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鲁朝汉, 徐 娇
(1.四川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2.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传统藏式碉房是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自然、文化和人三者共存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东方古堡”。随着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利用研究,碉房逐渐成为热点。传统藏式碉房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岷江流域[1],其中川西北嘉绒藏族碉房作为传统藏式碉房的发源地[2]最负盛名。相对目前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的低居住率、使用率,传统藏式碉房至今仍有大量的藏族群众居住使用,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建筑特点。传统藏式碉房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但目前对建筑技术研究却非常有限,故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川西北传统村落调研资料,对传统藏式碉房进行建筑和结构分析,发掘建造工艺的特点和内涵,为传统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传统藏式碉房蕴含着先进的设防理念,其在建筑设计和功能分区上体现了藏、羌祖先们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安全意识和戒备心理,反映了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变迁的智慧和哲理。特别是在村落选址布局和单栋建筑建造设计方面,传统藏式碉房将军事防御与生产生活功能组合的恰到好处。以世界设防民居的典范松岗镇直波村为例(图1),村落坐落在巴尔底大山的缓坡上,四周土地尽收眼底,村前梭磨河、莫脚沟两水交汇水源充足,形成了物产丰饶,易守难攻的特殊地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直波村碉房群整体布局上看,南北各矗一座高碉楼遥相呼应,中部碉房群暗渠和暗道交错纵横,进出口隐蔽,既方便守护自己的财产,又利于全村寨共同抗敌,形成了一种对外防御性和向内性[2]较强的联合防御机制。清朝乾隆年间,清军曾屯兵于直波村作为攻打大、小金川的后方基地;红军长征也曾驻扎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4],这也说明了直波传统藏式碉房群选址设防上的合理性。
从直波村碉房建筑单体来看,也体现了层层设防的思想。高大坚硬的砌石围墙筑起碉房外第一道安全防护;厚重的碉房外墙和中高位置的居住生活空间为碉房带来了第二道安全防范,同时高位开小窗,窗框内收设计,使得向外看易向内看难,带来较好的私密性,也体现了一种警惕性;此外碉房晒台的设计也是生产、生活智慧的体现,晒台一般设置在碉房的中上部,日照充足视野开阔,既利于粮食凉晒、储存、防盗,又利于登高望远查看四周情况。因这些智慧的防御构造和体系理念,直波村至今仍保存着较为丰富的原始藏文化传统碉房聚落色彩。
图1 直波村风貌
传统藏式碉房建筑风貌极具特色,常将山、水、寺、碉、村等历史和环境要素紧密相连,互相融合,形成少有的将宗教、人文、自然三者结合的建筑。以直波村碉房为例(图1),整个建筑群背靠大山,面临两河,围绕着具有千年历史的罗尔吾楞寺向外紧凑布置,形成了一种底层,高密度,集合式的建筑群体模式,构建出一幅山-水-寺-碉-村完整空间格局的美好画卷。又如丹巴三道桥村(图2),村落由四个自然寨组成,四周群山环抱,革什扎河及3条溪沟穿村而过,千年古寺甲多洛寺坐落三道桥村格桠寨下游,两座古碉屹立山岗(一座毁于“文革”),83幢民居碉房依山沿河坐落在高山峡谷间的平坦地带,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山-水-碉-寺-村带状空间长廊。
图2 三道桥村历史环境要素
图3 碉房风貌
在建筑装饰上,传统藏式碉房风格凝重、沉稳和崇高[5](图3),其建筑细节展现了极强的地域文化特征。白色象征圣洁善良,用粗实的白色线条勾勒碉房轮廓,用象征藏民圣物——“牦牛角”形状的粗犷弧形白边勾勒碉房窗户,是传统藏式碉房最普遍的装饰手法,极具象征意义和代表性,同时也使建筑更加突出。碉房外墙一般裸露出石块原色或刷白,与植被的深绿色形成明暗暖冷对比,沉稳厚重却不失活泼。碉房墙面常绘有日月星辰、宗教符号,表达藏民心中对宗教的信仰,碉房周围垒砌玛尼堆,也为碉房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飘扬上翘的碉房屋角是白石垒砌 “交日”,以敬畏神明。碉房四周常挂有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藏族宗教色彩观里,五色分别代表着火、云、天、土、水[6],人们借此表达吉祥寓意,同时也丰富着建筑色彩,形成一种热烈而神秘的氛围。此外,根据家庭条件和经济实力,传统藏式碉房的屋檐下方和窗户上部常装饰着两三层的方块或圆形色块“百普百甲”,别具韵味,体现一种生活的审美和情趣;而碉房入户大门、室内墙壁、立柱、木梁上绘制的精致图案和木刻,寓意美好的同时也展现了建筑主人的家境殷实情况。
总的来说,错落有致的碉房群布置,古朴细致的碉房装饰,将自然景观、宗教色彩和人文审美完美结合,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表达了藏民们祈求家园安康的愿景,代表了藏族人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崇高的审美倾向。
传统藏式碉房的功能布局受到生活生产需求和宗教文化信仰的深刻影响(图4)。在碉房的总体平面布局上,大部分碉房院落包含菜地、辅助用房、厕所、主体住房四个部分[7],彼此独立却又以小路台阶相连,满足洁污分开、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在碉房竖向空间上,布局受宗教影响较大,认为上部是神的住所,中部居人,下部是牲畜。因此碉房底层一般饲养牲畜,堆放杂物,开窗较少,室内采光和环境不佳。中层用于人的居住、贮藏,内部设有“锅庄”客厅、卧室、密室(贮藏室),外部开始缩进下层的局部房间退出晒台,有些中层还设有旱厕,悬挑在远离卧室和窗少的背墙上方,利用日照杀菌,方便卫生也节省水资源。顶层一般继续向上收缩退出晒台,是整个碉房最为神圣的一层,环境较为宁静整洁,设置有经堂和储物间,经堂装修最为华贵,是喇嘛来家居住活动的地方。这种层次丰富的碉房空间布局体现了藏族宗教信仰神、人、畜共居的建筑格局和从下到上“地、人、天”的秩序和庄严。
图4 碉房空间布置示例(三道桥村)
传统藏式碉房用材生态环保,主要为石、木、阿嘎土等自然乡土材料,造价低廉,取材、制材方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耗能建筑。石材以毛石、片石为主,坚固耐用、抗压耐磨、防潮、防火、色彩丰富,主要用于墙体和基础。木材舒适度高,质轻且柔,能吸湿除潮,利于地震耗能,主要用于内部柱、梁、楼面板。阿嘎土由碎石、泥土加水混合,反复夯打而成,与石材、木材紧密粘合,具有一定强度、防火、除潮的功能, 用于楼面和屋顶。
传统藏式碉房营造技法多样,手法高超。在传统藏式碉房建筑营造方面,一般根据柱来定建筑体量大小[6-8],但由于受到石材限制,传统藏式碉房一般开间进深不大。为拓展使用空间,藏族祖先们利用墙体与柱网结合,将柱网沿横向或纵向任意展开,实现从一柱式到四十八柱的不同变化(图5),或者依附于原有碉房外墙又修建起新碉房组成碉堡,从而使结构空间得以增加。同时底层辅助用房也随生产生活向院落内外部展开,从而扩大生活环境使用空间。在碉房竖向上,因势而上,采用木柱、木梁在石墙上利用“悬、挑、露、重”等多种手法向外向上不断发展变化出檐廊、晒台、木屋等,形成五六层的碉房或十余层的碉楼,手法灵活,层次丰富,使得刚硬粗重的砌石碉房扩大了使用空间的同时多了一些趣味和柔和。如多种营造手法的中国重点保护文物壤塘日斯满巴碉房造型就极为丰富灵动(图6)。
图5 碉房柱网
图6 日斯满巴碉房
3.1.1 结构布置
数次地震灾害研究表明,传统藏式碉房有一定的抗震性能,这与其结构布局有关。调研发现传统藏式碉房平面布局较为规则,平面形状以矩形为主,也有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十三边形的古碉楼[9],平面边组成的角越多,也就越能形成多个方向的支撑点,从而提高碉房的抗扭转性能和抵抗不同方向地震作用的能力。同时传统藏式碉房竖向高度不大,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且空间层层缩进,建筑体量逐层减少,使结构刚度下大上小,降低了结构整体重心,利于整体稳定。但由于空间向上逐层缩进后屋顶局部突出,其鞭梢效应明显。此外由于受到材料限制开间进深不大,外墙门窗洞口尺寸较小,但窗户和室内空间位置相互对应,有利于结构的传力和承载。
3.1.2 结构类型
传统藏式碉房按材料类型划分属于石木结构,按结构体系划分属于筒体结构。由于传统藏式碉房墙体较厚且砌筑工艺高超,使得整个外墙成为墙面平整、砌合紧密的封闭筒体,有较大刚度和较好的抗震性能(图7)。同时传统藏式碉房选用本土石材,强度和刚度比普通砖砌体大,利于承载。此外,碉房内部由于空间划分加砌石墙,对筒体形成加肋,同时由于藏民边住边修的建造习俗和生活生产需求,沿碉房外墙逐步的改扩建,使得新旧碉房形成相互连接依靠的的束筒形式,进一步加强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传统藏式碉房按承重类型的不同,先后经历了墙体承重式、木构架承重式和组合承重式碉房[10-11]三种体系演变(图8),其中组合承重式最为合理。碉房外层墙体采用石砌,内部采用木楼面、木梁柱,在地震作用下,外围较刚的石砌墙体可抵抗部分地震能量的破坏,而内部较柔的木柱、木楼面可吸收耗散部分墙体传来的变形和能量,从而实现石木协调作用,抵抗外载影响。此外碉房采用木梁外挑房间或檐廊,还可减轻结构自重。
图7 碉房筒体结构
传统藏式虽用材简单质朴,但砌筑讲究,工艺高超,手法多样。修建过程中匠人们反手随砌随收,不绘图,不掉线,不搭支撑,信手拈来,角线笔直,墙面整平,积累了较多的抗震经验,也赢得了“叠石奇技”的美誉。
传统碉房地基通常采用毛石地基,整体地基非常坚固,承载力较大,抗震性能好,出现的病害较小。在基础建造时,一般先挖深宽1 m以上的地基沟,然后填入块石,以黏土为粘结剂,将缝隙间填以片石和黄泥,形成一种类似地基圈梁的稳固形式。在主体施工时采用大小石块配合见图9(a),以黏土为粘结剂,错缝搭接,墙面中间大石头填心,缝隙用小石头嵌固防止滑移,“品”字砌筑,转角处交错叠压过江石见图9(b),增强墙体拉结能力和整体性。同时从基底开始墙体就向上收分5~10 °见图9(c),一般基底墙深厚可达1.2 m左右,是现在普通住宅户外墙的四倍左右,至屋顶墙厚减小至0.5 m左右,墙内表面始终垂直于地面,形成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截面,这样不仅省材料也有利于降低重心和抗倾倒。每隔1 m左右的竖向高度,在石块间会压嵌1~2 m左右的横向木条作为墙筋见图9(d),提高墙体的延性、拉结性和整体性,缓和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此外部分碉房墙体相交处还微凸砌成一条斜向上的“鱼脊背”,增强建筑整体性和美感。在老碉房中还发现墙角水平截面外直内弯的现象,有效避免了应力集中。
传统藏式碉房内涵丰富,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国现存最具特色、代表性、完整性的民居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川西北传统藏式碉房的调研,发现传统藏式碉房延续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设防理念,生动神秘的建筑风格,以及人、宗教和自然最为和谐相处的模式;同时自然的选材、智慧的设计布局、抗震的结构体系和高超的砌石工艺是使传统藏式碉房得以长存的原因。随着这些蕴含在传统藏式碉房中秘密的发掘,将对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加快传承与研究这些古老的智慧构造理念和传统工艺,将有利于承续国家文化命脉、保持民族精神特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