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广东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2)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涌现了出来,该类结构是将底部几层布置成大底盘,上部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楼作为主体结构。该种多塔楼的主要特点是:底部的裙楼连成整体,形成了一个大底盘。为了解决功能要求与结构合理布置上的矛盾,为了使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能够很好地衔接,一种全新的结构构件应运而生——转换构件。转换构件目前有四种类型应用最为广泛,分别为梁式转换、板式转换、桁架转换、箱型转换。此外除了上述几种类型外,近几年出现了柱式、搭接柱等新的转换类型,并已成功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对于梁式转换结构的研究,目前已近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板式转换作为一种由梁式转换发展而来的转换结构,并没有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特别是对于双塔结构这样的复杂结构类型而言。而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此类结构,不同参数变化下的对比分析,在国内尚不多见。
在划分有限元模型时,选用BEAM4和SHELL63两类单元。其中,BEAM4用来模拟梁、柱,SHELL63用来模拟楼板、转换板、剪力墙等。
BEAM4为三维弹性梁单元,具有轴向拉压、扭转和弯曲,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沿节点三个坐标方向的线位移、绕三个坐标系的轴向角位移。
SHELL63为壳单元,具有弯曲能力和膜力,能够承受平面内的荷载和法向荷载。每个节点具有六个自由度:沿节点三个坐标系方向的平动和绕节点三个坐标系轴的转动。
选用这两类单元的主要原因:BEAM4和SHELL63单元的节点具有相同的自由度,能够实现单元之间的连续和协调,能够很好的实现单元之间力的传递,能够合理模拟梁、柱、筒体、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和传力。
基本模型:带有厚板转换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大底盘为5层,底盘的层高均为4.2 m;左右两个等高塔楼均为15层,塔楼的层高均取3.0 m。结构的总高度为66 m,转换板厚度取为1 500 mm。
主梁尺寸:1~5层为350 mm×700 mm,6~20层为250 mm×600 mm。
次梁尺寸:1~5层为250 mm×600 mm,6~20层为250 mm×500 mm。
楼板厚度:1~5层为120 mm,6~20层为100mm。
柱子尺寸:1~5层为1000 mm×1000 mm,6~20层为550 mm×550 mm。
剪力墙厚度:转换层以下为300 mm,转换层以上为200 mm。
各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1~5层,墙、柱为C50,梁、板为C40;转换板为C50;6~20层统一取为C40。
钢筋混凝土的密度,在建模时取统一采用2.5×106kg/mm3,材料假定为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泊松比取为0.2。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的阻尼比取为0.05。
本论文分析时不考虑地基和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即认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固结,将上部结构与地面接触的框架柱、剪力墙的所有结点,均作固结处理。
采用ANSYS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有限元模型
本工程按照8度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 g,取为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选为第二组,其场地特征周期为0.40 s,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为0.16,结构阻尼比为0.05。
分析采用两个工况:工况一为沿结构长向的地震作用、工况二为沿结构短向的地震作用。
振型在地震作用下计算的结构内力,本文按SRSS法进行组合,得到结构的最大地震作用力。
板厚分别取1 000 mm、1 500 mm、2 000 mm三种工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板厚情况下,对应的第一主应力分布云图,见图2~图4所示。
转换板的最大主应力随板厚的增加逐步减小,最大值的位置比较固定,位于电梯井口的四个角。
板厚不同时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如图5~图6所示。
图2 1000 mm厚板的第一应力云图分布
图3 1500 mm厚板的第一应力云图分布
图4 2000 mm厚板的第一应力云图分布
图5 楼层位移曲线
图6 楼层层间位移角曲线
从图5、图6可知,由于转换板上下存在刚度突变,结构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均在转换板位置即21 m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这会导致竖向受力构件在转换板上下内力较大。结构抗侧刚度很大,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核心筒弹性层间位移角1/800的限值。转换板厚度的增加,转换构件上部结构位移角有增大的趋势。随着转换结构板厚的增加,转换板以下部分的曲线逐渐变陡,充分说明各层的位移趋于相同,转换板及下部形成了一个整体。
以1 500 mm厚板双塔模型为基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转换板刚度,分别采用0.5E、E、5E三种工况进行分析比较。转换板刚度不同时转换板的第一主应力分布云图,如图3、图7、图8所示。
图7 0.5E转换板的第一主应力
图8 5E转换板的第一主应力
转换板刚度不同时的应力云图,随着板刚度的增加,板的变形在逐渐减小,最大第一主应力在逐渐增大,应力的集中的位置变化不是很大。
双塔结构在其转换板刚度不同时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如图9、图10所示。
从图9、图10可知,由于转换板上下存在刚度突变,结构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都在转换板位置处即21 m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导致竖向受力构件在转换板上下内力较大。结构抗侧刚度很大,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核心筒弹性层间位移角1/800的限值。
图9 楼层位移曲线
图10 楼层层间位移角曲线
对比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转换板刚度的增加,上下部分的突变越来越显著;随着转换结构板厚的增加,转换板以下部分的曲线逐渐变陡,充分说明各层的位移趋于相同,转换板及下部形成了一个整体;转换板刚度的增加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转换板所处的位置,分别采用第五层、第四层、第三层三种工况,计算结构的模态及反应谱分析,对比说明转换板位置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转换板所处位置不同时,产生的第一主应力云图,如图3、图11、图12所示。
图11 转换板位于四层的第一主应力
图12 转换板位于三层的第一主应力
转换结构处于不同楼层位置时,它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见图13、图14所示。
图13 楼层位移曲线
图14 楼层层间位移角曲线
对比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转换板位置的下移,上下部分的突变越来越显著;随着转换结构位置的下移,转换板以下部分的曲线逐渐变陡,充分说明各层的位移趋于相同,转换板及下部底盘形成了一个整体;转换板位置的变化对上部结构长向的影响比对结构短向的影响明显。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盘的整体刚度,分别采用0.5E、E、5E三种工况,计算结构的模态及反应谱分析,对比说明底盘刚度的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第一主应力分布云图,如图3、图15、图16所示。
图15 底盘0.5E时的第一主应力
图16 底盘5E时的第一主应力
图17 楼层位移曲线
图18 楼层层间位移角曲线
从图13、图14可知:由于转换板上下存在刚度突变,结构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都在转换板位置即21 m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这会导致竖向受力构件在转换板上下内力差别较大。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很大,两种工况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框架-核心筒弹性层间位移角1/800规范规定的限值。
对比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底盘刚度的增大,转换板上下部分的突变越来越显著;随着底盘刚度的增加,转换板以下部分层间位移角变小,转换构件下部结构趋向于单自由度体系。而转换板处的突变增大,这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与转换板位置的变化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正好相反。
通过对结构进行各种参数的反应谱分析,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1)对分析模型施加沿结构长向和沿结构短向两个分析工况,得出结构在两种工况下的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曲线。观察两类曲线能够清楚的看出,在设置转换层的楼层出现明显拐点,主要原因是厚板转换层的质量过于集中所致。对双塔结构取1/2模型得到的单塔模型,施加同样的地震工况,分析得出的数据曲线,也有同样的现象出现,该模型主要用于对比和校正数据的准确性。
(2)反应谱分析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中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由第一强度理论知,转换板的最大第一主应力,小于结构采用C50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值,充分说明转换板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在七度地震作用下不会开裂,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在八度区的应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3)考虑了参数对转换板反应谱分析的影响,这里选用了四个参数:转换板厚、转换板刚度、转换板的位置、结构的底盘。这四个参数的变化,均对结构的动力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模型的自振频率,随着板厚的增加、板刚度的增大、板位置的下移、底盘刚度在逐渐增大。结构分析中的转换板的沉降,随着板厚度的增加、板刚度的减小、转换位置的下降,出现了减小的趋势。
(4)经过分析可知,转换板中应力的集中部位受板的厚度变化、板的刚度变化、板的位置变化、底盘刚度变化不是很大,一般都集中出现在转换板的所在楼层洞口及上层剪力墙中,并且在洞口的角部,其主应力出现极大值,需要在设计中予以加强,也可以通过控制板的开洞率,来达到控制应力的要求。
[1] 包世华.新编高层建筑结构[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李国胜.关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设计[J].建筑结构,2001(7):39-42
[3] 王勖成.有限单元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邓凡平.ANSYS10.0有限元分析自学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