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拓展公共空间 激发城市活力——城市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要点研究

时间:2024-07-28

兰 觅,李明燕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1 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是由修建于地下的步行通道有序连接地铁站点、城市下沉广场以及商业建筑等地下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的连续的步行网络体系。它是在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地面交通矛盾加剧和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强化地下交通系统与建筑物的联系、缓解人车交通矛盾而产生的。

2 开发背景

2.1 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

由于地下空间较少受外部环境影响,并且能提供全天候的活动场所,因此地下步行系统在寒冷、多雨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发展速度较快。如加拿大的多伦多与蒙特利尔市,由于严寒的气候影响,大量的城市功能与公共活动被移入地下空间,在欧美国家中发展出最为庞大的地下步行系统。

2.2 以地铁建设为动力

地下步行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的:地铁的发展和普及首先改变城市居民原有的出行、购物、娱乐等行为模式,使城市在地下区域开始出现新的商业需求与聚集活动。日本东京自1932年开始,就建立了联系地铁站点的地下街,其目的是引导步行者向车站聚集。在随后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按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修正地下步行系统的发展政策,尤其开始逐步重视地下步行空间的安全性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完整性,使得地下步道的质量得以提升[1]。

2.3 城市中心区再开发的需求

在欧美及日本等国特大城市的旧城中心区,因地价高昂,长期推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模式,致使地面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只进行地面重整无法真正解决城市问题,于是将部分城市设施,如商业等移入地下,使城市地面空间能进行重整,同时地下与地面商圈相互结合,刺激地面商业,增加城市活力。城市建设以地下步行系统为基点,着手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扩大环境容量,成为平衡土地资源紧张与经济利益需求的现实可行的途径。

3 建设作用

3.1 缓解交通压力

由于在城市建设中大量拓宽地面道路,导致城市步行被快速车道分割,因此利用地下空间来使步行活动能顺利运行。地下步行系统与地铁站点、地下停车库、公交换乘枢纽等交通设施的紧密联系,使步行者无需到达地面,即可实现步行与车行的转换。连续、高效和具有层次性的地下步行系统,将不同交通流线分层组织,有效地进行了人车分流,使步行者远离地面拥挤的交通环境。

实例:东京的新宿商业中心汇聚了JR山手线、京王线、中央线等多条铁路系统及地铁线路。轨道交通不仅阻断了沿新宿车站两侧分布的商业设施之间的联系,也使新宿大街、靖国大街等主要干道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1967年建成“都会地下大步道”,贯穿新宿车站东西两侧,联系了东口地下商业街和西口中央广场——这里作为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的换乘空间。自此,45%的步行者由地面步道转入地下空间,大大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步行系统与地下公交换乘站的无缝连接,也加强了新宿车站两侧商业区的联系(图1、图2)。

3.2 拓展城市公共空间

在城市中心区,高强度开发往往会导致地面公共空间匮乏。地下步行系统利用下沉式广场,强化与地面公共空间的联系;地下步行通道与地下广场的交替出现、优质的内部空间环境,创造了与地面街道相似的步行体验。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由单一的水平布局,向地下进行立体化布局发展,丰富了公共空间层次,提供了更多可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场所,拓展了公共空间的范围。

实例:日本名古屋市在市中心再开发之际,于久屋大道下方建成一条规模达5.6×104m2的地下步行街,地面道路则改建为宽70 m,长约1 000 m的中央公园,为繁华的市中心营造了一个绿化良好的公共空间。中央公园与地下空间通过“Oasis 21”下沉广场便捷相连,并由自动扶梯等设施自然地将地面人群引入地下,使这里成为一处市民集会、旅游、观光的场所(图3、图4)。

图1 东京新宿地区下沉广场[3]

图2 东京新宿地区[3]

3.3 激发街区活力

地下步行系统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整合地面、地下空间和多种城市功能。地铁、商业综合体、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地下步道统一建设,将多个街区的建筑在地下链接成整体。各个建筑的使用者由地下步行系统相互流通,促进商业活动、步行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渗透,激发了城市中心区的活力。

图3 名古屋OASIS21鸟瞰

图4 名古屋OASIS21下沉广场

实例:蒙特利尔的地下步行系统以32 km长的地下走廊联系了360×104m2建筑面积,覆盖了城市中心区80%的办公建筑和35%的购物中心,以及旅馆、博物馆、地铁站和火车站等多种功能。形成功能复合、步行网络四通八达的庞大地下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使寒带地区的居民能全天候开展购物、娱乐、交往等活动,增加了市中心活动的多样性;日均50万人的客流量,也极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经济效益(图5、图6)。

图5 蒙特利安地下商城中庭

4 规划设计要点

4.1 平面体系布局要点

地下步行系统的平面体系由节点空间和线性步道进行组合,形成空间丰富,路径发散的步行网络。其基本布局模式有:

街道型:通常位于城市主干道下,衔接主干道两侧的步行系统,并结合地铁通道及横穿过街地下道进行综合开发,以与地面道路平行的地下步行街为核心进行平面组织(图7)。商店等设施沿地下步行街两侧分布。这种布局方式优点是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且开发时可先建设主地下街,然后分期建设联系周边商店的地下步道,操作灵活。

图6 蒙特利安地下商城中庭

图7 街道型地下步行系统结构示意

图8 广场型地下步行系统结构示意

广场型:以交通枢纽站前广场、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为核心,借由垂直通道或是地面下沉广场与地下空间衔接,发散式地联系周边商业设施、地铁站点等公共建筑。这种地下空间规模较大,且商店不在通道两侧布局,而采用大堂式布局(图8)。巴黎列阿莱广场便采用此种方式,围绕中心绿地和下沉步行广场规划地下空间,布置地铁、商店、游泳馆等设施,重新激发了历史街区的活力(图9)。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地面环境与地下空间进行共同开发,地下空间可进入程度高;地面与地下在景观、流线、功能上进行整合,促成彼此均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复合型:在不同区域合理将上述两种方式进行连接形成地下步行网络,通常是以广场型地下空间节点结合多条地下街,其功能复合,空间多样,是地下步行系统发展成熟的形态(图10)。

图9 巴黎列阿莱广场鸟瞰

图10 复合型地下空间结构示意

图11 与地面公共空间的结合示意

多数地下步行系统的开发都是以点状地下广场或线性地下步行街为开端,逐步向四周放射发展,形成多个地下空间组团,组团之间进一步互相连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网络化系统。在规划地下步道的平面流线时,应当注重与地面步行系统的关联性,使两套系统的重要公共节点空间相互重叠,便于地面与地下空间的有机整合(图11)。

4.2 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4.2.1 结合地下空间出入口,形成开放性城市节点

地下空间具有封闭、不可见的特性,将出入口结合地面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能强化地下空间入口的标志性,提高地下步行系统的开放性。利用下沉广场、自动扶梯等元素,结合地形环境,将地面、地下及部分建筑二层空间统一,扩大地下空间与地面步道的衔接面积,使地下空间成为地面空间的自然延续,创造内通外达、进出方便的地下步行系统。西安鼓楼广场便利用城市设计将地面钟楼、鼓楼的盘道引入地下商业街,两者形成视觉关联,很好的整合了地面环境与地下空间(图12)。

4.2.2 结合建筑中庭,营造共享空间

路径复杂、规模庞大的地下步行系统,需要避免空间封闭隔绝、视觉信息缺乏、形体单一等问题。地下步道与建筑中庭融合,营造形象突出、宽松雅致的节点空间,并在其中组织供人流集散和休息的区域,可使地下空间富于变化,减轻由通道过长而引起的单调乏味感,有效调节步行者的空间体验。在国内外成功的地下步行系统中,中庭空间对优化地下空间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地下步道与建筑中庭的衔接首先要处理好两者出现的序列与节奏,沿主要人流路线展开一连串的线性及面状空间,不同尺度的空间形成对比与变化,创造起伏抑扬、节奏鲜明的空间序列。其次在中庭集中布置垂直交通系统,如电梯、自动扶梯以及步行坡道等,在建筑各楼层与地下层之间建立方便、舒适、充满趣味的交通联系。此外在不同楼层高度布置贯穿中庭的廊道、平台,可以丰富中庭空间的层次。同时,借助建筑采光穹顶、玻璃屋面等元素,最大限度地将自然要素引入地下空间,并在中庭布置景观绿化、雕塑小品和休闲设施,使地下步行系统成为人们愿意驻足停留、休息交往的共享空间(图13)。

图12 西安钟鼓楼下沉广场[3]

图13 卢浮宫金字塔中庭空间

4.3 功能组织要点

地下步行系统不仅承担步行交通功能,同时需要容纳商业、办公、文化等多种功能,形成复合地下空间,提高聚集能力。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美国芝加哥的Pedway地下步道等取得巨大成功的地下步行系统,都是在城市重要公共设施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满足人们出行、购物、办公、娱乐等多重需求,将城市生活融入地下步道中。

良好的功能组织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地铁站点、公交换乘系统的地下步道,能引导步行者快速到达交通站点,路径设计注重强化方向性和可达性,从而实现多种交通工具的高效换乘。二是在宽敞的主要通道两侧布置大型商业设施、办公建筑、酒店和文化中心等可向公众开放的建筑空间;同时建筑界面尽量开敞,增加步行者与多种功能的信息交流。

5 结束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对整合地下空间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有着积极作用。建立空间层次丰富、尺度宜人的地下步行系统,链接地下轨道交通及各类公共空间,能有效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激发城市活力。

[1]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100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