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关保华
(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四川成都 610065)
浅析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校园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关保华
(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四川成都 610065)
随着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新一轮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大幕。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体制和一流师资队伍等进行建设,但双一流的建设目标离不开一流的校园环境作为支撑。文章通过探讨慢行交通体系在高校校园建设和管理中的适用原则,分析高校内部与外部的交通出行需求,探索解决机动车停车问题,研究校园交通规律性和慢行交通的适用性,谋求一条建设安全、低碳且富有文化内涵的高校校园环境的道路。
大学; 双一流建设; 慢行交通; 基本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陆续启动了广为人知的“985工程”和“211工程”,为我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强的教育科技基础,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常态,特别是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为“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实现提供支撑,国家提出了“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大学战略的提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驱动和服务社会是“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导向,各级部委与地方也都意识到“双一流”大学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创新高速发展的动力基础,随后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四川省委领导在庆祝四川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一个率先、四个瞄准”的明确要求,作出了全力支持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全面、四个支持”战略部署。
相比“985工程”和“211工程”,“双一流”建设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既要有进行一线教学的优秀教师,也要有能潜心攻关的科研团队,既要师德优良,也要政治过硬;办学目标必须明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尖端人才,坚持以德树人,培养有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在教育的基础上,大学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全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还明确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等也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
总体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改革任务为高校建设指明了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方向和要求,而学校规划、基建和后期保障等物质层面是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的校园规划、完善的功能分区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保障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甚至会促进学校的发展以及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然而由于国家高校建设的历史原因以及近几年的合校并校,加之高等学校相对开放,不像中小学一样完全封闭管理,我国高校的校园环境与国外高校的差距还很大。例如功能分区的不合理、交通组织混乱、校内外划定不清、学校权属的非学校功能未独立划分等问题,不仅制约学校的正常工作顺利开展,甚至产生道路安全和治安问题。其中校园交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市中心的高校校区。
校园交通出行分为内部交通和对外出行两种类型。内部交通是校内各功能区域的联系通道。高校校园是教学、工作、生活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具有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划和交通网络,而且面临大量学生的日常步行和自行车流量,属于典型的慢行交通。对外出行主要是与城市功能联系、教职工通勤和各校区出行,主要以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作为出行方式。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办学基本条件师生比合格指标为1∶18,可见校内交通是以学生为主的内部慢行交通方式。由于我国高校校园面积较大且内部相对封闭,出入口均有保卫部门管理,高校校园在出行需求与交通管理上,都具有发展慢行交通的良好条件。
高校校园的交通出行基本功能是通达,基本需求是安全,在通达和安全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交流休憩的附属功能,同时在交通组织、静态交通、道路设计、道路亮化和绿化上体现高校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氛围。交通组织离不开校园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划分,这也是分析交通需求与流量的基础。
高校校园具备与城市整体服务相对独立的功能划分。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具有不同的校园规划和功能需求,以下主要以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普适性的研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每所高校均应具有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教工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共十三项功能。根据交通功能需求可以划分为教职工办公区、师生教学科研区、住宿生活区和后勤附属管理区。按照人员划分为教职工、学生和后勤工作人员。同时,由于存在附属小学、幼儿园和教工宿舍房改后校外人员、在建工地等情况,校园内部交通参与者还有大量校外人员。
(1)学生:学生的交通需求主要是宿舍、教室和食堂之间的联系,不同的学科教室之间还有大量的出行需求。从时间上来看,宿舍与食堂的交通需求较为集中,不同的教室与实验室之间较为分散。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和自行车,这就产生了大量自行车停车需求。
(2)教职工:教职工的交通需求主要是通勤的停车问题。任课教师的出行目的地是不同的教学楼,机关职工的出行目的地是行政办公场所。两者的停车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对待。
(3)后勤工作人员:后勤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居住、工作在食堂等后勤单位,承担学校的后勤保障和物业管理等任务,他们虽然流动性较低,但在工作中会产生食材进货与餐厨垃圾运出等车流交通。而且由于食品安全保障的加强,食材进货的交通流线需要保障卫生。
(4)其他校外人员:其他校外人员大多为临时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与高校校园产生关系,需要在满足其正常进入校园需求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控制。如学校附属医院需要与学校内部其他功能完全隔离,满足医院规划选址的规定;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在早晨上学和下午放学时,会产生大量交通需求甚至堵塞正常交通,必须严格控制;校内家属区因为房改等原因产生的外来人员的机动车交通,也需要加强区域控制管理。
高校既是封闭的校园环境,又是开放的学术家园。人行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与机动车交通通过不同类型校园人员的参与,在校园不同的区域和时段构成了校园的交通网络。但是由于机动车数量的高速增加,校园环境已从过去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产生交通拥堵,到如今校园四处车满为患;从过去的老校区才有的车辆拥堵,到现在某些投入使用10年左右的新校区也产生了校园拥堵现象。机动车的行驶与停放已经成了校园环境的负面因素。例如,四川大学2015年每天进出学校机动车达20 000多台,过夜车辆从2003年每天平均273台到2015年每天平均约3 200台。同时,非机动车虽然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优势明显,但是非机动车的停放、毕业学生的“僵尸”自行车等,同样对校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困难,重新梳理与引导高校校园内交通参与者的出行方式,保障高校内部交通安全,赋予校园道路更多的人文属性,这是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校园环境的基础,也是全社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高校范本。
(1)以慢行交通为主的校园交通:采用Parking+Riding(P+R)的通勤解决方案,规划和改造地下、半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周边设置自行车停靠站,采取公共自行车的方式达到目的地。停车场可集中规划在学校周边,也可以在停车需求较大的建筑周边改造扩建地下停车场。甚至可以采用机动车全部入地或地上架空的形式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在校园内部道路满足消防的基础上,减少机动车数量,严格控制校外机动车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行驶。在校园总体规划上,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思想划分不同功能分区和对外出入口。
(2)以公共自行车为主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校园内遗弃的自行车进行环保改造,调动师生的循环利用积极性,打造具有高校自身文化特色的自行车管理系统,免费供学生与教职工使用;引进社会化的共享单车,保障校外人员参观和访问的便捷性,同时缓解校内专有自行车的压力。高标准规划自行车接驳站停车区域、自行车专用慢行道路系统,严格控制机动车以及大功率电动车的行驶路线。
(3)智慧校园下的指引标志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智慧校园,对校内地图指引在传统指示牌基础上,研发AR校园和VR校园,便于在校园内不同科研、教学、行政、后勤区域通勤交通。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自行车的使用需求,降低道路纵坡,增加自行车的亮化灯带等。
专业学科的差异导致高校校园也不尽相同,农林院校因为设有农场林场等试验区域,校园占地较大、较偏远;经济类院校大多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且校园占地面积较小;综合类院校往往由若干个校区组成,校区之间联系紧密但空间距离较远。因此,高校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但是基于高校的校园空间较为封闭,校园功能较为清晰,校园管理较为容易,高校的慢行交通系统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可以通过若干原则来进行指导。
以人为本要求以最广泛的师生利益为出发点,协调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既满足学生在校园内安全便捷的出行要求,也满足教职工驾车通勤的现实需求。
校园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功能构成了高校校园不同于企业园区和政府大院的整体系统。慢行系统需要与校园整体相结合,同时秉持开放大学的要求,面对社会各界,不仅内部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无缝对接,也要与社会公共交通有效对接,让高校校园走得进、出得去。
大学校园的交通参与者有学生、教职工、后勤人员、周边住户和外来社会人员;交通参与形式有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和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有校园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甚至会有快速道路;静态交通有自行车停车棚、露天机动车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甚至有停车楼。在几百到几千亩的校园中,交通方式多元复杂,校园内部的交通管理需要以出行量(OD)调查为基础,在校园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多元需求。
文化是大学的一个本质特征,高校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的体现,是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与升华。高校的文化氛围能够让人安心从事科研和学习。因此慢行系统的建设也需要在空间和物质层面体现校园的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的基本建设既要在百年树人的时间尺度考虑可持续发展,也要在5~10年内具有动态与弹性调整。机动车数量增长的问题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因此需要在校园规划和基本建设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和历史责任感。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问题要敢于面对和解决。同时,不仅要尊重校园的生态和自然性,也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采取节能、低碳、环保等方式保障校园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慢行交通曾经是国民最主要的通勤方式。现在的慢行交通系统仍是以自行车等形式来缓解与改善机动车增长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等问题的一种综合交通解决方式。在高校校园之外,也具有推广与复制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可以在小街区甚至居住区等更大尺度范围缓解交通压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高等学校具有管理相对集中、内部功能较为明确等特点,不仅适合建设和推广慢行交通系统,在更多的多规合一、智慧城市、绿色建筑、低碳区域、海绵城市、新型装配式建筑等方面具有开展示范和推广的基础。
[1] 黄平, 郁朝鸣, 马立, 等. 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J]. 交通规划, 2006(12): 15-18.
[2] 张先玲. 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 34(1): 170-172.
[3] 李寰. 最严停车令生效 川大拒变“停车场”[N]. 华西都市报, 2015-10-09.
[4] 国发〔2015〕64号 2015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S].
TU244.3
A
[定稿日期]2017-05-22
关保华(1961~),男,研究生,工程师。
《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查
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清华大学主编的《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送审稿)审查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该标准的内容介绍,并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审查专家组认为,《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送审稿)内容全面、结构合理,该标准的发布将对不锈钢焊接管材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标准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达到国际水平。
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介绍,接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授权编制《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的任务后,协会在2015年5月~2015年12月进行了标准编制的前期调研,确定了工作计划、分工、编制大纲。2016年6月30日,在编制工作第一次会议上,向相关单位发放了不锈钢焊接管材产品调研表。2017年2月,《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初稿形成,随即向各参编单位征求意见。2017年7月9日,在第三次编制组会议上,根据部分企业、专家反馈的意见,编制组再次对《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进行了修订,在将《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修订稿)上报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于2017年8月28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广泛征求意见。
据《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主要起草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韩林海介绍,2017年9月12日定稿会后,编制组向有关学协会、不锈钢企业发出41份定向征求意见函,共收到38份回函,其中有22份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胡育科认为,20多年来,不锈钢行业在建设领域的应用与日俱增,特别是近10年,建筑市场对不锈钢板材、管材的需求量年增长率达15%~20%,修订标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建筑用不锈钢焊接管材》行业标准是在1995年11月27日由原建设部批准、1996年5月1日实施的《建筑装饰用不锈钢焊接管材》行业标准基础上修订的。在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
摘自《中国建设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