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低丘缓坡分散式村落的闲置空间活化更新——浙江上虞东山村乡村振兴实践

时间:2024-07-28

赵秀敏,李青青,石坚韧

(1.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21年是国家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意味着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支持更加完善。在此背景下,学者们从文化创意[1]、休闲养老[2]、共享经济[3]及旅游化[4]等视角对闲置农房再生价值展开研究;通过保护与改造共存[5]、旅游产业引导[6]、技术层面支持[7]等一系列乡建方式有效活化贫弱空间资源。定性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但针对低丘缓坡的乡村微更新研究相对缺少。基于此,本文结合空间句法,以浙江省上虞低丘缓坡地貌的东山村为对象,探索适用于当地村落微小又经济的更新模式,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1 基于村落格局的活化更新定位

相较粗犷的改造模式,微观小尺度的更新更加适用于现代村落的活化,通过经济灵活的手法扭转村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平衡。本文所定义的微更新采用中医循序渐进的方法,用定性及定量方法对出现症状的村落进行宏观评估,以特性提取找准村落的敏感穴位,通过一系列微小的介入方式对局部空间进行针对性“治疗”。

1.1 整体定性评估

东山村属于低丘缓坡型村落,因行政合并共有5个分散的自然村——青山、岭顶、沿山房、蔡家和汪家,沿着“Y”型主干道呈带状分布于狭长的山谷间,丰富变化的地形直接影响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

蔡家和汪家两个自然村聚集于山谷的下游地势平坦段,空间格局相对规整,建筑密度高,房屋沿街巷呈鱼骨状分布。上游段的青山、岭顶、沿山房,受丘陵地形影响,建筑呈点状零散分布于“之”字形主道路及河流两侧,空间结构松散(图1)。

图1 东山村五个自然村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宏观量化评估

本文选取空间句法中视域和轴线两种参数,结合当地现状系统梳理村庄脉络,通过以点入面的形式激活各区域的闲置资源。

1.2.1 集成度解析

集成度表示空间的可达性。东山村全局集成度不高(图2),颜色从中心向两侧逐渐变冷,地势越高,集成度越低。该村只有一条主干道,使其与外部村庄联系性弱,全局整合度偏低。局部集成度与全局集成度呈现出不一样状态,每个自然村附近都有一段集成度最高的区域——村入口通道。与全局集成度叠合分析,整体重合较低,因各村落地势不一且相隔较远,导致整体空间的核心并非局部空间的核心。

图2 东山村量化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2 可理解度解析

可理解度表达局部空间是否可以感知整体。由上文可知局部与全局之间吻合性弱,局部与整体不具备一致性,因而可理解度仅为0.04,说明在分散式村落中,人们不易通过局部区域的感知建立对整体村落空间的认知。

1.3 村落微更新定位

借助空间句法宏观分析东山村空间形态的同时,根据场地调研,结合各自然村特色,发展不同类型产业。沿山房全局和局域集成度相对较高,作为岭顶与青山的交通分流点,吸引着人流的聚集和离散(乡村文化综合体);汪家和蔡家地势平坦,人口基数大,闲置农房少(乡村民俗生态村);青山和岭顶的集成度最低,均拥有丰富的梯田景观;青山(艺术文化村)人口聚集较岭顶(农业文化综合体)略多,服务设施更齐全。

2 “把脉问诊”——沿山房量化分析

基于对东山村的宏观评估,发现沿山房既是整个东山村的中心位置,也是交通的主要分流点,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将其作为核心窗口进行着重打造,以图通过区域带动、以点串线推进周边自然村的联动发展。

2.1 集成度分析

沿山房的全局集成度值在0.33~0.92之间,从图3可以看出,集成度的核心也是局部集成度活跃区,可达性比较高,周边空旷的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成为村民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全局集成度中Rn>0.7的轴线分布于主道路附近,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可重点打造。地势较高的巷道颜色较冷,农房建筑多数已无人居住,后期需要加强梳理。

2.2 可理解度分析

通过计算东山村局域与全域集成度之间的变量关系,得出可理解度值为0.62,并不高,但相较于整个东山村而言则不低,游客基本可以通过局部建立对整体空间的理解;主道路处的轴线数量偏少,无法与边缘化的建筑产生较多联系,地势较高处以羊肠小道为主,因此在闲置农房整改中,需提高空间可辨识度,完善局部区域的交通流线。

2.3 选择度分析

选择度表示空间穿行的可能性,选择度越高,颜色越暖,吸引车辆穿行的内在潜力越高。从图3可以看出选择度较高仍是主干道轴线,与全局集成度高度重合,交通穿行潜力大。作为沿山房、青山、岭顶的必经之路,既可串联周边交通网络,又是村民活动的聚集地。

2.4 视域整合度分析

视域整合度颜色越暖,空间越容易被感知。由图3可见视域数值最高处位于三岔路口,视域开阔、空间开敞,公交站点增加了村民的驻留,但因设施老旧,未能合理开发空间潜能;易被发现的老年活动室区域紧随其后,附近的黄色区域均是开敞型空间,但因杂草丛生、房屋破败造成空间浪费;西北部区域因具有高差且无集聚的大空间而具有内向性,与周边形成强烈反差,须重新进行调整与规划,以提升对整体的认知。

2.5 “因症施治”——沿山房病症表现形式

通过参数化轴线模型分析,发现村落空间结构的不足之处为:

1)腠理阻滞——村民异地新建住宅,破坏村落空间肌理,降低区域的可理解度。村内多条巷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环,使整合度及视域都过低。

2)阴阳失衡——村落活跃度最高的公共区域虽兼具多种功能,但功能较弱,建筑间高墙耸立造成联系性较弱,降低对村落整体的感知。

3)腧穴老化——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当地业态极其缺失,活力严重不足。

3 沿山房活化路径

3.1 “腠理疏通”:基于村落空间肌理,串联路径更新立面

结合集成度、选择度以及现场调研的实际情况,在交通方面,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在不破坏主道路肌理的前提下,加强内向性空间的可达性,确保内部道路的通畅;在建筑方面,以微介入形式修复坍塌的闲置民居并对功能空缺区进行必要的填补。

3.1.1 梳理空间动线,丰富交通系统

1)合理重构内外流线

从上文分析可知,远离主干道区的可达性低,连接度差,多为尽端式空间,在保证道路通畅的情况下,拓宽过于狭窄的小道,打通尽端式道路,完善路面不完整的车行道路,合理分级车行道和人行道,通过串联环线与支线提升边缘建筑的可达性。

2)增设复合型停车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车辆会大量涌入,而区域内没有空旷场地容纳车辆的停靠,因此根据量化分析结果及现场用地情况,在沿山房两个组团区域设置相应数量的停车场,既方便村民及游客使用,也不破坏村落空间形态。

3.1.2 梳理建筑状态,整治界面环境

现有村落内的建筑外立面良莠不齐,依据对现存建筑的调研分3种情况进行整治。

1)结合原始风格治理建筑界面 主干道沿途建筑保存度较高,此类建筑须控制其风格,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及材料,保持和谐的建筑风貌,在尊重原有建筑及院落的空间关系基础上,采取外墙翻新或表面贴皮的形式进行治理。

2)结合原始特色更新建筑界面 尽端式道路连接的多是保存度高的老式民居,仍保留着夯土墙的特色肌理及木结构工艺,可改造中尽可能地保留,强化乡土气息,延续场所精神,优化、更新空间功能,提高使用舒适性。

3)结合原始空间重建建筑界面 对于那些年久失修、濒临坍塌且在空间界面上影响其水平连续性的建筑,可适当拆除,重新建造融于当地环境的建筑,修复村落肌理。

3.2 “阴阳调和”:基于低丘缓坡地形,整合分散空间节点

空间节点是村民和游客体验村落空间的重要场所,沿山房村虽有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观,但只有一个设施相对完善的空间节点,需对村落空间节点进行针灸式梳理和整治,加强村落连续性,刺激内在发展潜力,满足主客共享。

集成度、选择度、视域等最高的老年活动中心,需合理设计内部空间,加强配套设施以增强吸引力;关联度低且缺少公共空间的西北部建筑组团,需合理设置绿地,形成景观标志,丰富村落空间体验;在人流集散的主入口区,打造开敞的临水平台,与远山形成对景;打造内部节点串联散点建筑,同时设计环形观景步道,加强建筑群体的联系,形成湖景与村庄相映的景观轴线。

3.3 “腧穴活化”:基于贫弱空间资源,补齐设施活化业态

“造血”功能的植入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路径。依据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的不同,以主干道为界将南北区块进行不同主题打造。

西北部组团体量小,作为区域公共文化交流的窗口与谢安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功能置换挖掘地块文化价值,以书画为主题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弘扬传统文化。东南部组团体量较大,可置入精品民宿、茶吧、文创精品店等功能,实现当地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4 结 语

乡村具有城市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之本,面对大规模的存量资源,基于“微更新”循序渐进,以点入面的形式,需从多个视角与维度思考现代生活与传统模式在同一空间载体中的共存。本文在宏观评估低丘缓坡分散式东山村基础上,以其中一个自然村为例,针对一系列问题,构建一套适合当地可持续性、经济性、灵活性的更新模式,为存量资源再利用提供新思路。但各地乡村情况各异,须因地制宜、因症施治才能切实解决乡村内在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