因与风险[J].会计之友,2017(08).

[5]庞小凤,邹震田.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7(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