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时间:2024-04-24

摘要: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保障政令畅通、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健全完善和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需要关注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情况、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做到“两个全面”、做实“三个结合”和提升“四种能力”。

关键词:政策落实 跟踪审计

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执行的跟踪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工作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一、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意义

(一)是保障政令畅通的需要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如何得到有效的落实,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就需要国家审计机关顺应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在审计监督过程中,把检查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通过持续的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正确执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有效执行。

(二)是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健全完善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相对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和不完善、政策不合理、政策不明细化等问题。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宏观经济政策执行的效果,对存在政策不完善、不合理、不明细化等问题,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研究提出审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健全完善。

(三)是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根据科学发展的这一内涵,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同一领域的政策措施是否前后矛盾或抵触,是否能对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重点关注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一是检查政策的衔接制订情况。对照国务院、上级政府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面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文件要求的责任主体、时间节点,重点检查各地区、各部门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对应的配套政策、承接并制定目标任务细化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情况。二是检查政策的执行情况。对照《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上级政府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明确的任务分工、各项量化指标和工作要求,以规定的时间节点,重点检查各部门、各地区各项政策措施是否执行到位,其范围、原则、标准、方式等是否因利益等因素与上级的政策措施产生了“跑偏”。重点检查落实政策相关的各项任务是否按期、按进度完成,是否存在虚报任务完成进度和任务完成量的问题。重点检查政策执行的真实性,特别是对财税政策、信贷政策、土地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关注这些政策措施是不是落到了实处,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重点关注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情况

一是围绕铁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调查了解项目规划编制、立项审批程序、建设目标和效果等项目落地情况。二是检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关注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有关国有土地、环保等政策规定;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程序、招投标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等有关规定。三是关注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情况,关注政府投资项目建成后的运用状况和实际效果,評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重点关注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

重点关注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直接相关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否保障到位并及时投入使用。一是中央、省、市州、县区各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资金拨付是否及时,是否存在大量财政资金滞留、沉淀在各级财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问题,结合财政存量资金审计情况,检查各级财政部门是否加快拨付项目资金进度,可统筹安排的财政结余资金是否及时清理盘活等。二是金融机构提供国家重大项目资金保障情况,信贷资金投向和结构是否优化,是否存在农业、棚户区改造等亟需支持的领域融资难、融资贵,一些重点建设项目信贷资金大量闲置并支付大额利息等问题。

三、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措施

(一)做到“两个全面”

一是全面熟悉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内容覆盖面较大,涉及国务院出台的24个方面的70多项具体政策,涉及大多数部门单位。这就要求审计组在审计前期,组织全体参审人员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认真学习讨论,熟悉每项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目标、实现路径、主要措施、关键环节等,合理分工,以便于审计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二是全面掌握审计方法。要在熟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对照分解,对照《政府工作报告》和系列政策措施中明确的任务分工、各项量化指标,摸清各地区、各部门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这个过程中要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有针对的审计,最后用重点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资金发挥的效益反过来评价政策的可行性。

(二)做实“三个结合”

一是检查与自查相结合。结合各地方、各部门的自查报告,检查地方政府是否及时制定和出台落实国务院及上级政府相关政策的细化实施方案和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正确执行、执行不畅通、力度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二是查阅资料与座谈相结合。审计人员要结合方案中的关注内容,对照有关的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自查报告,将政策的各项具体要求分解后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细化,明确文件出台主体、责任部门、重点内容以及落实的方式等。然后召开座谈会,调查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三是现场相关资料与实地现场察看相结合。现场结合项目文本资料,有针对性地对重大项目审查,对项目的申报、审批、立项、招投标,到资金拨付使用、工程结算验收等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详细审计。之后,审计人员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对现场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判断分析,对个别可能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实地现场勘查,查看项目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等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查看项目建设是否按照项目文本内容进行建设,有无置换项目、报大建小等问题,查看项目建设进度是否与汇报进度一致,有无虚报项目进度、项目进度缓慢的问题。

(三)提升“四种能力”

一是提升对政策的认知能力。平时要多留心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态势、新变化,多了解上级为深化改革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了解各项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准确的把握政策实质内容。二是提升对事物的分析辨识能力。政策审计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政策审计没有严格的是非判断标准和成熟的审计方法体系,因此开展起来势必棘手。政策审计除了关注政策衔接制订情况之外,最终要对应到相应的项目和资金,通过对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综合归纳起来分析判断政策的执行效果,要达到从具体到规律、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务实到务虚层次的升华和转变,这就需要良好的分析辨识能力。三是提升自身的统筹协调能力。政策审计的覆盖面很广,涉及多个部门单位,要对某项政策情况进行审计,难免会牵涉多个部门,触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工作开展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和难题,因此开展政策审计必须提高整体布局和统筹协调的能力。四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事物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形式花样翻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技术方法、审计工具,才能较好的履行新职能。

参考文献:

[1]赵海霞.浅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商论,2018(10).

[2]颜东娥.稳促调惠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困难及对策[J].审计月刊,2018(7).

[3]陈利民.探讨基层审计机关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J].理财,2015(12).

[4]宋依佳.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审计研究,2012(06).

[5]孙景山,王骏勇,李曼静,郝丽波.基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实践的思考和分析[J].审计研究,2015(06).

(孙向风,甘肃省平凉市审计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