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焦点解决模式在医学观察隔离人员中的应用*

时间:2024-07-28

陈伟雯,卓一南,郝彪,王志业,高小红,许锦荣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广东湛江 52400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发生期间部分居民需要进行医学观察隔离,这会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1]。有研究发现隔离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2],因此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为出现心理问题的隔离人员提供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焦点解决心理干预具有目的明确、省时、高效、操作性强的特征,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有广泛的应用[3]。焦点解决模式包括问题描述、目标建立、例外探查、及时反馈及进步评价5个部分。焦点解决模式关注的是问题,而不是问题发生原因,可以更快解决问题,操作性强,适合疫情时期隔离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的普及和开展[4]。为了解后疫情时代接受医学隔离观察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随机选取在湛江市4个隔离点接受隔离观察的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及探讨以焦点解决的心理干预对隔离人员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KT2022-031-01)。2022年8月5—22日,在湛江市4个隔离点随机选取正在进行隔离的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时均知情同意,且依从性较好,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无障碍,无重大内科疾病史和精神疾病史。对纳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在集中隔离第3天,由专业的心理医师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学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线上调查的形式向隔离点隔离人员及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53份,回收问卷25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隔离人员中男139名(65.9%),女72名(34.1%),平均年龄(40±12.129)岁。工作人员中男36名(85.7%),女6名(14.3%),平均年龄(39.29±13.722)岁。

1.2 研究工具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ISI量表对211名隔离人员和42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PHQ-9由9个条目组成,总分0~27分。分值越高,抑郁状态越明显。GAD-7由 7个项目组成,总分0~21分。分值越高,焦虑状态越明显[5]。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用来评估失眠的严重程度,得分越高提示失眠程度越重[6]。

1.3 干预方法 通过PHQ-9、GAD-7及ISI量表筛查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35名隔离人员,以自愿为原则对其进行线上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师经过专业临床受训,具有3年临床工作经验资质。方法采用以焦点解决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干预内容:(1)问题描述,引导隔离人员讲述其对现状的内心感受及确定问题。(2)目标建立,根据隔离人员现阶段期望,帮助其制定目标,并辅助其接近目标。(3)例外探查,让隔离人员明确积极配合治疗对预后的意义,对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的人员,鼓励其回忆以往是否有类似情绪出现,当时是如何调整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然后与现阶段的情况结合,制订相应的措施。可以积极引导,使其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4)及时反馈,根据隔离人员自身优势,肯定其作出的努力,并给予鼓励和赞美,提高其实现目标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5)进步评价,对隔离人员取得的目标成果进行鼓励,辅助其了解自身情况,并制定出下一个要实现的目标。由于隔离人员实际隔离时间不固定,干预频率需结合隔离人员实际隔离时间情况而定。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用例(%)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心理状况 共入组医学观察隔离人员211名,PHQ-9筛查有抑郁症状者18.5%、GAD-7有焦虑症状者12.3%,ISI量表失眠情况者22.3%,见表1。医学观察隔离人员的失眠情况和焦虑状况在性别上比较,女性比男性在此两项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医学观察隔离人员的失眠情况、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心理状况严重程度 例(%)

表2 不同性别的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分

表3 不同年龄段的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分

2.2 隔离点工作人员心理状况 本研究共入组隔离点工作人员42名,PHQ-9筛查有抑郁症状者33.3%、GAD-7有焦虑症状者9.5%,ISI量表失眠情况者52.4%,见表4。

表4 工作人员心理状况严重程度 例(%)

工作人员的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在此两项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分

工作人员的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失眠情况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处于26~35岁的睡眠状况最差(9.83±6.506),年龄>55岁睡眠状况次之(7.80±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分

2.3 医学观察隔离人员与隔离点工作人员心理状况 医学观察隔离人员与隔离点工作人员两组人员的PHQ-9、GAD-7及ISI总分得分,两组人员在睡眠状况和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医学观察隔离人员与工作人员抑郁-焦虑-失眠状况比较 分

2.4 以焦点解决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对医学观察隔离人员效果情况 在进行焦点解决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后及隔离即将结束时,对被干预人员进行PHQ-9、GAD-7及ISI量表的评估并发现隔离人员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有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上没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8。

表8 以焦点解决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对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干预情况 分

3 讨论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公众产生一定影响,如社会心理应激,会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本研究发现不管是隔离人员还是工作人员,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问题。这与前人研究[7]结论相同,隔离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由于对感染的担心、害怕、不良认知、环境等因素,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另有研究[8-9]指出35.2%隔离人员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并希望有心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干预等。但本研究的结论中隔离人员不良心理反应是低于以往文献[10-12]报道的比例。这可能是因为疫情情况不同、调查对象不同、隔离环境存在差别等因素导致。

本研究另外还发现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女性比男性心理状况更易波动,符合以往相关的研究[2]结论。医学观察隔离人员的睡眠情况、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政策等更加熟悉、对防控更有经验和信心。工作人员的焦虑状况及抑郁状况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睡眠情况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员比较,睡眠状况和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有可能是因为隔离点工作任务繁多,需要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压力,故出现睡眠状况差和情绪低落的情况。这提示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隔离工作人员心理问题,包括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合理轮班等。另外,女性工作人员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理解,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缓解她们的不良情绪。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关注问题解决的后现代短程心理干预模式[13-14],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应对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程度[15]。本研究通过为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提供焦点解决模式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了解和调整心理状况,有效缓解心理问题。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样本量较少;二是调查的影响因素不多,未能将一般状况和其他心理因素纳入研究,需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后疫情时代部分隔离人员及工作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性、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心理状况问题。以焦点解决为主导的心理干预对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干预有显著效果。要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由于医学隔离出现作息颠倒以及饮食不规律等不良行为,倡导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通过良好社会支持强化心理免疫,维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当出现负面情绪时,积极面对,通过合理宣泄方式予以消除。需要给予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

利益相关声明:本研究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陈伟雯撰写论文;卓一南、高小红分析数据;郝彪、王志业收集数据;许锦荣指导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