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铁票价涉及社会平等

时间:2024-04-23

高铁正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必选方式,一个低收入人群对高铁票价仍是相当敏感,充分考虑到低收入人群的出行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高铁票价放开,将在今年内成为事实。票价放开将增加低收入人群乘车负担,成为社会的担心。

对此,相关方面显然是有所预计的。两会之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已获得自主定价权,总经理盛光祖表示,没有大规模调整高铁运价的安排,绝不允许擅自乱涨价。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交通运输部,则由杨传堂部长出面,表示“会考虑照顾低收入农民工利益”,坚持铁路运输“一定的基础性、公益性”。票价执行细则还未公布,调整何时开始,调整到何种程度,还属未知。但铁总和交通部的态度,应是在方向上给了人们一定的安慰。

铁总获得自行定价的权力,这种权力包括上调和下调,票价浮动将被实施。铁总定价将根据市场的承受能力、运输企业的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过,根据一般经验,浮动价格更多地带来的将是上调而非下调。由于高铁票价虽然渐渐已不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但在普通列车趋于减少的情况下,高铁正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必选方式,低收入人群对高铁票价仍是相当敏感,充分考虑到低收入人群的出行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高铁的速度,缩短了出行时间,也就是扩大了人们的出行半径。时间的缩短为人们跨越地理距离提供了方便,人们的出行频率将趋于增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将是更加容易作出的决定。在途时间缩短,使异地办事的时间延长,这也提高了每次出门的“投入产出比”。因此,价格是否能够承受,就成为人们出行次数的重要因素。

日常情况下,人们将交通出行视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例如人们要探亲、返乡、奔赴工作地点、进行工作联系等等。这固然是交通出行的基本功能,但并非交通出行的全部含义。要看到,交通出行不仅是一种身体的活动,也是社会交往。出远门有时是刚需,有时是选项,那些更多出远门的人,具有更大的交往圈子,获得更多的信息,见识更多的东西,拥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能否自如地出远门,取决于时间和经济能力上是否允许,这是一个人既有条件和社会位置的体现,也进一步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见闻差、信息差、交往差、关系差。因此,低收入人群搭乘交通工具的经济能力不足,有时带来了基本权利的受限(如亲情探视的权利),有时拉大了发展能力的差距。

包括高铁在内的大众交通,不管是市场定价还是国家定价,都有基础性、公益性。基础性不只是指它影响多方面的价格,更在于它影响人们的多方面能力,公益性更是框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非利润至上的取向。高铁线越长,高铁运输越常态化,它集中的人越多,取代或消灭的别的交通方式越多,其基础性和公益性的要求就越高。

正是因为这一点,低收入人群是否坐得起高铁,是否能尽量少地被价格排除掉出行的选择,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慈悲心、同情心的问题来考虑,而是应该从发展的人民性、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平等上来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