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策划/本刊编辑部
交通与旅游融合与发展
策划/本刊编辑部
随着“交通+”“旅游+”“生态+”等新模式的迅速发展,促进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休闲游憩、产业扶贫等深度融合已成为趋势。而旅游交通因其所具有的交通、景观、游憩、环保等复合功能,所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带动了交旅融合的新机遇。旅游交通在“资源整合、区域协同、发展融合”中展现出了无限张力,激发了无限可能。
右上: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做题为《交通+旅游》的主旨报告,强调了旅游交通应具备可达性、舒适性等基本特征。交通运输行业正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为旅客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旅游交通产品服务。
右下:2017年中国旅游交通大会吸引了1200余位公路行业、旅游行业从业人员。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战略机遇期,由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过渡,迎来了资源整合、区域协同、发展融合的时代,同时,自驾游已成为全域旅游最主要的出游方式之一。在这一形势下,旅游交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近年来,“旅游交通”“旅游公路”“风景道”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出台的国家政策文件中。2016年,交通运输部围绕“绿色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发布了重要政策文件及规划。2017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旅游公路。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可以证明,国家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开始重视和大力支持旅游交通的发展。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政策研究室主任周伟为大会致辞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巡视员胡滨为大会致辞
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原巡视员于胜英在报告中对旅游交通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保锋介绍了海南旅游公路发展现状和未来工作重点
江苏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国超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应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首席研究员、博士宋子千认为交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巨大
交通与旅游始终处于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交通是旅游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旅游是交通不可或缺的业务领域,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2017年11月1日,由中国公路学会、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交通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1200名交通行业、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加大会,共同探讨旅游与交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政策研究室主任周伟,部公路局副巡视员胡滨,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原巡视员于胜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处长路梦西,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东,副厅长刘保锋、张姝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时任党组书记、厅长冯西宁,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游庆仲,江苏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国超,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乔云、林声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
除了学术研讨、经验分享,本次大会的另一大亮点是成立了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作为支撑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激发出了旅游交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模式。为适应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根据交通、旅游各部门和专家们的建议,中国公路学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成立“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委员共180余位,由翁孟勇担任主任委员,于胜英、李仲广、顾安、钱国超、陈济丁、周育峰、巨荣云等18人担任副主任委员。该委员会的成立将为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交通深化发展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为我国旅游交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翁孟勇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交通与旅游发展的各方面情况。他认为,旅游是旅行与游览的综合形态,交通是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当某旅游地进入性差,交通不可达或不通畅时,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成为旅游发展的短板。因此,交通是旅游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尤其是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
翁孟勇表示,交通与旅游融合是我国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旅游交通应具备可达性、舒适性等基本特点。旅游过程中的交通状况,是游客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交通可达性、舒适性及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众对旅游整体质量的评价,尤其在如今以自驾游为主导的发展形势下,交通服务变得更加重要。交通服务质量,对旅游费用支出的多少、游客情绪的好坏和精力充沛与否都将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使游客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另外,交通是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要点,交通通达与否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
翁孟勇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应积极搭建平台,开展旅游交通领域的政策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交通深化发展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促进交通、旅游行业统筹和协调发展,根据出行者对旅游交通的需求,确定各发展阶段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档次结构、布局安排和重点项目;目前,现有的旅游交通标志标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需要。虽然有的景区已增设了部分交通标志,但从整体上来看,国内的旅游交通标志牌较为散乱,尚未形成明确、明晰、统一的旅游交通指引标志系统。应加快推动旅游公路标志、标识规范工作。形成统一标准化成果;以提升旅游交通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举荐工作;推动培育和发展交通旅游产品,促使交通与旅游融合的真正落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交旅融合要注重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打破地域分割、交通阻隔等制约因素,推动全域旅游工作走向深入。
翁孟勇、周伟为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成立揭牌。
组图:旅游交通将由完成旅客运输功能向丰富游客出行体验转变,助力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
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为交旅融合推波助澜,但是现阶段还需意识到存在的不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相对于旅游业旺盛的市场需求来说,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原巡视员于胜英认为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各地区间交通发展极不平衡,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差距较大,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比东部低;其次,基础设施滞后,我国不少国家级旅游景区(景点)专用交通路线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降低,游客进出目的地受到限制,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出现了一些游客买票难、乘车难等“进不去、出不来”的系列交通难题;第三,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第四,旅游交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以往的交通更注重设计、布局、运输的畅通,而旅游更加关注景区、景点的建设,两部门缺少融合的有机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发布了推进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的相关文件,但内容上更多的还是侧重旅游目的地的通达。
于胜英认为,把旅游需求融入到交通规划设计理念至关重要,保证主干道快速通达的同时,还要做好自驾车、房车营地与交通干线之间的联动;支持建设漫游交通网络,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服务;着力推进旅游产品的创新,打造精品旅游产品,与沿线特色产业对接,推广精品自驾游线路的同时,带动沿线企业发展;挖掘地方旅游文化,发展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旅游公路;提升旅游运输的服务质量,鼓励市场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一站式客票系统;加强旅游交通大数据资源开发。
对于现阶段的工作,于胜英建议各地主动作为、先行先试,通过树立典型旅游公路全面带动区域旅游交通发展;完善标准建立机制,交旅融合发展涉及到旅游、交通、环保等部门,尽快建立一个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推进旅游交通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围绕“绿色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及规划。地方政府对旅游公路的发展空前重视,各类旅游公路、风景道建设在全国呈现全面开花、蓬勃推进之势。但在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问题及不适接踵而来。江苏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国超在报告时表示,目前,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合作机制,相互之间缺乏互动性。
钱国超认为,加快建设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主要从6个方面着手:一是从顶层设计考虑,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编制旅游交通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对旅游交通要进行总体的布局与顶层的设计;二是要坚持旅游交通在规划当中的地位,将其纳入到旅游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当中,打破地域的界限,利用旅游公路专项资金,鼓励促进旅游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旅游交通资源整合,建设水陆联动、快慢结合的旅游交通体系;四是制定旅游服务标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态良好、景色优美、配套完善、主题鲜明的旅游风景道;五是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例如开发水上旅游产品、打造房车自驾游营地,以及推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同时,需要加大旅游交通的宣传推介。
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通往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保锋介绍了海南交通的基本情况,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入正轨。“十二五”期间,海南已经建成200公里旅游公路,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刘保锋以省内典型工程——环岛旅游公路为例,分享了海南在旅游交通方面的规划设计理念,该线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充分展示沿途自然景观,以路为媒介,串联特色景点,做到让交通带动旅游发展。如今,环岛旅游公路串联了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对于特色明显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海南省交通运输厅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低等级的支线连接;另外,共享发展理念贯穿于该线,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在路上设计了徒步、骑车、房车、露营等新型的旅游要素,全方位提供出行服务。
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游庆仲出席会议
长安大学原校长马建出席会议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出席会议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处长路梦西出席会议,并在分论坛上做学术报告。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时任党组书记、厅长冯西宁出席会议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喜刚出席会议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济丁出席会议,并在分论坛上做学术报告。
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王群出席会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