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聂 萌,王 辉,王明伟,宋子阳,任 浩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政治教学部,河北 承德 067000)
为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好的促使其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一调查能够有助于把握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较为准确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找准着力点、画好重难点,最大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1-3]。
通过5 562份问卷数据的呈现,我们分析发现,从整体而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主流思想政治状况是良好的,政治信仰坚定,政治认同性较高,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普遍关注时事政治,对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充满信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心理状况良好,但是也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需我们予以重视,由于篇幅所限,仅对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予以分析。
1)从大学生政治思想来看,一是有将近30%的学生以谋求仕途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入党的动机,企图用党员称号来谋取自身利益,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二是21.16%的同学认为中国梦是理想的一种状态,实现非常困难,并未将中国梦的实现与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三是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地位的区别没有清晰的区分,只把马克思主义仅仅作为科学对待,没有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没有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2)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一是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但27.94%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决于人格高尚,11.31%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决于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二是有26.34%认为没有钱就谈不上享受生活,也无法实现精神追求。在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成为了金钱的奴隶,在金钱面前折腰,认为没有金钱就无法享受生活,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能否享受生活和进行精神追求的标准。三是大多数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倾向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实际上每年这些单位招收职工有限,同时招聘条件较高,以高职高专学生的学校学历层次、专业性质,走入这些单位是有现实困难的,这无疑会形成就业意愿与就业现实的矛盾,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导致失业群体的出现,因此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问题非常重要。研究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毕业后去西部或基层就业,但是只有11.99%的学生表示了积极的意愿。
3)从大学生文化观来看,一是只有22.20%的大学生表示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迹了解很多,72.85%的学生只是了解一点,4.94%的大学生不了解。这暴露出大学生缺乏对革命文化的认识,革命传统不应舍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永远都不过时。二是虽然大学生普遍认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但是9.76%的大学生在认同上保持中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精神力量,加强大学生们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凝聚力量,有利于其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付出属于自己的努力。
4)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来看,一是61.79%的学生以短期理想为主。二是大多数学生的理想类型是从自身出发,回归个人本身,只有22.91%的学生明确表示要追求真理,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报效社会这个因素对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影响力较小。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参与者,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份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更不例外,大学生应立大志,在树立和坚定短期理想和短期目标的同时放眼自己的整个人生阶段和人生目标,树立长远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纳入自己的人生计划,作出不负时代不负自我的人生选择。四是42.9%的学生信念不够坚定甚至没有信念。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应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补足其理想信念之钙。
5)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来看,一是虽然大学生大多数对民族精神有了解,但只有35.65%的学生知道民族精神,51.55%的学生对民族精神是有点了解,12.80%的学生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民族精神。几千年来奋发向上的内在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作为中华民族的生力军的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更应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二是从数据中发现,61.43%的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单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推进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教育,作为炎黄子孙,应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这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的精神依托,更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三是虽然37.04%的学生坚定的认为自己一定不会占座,但是需要关注的是,明确会占位置的学生占了8.27%,同时,还有其他54.68%的大学生属于潜在的图书馆占座者,还有需要注意的是62.9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表现一般,有8.86%认为较差,只有21.45%认为很好。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生人格完善的关键期,个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但同时也与周围外界条件的影响密不可分,学校可有意识地加强校园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使其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弘扬中华美德,同时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做具有道德情操的大学生。四是对于好员工具有的优秀品质,专业能力被低估。大学生普遍认同一位好员工最重要的是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对好员工的评价不是倾向于较强的专业能力,而是倾向于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五是在职业道德培养中,无私奉献精神受重视度不太够。
通过数据,发现参与问卷的大学生们对他们所认为的职业道德培养的几个方面的重要度进行了排名,无私奉献的精神排在了末尾,尽管有3050票数,但才占据54.84%,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意识到无私奉献精神在职业道德中的地位。
6)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来看,大学生面对压力,11.74%的学生倾向于闷在心里,只有4.69%的学生倾向于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占比最低。今后可多向学生宣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相关内容,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优势,让学生们在感知自己情绪、心态等出现问题时,能够想到心理咨询中心。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中心及相关心理老师的重要性,放平心态,不把心理咨询作为难堪之事。
7)从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感兴趣,但是只有6.47%很感兴趣,有39.75%的学生明确认为自己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热情,同时还应注意,18.95%的学生不确定是否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22.53%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自己是否很难对学习保持持久热情。学生本身对学习状况的认识如是否保持长久热情、是否对专业感兴趣,有一部分学生是不明确的,而这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模糊和摇摆不定的现象,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深思。
8)从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来看,一是只有4.14%的学生较喜欢分小组自主讨论,即分小组讨论,老师对讨论的结果作点评,学生自学。这反映出学生在思政课上倾向于被动,对于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反映不热烈。二是虽然蓝墨云班课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31.75%的人认为效果不大或者没什么效果。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精心应用蓝墨云班课,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努力发挥其功能,实现育人效果,使学生真正受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正如***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得到实现”,新时代青年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尤为重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材施教是育人之道,如何紧贴实际,在新时代提升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呢?现基于问卷反馈和现实情况,提出如下行之有效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阵地,学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提高红色文化在学生党团建设中的参与度。学生党团建设是学校学生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组织、团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的“三位一体”模式,能极大程度地组织学生们开展红色学习和实践,发挥组织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党团组织在内部进行建设时要着重把红色文化纳入进来,与此同时,可加强党团组织与红色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整合资源,既解决了红色社团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一尴尬难题,还有利于党团组织育人,更
有利于红色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高职院校学生比较活跃,乐于组织和参与活动,红色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契合学生这一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较低,但对专业课程较为重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任何时候,它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路径,因此要大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2018年5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总体方案》精神,重视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培训工作。同时,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内含的育人资源,打造“课程思政”大格局,而这是基于分众考虑下的最优选择。
网络环境育人是信息化趋势使然,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为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增强网络育人效果,学校要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空间,尽可能运用多个平台,打造线上日常思想政治育人模式,真正实现网络育人。目前校园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学校网站、学校和各系微信公众号、各社团微信公众号、校社联和校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各组织微博等等,在这些之中,有必要提出来的是蓝墨云班课与易班,二者不止在教学方面还能在日常育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挖不断掘网络育人平台功能,努力创作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真正提升育人质量。
除以上对策外,更要看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要素的耦合互动,正是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优化十个育人工作,实现育人1+1>2的效果。今后高校要在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基准,打通“十个育人”主干道的同时,深入挖掘育人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全力畅通育人微循环,积极整合育人资源,强基固本,合力打造育人新局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