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
“品质”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从狭义上看,品质与质量同义,从广义上看,除质量之外,品质还应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以桥梁工程为例,我们对一座桥梁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如果一座桥能满足这四方面要求,通常认为它的质量是好的。但如果除了上述质量要求之外,我们还要求它对社会做出贡献,产生积极影响,例如要求它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或者可用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可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等,就显然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对桥梁质量的要求,变成了广义上对桥梁品质的要求,这可以简单表述为“品质=质量+”。在这里,“+”可以涵盖对一座桥梁在质量之上附加的任何要求,对不同桥梁而言,这些附加要求可能各不相同,而且通常不是桥梁工程师所能决定的。
例如,要确保一座桥对所处区域的贡献实现最大化,就必须充分考虑桥梁选址、与交通路线的结合、区域发展的趋势甚至国家发展方针等,这些都属于城市规划的命题,并不属于一般桥梁设计范畴。因此,在本文中,我们暂且把讨论的主题限定于狭义上的品质概念,即“品质=质量”。
本刊记者 潘永辉 摄
在对桥梁质量的要求上,有些学者认为,除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还应加上“耐用”和“环保”。当然,一座桥梁必须满足耐用和环保的要求,才算质量好。但事实上,如果一座桥梁满足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就等于满足了“耐用”和“环保”的要求。
以安全为例,我们评价一座桥梁安全,当然指这座桥在整个设计寿命中都安全。显然,一座桥不能只在建成之初安全,后期就不安全了。所以,桥梁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必须满足耐久要求。例如,在设计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东段时,为满足业主提出的150年设计寿命的要求,我们把所有钢管桩可能被海水侵蚀的部位都加厚了,目的就是保证它们即使在海水中被侵蚀150年仍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仍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这座大桥从通车到150年后都足够安全,它在安全方面当然是耐久的;反之,如果桥梁服役不到150年就变得不安全了,它显然既不耐久,也没能满足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理,一座桥在整个设计寿命中要满足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也都必须同时满足耐久要求。因为只有耐久才称得上实用,才称得上经济,才称得上美观。如果一座桥的保养和维护费用过高,就是经济上“不耐久”;如果一座桥只在刚通车时好看,慢慢就变得难看,就是美观上“不耐久”。
环保也是如此,它已经被包含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里了。一项不环保的工程,在我看来,肯定不能算是经济和实用的。
这样看来,当一项桥梁工程满足了“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质量是好的;反之,如果它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就会评价它质量不好或者不及格。但满足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其实只是一条“及格线”而已,因为这四项要求,每一项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都有提升的可能。所以,把工程做到“更安全、更实用、更经济、更美观”,就为工程品质提升创造了空间。
此外,每个人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公众可能更注重实用和美观,工程师更注重安全,艺术家更注重美观,业主则更注重经济。
通常,提升桥梁品质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把现有的建桥技术发挥得更加完善;二是通过创新使建桥技术更加先进。
一座桥的全寿命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通车前、使用期间和关闭后三个阶段,从通车到关闭这一段时间就是这座桥的使用寿命,设计寿命则是在设计阶段假设的桥梁使用寿命。桥梁通车前的工作包括前期计划、斟察、设计、施工等,这些工作的质量决定一座桥的先天质量。桥梁使用期间的工作包括运营、检测、保养、维修等,这些工作是为了保障桥梁的健康状态。当桥梁不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就会被拆除,这意味着一座桥使用寿命的终结。
一座桥的全寿命
目前,大部分桥梁规范要求桥梁设计寿命为100年,对特别重要的桥梁会要求其设计寿命更长一些,例如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20年,旧金山海湾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50年。我个人认为150年还是太短了,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影响太大,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把桥梁设计寿命提高到300年、甚至500年都是完全可能的。
显然,要提高桥梁寿命,就要提升桥梁质量。目前,世界各国的桥梁技术都是相当公开的,要建造一座高质量的大桥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那么为何有些桥梁工程还是达不到应有的质量呢?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不知”“不能”和“不为”。
既然桥梁技术基本上是公开的,“不知”和“不能”就显得很不合理,所以,桥梁质量不及格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为”,即“可为而不为”——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因为即使设计和技术的标准都提升了,如果执行者“不为”,质量还是无法达标。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要避免“不知”“不能”“不为”的发生,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监理力度,因为,严格的监理既可以禁止“不知、不能”的人上岗,也可以禁止不及格的产品通过验收,这样一来,所有能通过监理验收的工程,理论上都能达到业主要求的质量水平。而且对质量水平的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监理负责对调节后的质量要求把关。在这方面,目前国内还是比较欠缺的。
创新可以增加我们的建桥技术实力,让我们的桥梁质量比人家好;创新还可以让我们做到人家做不到的事情,提升我们桥梁的质量。
什么是创新?我认为,创新包括“发明”“改良”和“组合”。
“发明”就是引进一个新的理念,使当时没有的变成有,或者使从前不能的变成可能,例如电灯泡,从无到有,改变了人们照明的方式,又如用以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现浇悬臂施工方法,是Ulrich Finsterwalder的发明,其主要技术是一个专为刚度较大的梁桥设计的挂篮,它使建造大跨度混凝土大桥变成可能,也打破了钢桥在大跨度桥梁领域的垄断地位。1955年至今,使用该方法建造的大跨度混凝土大桥已有千余座。
现浇悬臂施工方法与挂篮的结构
美国但点大桥(Dames Point Bridge)
这一方法也被成功用于刚性斜拉桥,但是还有一些斜拉桥的主梁并不是刚性的箱形梁,而是很柔软的板梁,对于这些桥梁,上述挂篮因为太重就不能胜任了。在建造马来西亚第一槟城大桥的时候,我创造了一个两段式的挂篮,用来建造这一世界首座柔性主梁斜拉桥,虽然工程顺利完成,但我觉得施工速度比较慢。在建造世界第二座柔性主梁斜拉桥——1985年建成的美国但点大桥(Dames Point Bridge)时,我又发展了一种新的挂篮,命名为索辅挂篮(Cable-supported Traveler),利用前端的拉索把挂篮吊起来,减少浇筑新一段主梁时引起已建成主梁的弯距。这座大桥建成后,基本上所有柔性主梁斜拉桥都采用这种挂篮建造。
在建造加拿大温哥华的ALRT Skytrain捷运桥的时候,这种索辅挂篮又不适用了,因为这座主跨340米的斜拉桥主梁只有1.1米高,跨高比达到309,几乎堪称世界上最柔的主梁了。为了建造这座大桥,我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建桥方法,用一条钢缆把整个安装预制节段的吊机吊起来,这样一来,大部分吊机和预制块的重量都没有传到主梁上。
上述几个连续创新的例子,让很多当时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了可能。
再谈谈“改良”,即把现有的理念和方法变得更好。例如钢筋混凝土,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大约相当于今天的C20。几十年间,经过不断改良,混凝土强度从C20到C30、C35、C40、C50、C60,今天,我们已经常用到C70,在特殊结构中甚至可以用到C200。在这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创新!
“组合”是把已经有的、不同的东西组合起来成为一样新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它里面的零件或者App大多不是智能手机厂商自己的发明,而是集成市场上的已有部件组合而成。
如何评价创新的价值? 厘清了什么是创新,我们还应该思考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就不是创新,而只是拿出了一些不同的替代方案而已。所以,评价一件事是不是创新,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增加价值。
以桥梁为例,我们可以根据对一座桥的要求来评价其创新的价值。上文说过,我们对一座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虽然每个人对这四项要求的评分权重不同,但我们对每一项要求总会有一定的“定价”,即安全的价值、实用的价值、经济的价值、美观的价值。一座桥的“总价值”就是这四个价值的总和,如果一个新理念或者新方法能够增加桥梁的总价值,它就是创新,反之则不是创新。按照这一评价标准,把桥建得长一些、把楼盖得高一些、把雕塑造得大一些,诸如此类,只要肯多花钱,谁都可以做到,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增加工程实际价值,显然都算不上创新。
斜拉桥拉索的创新历程 斜拉桥拉索的发展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桥梁质量的经典案例。利用斜拉索来代替部分桥墩的理念其实早已有之,但由于没有适当的拉索,早期的斜拉桥都以失败告终。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成功建造的斜拉桥是瑞典的Stromsunde Bridge,这座桥由德国教授Dischinger设计,由德国DEMAG公司施工,建成后因适逢德国二战后重建,德国相继建造了很多座大跨度斜拉桥。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斜拉桥设计中,斜拉索一直是一个弱点。我在1965年到1968年间先后设计了两座当时世界最大跨度的斜拉桥,分别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城的格尼大桥(Knie Bridge,跨度320米)和杜伊斯堡的纽安坎大桥(Neuenkamp Bridge,跨度350米),当时我就一直在考虑拉索的问题,作为唯一的可选项,封闭式钢缆原本是为登山缆车设计的,用在斜拉桥上并不十分恰当,除了价格高,安装和保养也都很困难,而且不防火。但在没有更好产品可用的情况下,确实别无他选。
1968年,我移居美国。美国第一座大跨度斜拉桥是Pasco Kennewick Bridge(国内一般称之为“P-K桥”),于1978年通车。该桥由德国教授莱昂哈特(Fritz Leonhardt)设计,采用了他本人发明的平行钢丝索,拉索被放置在PVC套管内,套管里的空间用水泥砂浆填充,从而避免了封闭式钢缆存在的部分问题,堪称一项创新。然而,1983年美国通过了《买美国货条例》(Buy American Act),要求所有联邦政府资助的桥梁上的钢材都必须产自美国,而美国并不生产斜拉桥拉索使用的平行钢丝,所以,P-K桥上的拉索无法继续在美国其他斜拉桥上使用。
格尼大桥(Knie Bridge)
纽安坎大桥(Neuenkamp Bridge)
为了提高拉索的技术标准,国际上一群致力于斜拉桥技术研究的工程师和学者在美国Post Tensioning Institute(PTI)内成立了“斜拉桥拉索设计委员会”,我也是该委员会的发起人之一。我们成立“斜拉桥拉索设计委员会”的目的,就是编写斜拉索规范,从而推进斜拉索技术的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有几段比较重要的创新历程值得回顾:
首先,我们要求拉索有足够的抗疲劳性能,并经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拉索结构满足了这一要求;之后,我们要求拉索具备高度防锈蚀的性能,经过创新镀锌方法,满足了高效防锈能力的要求;发现PVC会引起拉索腐蚀后,我们又开始改用PVF套管,并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为拉索提供了三层保护层;期间,大家发现有些拉索在微风和微雨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强烈振动,这个问题一度让业内专家非常头疼,经过全世界许多工程师和学者不断研究,终于给出了解决方案:现在的拉索多会在表面加一条螺旋线,或通过一些其他形式的表面处理,防止或大大降低风雨引起的振动。此外,研究期间,“斜拉桥拉索设计委员会”共发表了7版《斜拉索的设计和测试推荐书》,以帮助桥梁工程师设计斜拉索。
经过不断创新,今天的斜拉索质量比20世纪80年代有了极大进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能拿出可靠的解决方法,斜拉桥质量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