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忆雨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山东 济南 250200)
跨界混搭风席卷了整个时尚界,从设计到品牌、企业到卖场,舞台服装设计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现如今,各种艺术文化特色在新时代大舞台上争奇斗艳,同时,面料二次再造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也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舞台服装设计属于服装设计范畴,可以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表现方式中落实设计理念,呈现舞台人物形象和服装设计,落实艺术场景,体现美感元素,真实展现交叉艺术的魅力[1]。此外,面料属于基础部分,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面料实施二次创新,最大限度地丰富舞台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满足绿色和循环发展需求,迎合大众审美。只有触发新的消费动机,建立永恒的经典,才可体现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找到植根于中华文化精神的设计语汇[2]。
舞台服装设计属于舞台艺术创作和服装创意设计,不仅展现了舞台艺术,还实现了对服装面料的创新。舞台服装设计在舞台艺术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结合实际,对舞台人物进行合理的包装和塑造。中国传统舞台服装的色彩饱和度高,造型大胆夸张,具有很强的灵动性。服装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造型风格具有较大影响。从本质上看,我国古代舞台服装设计更加倾向的是文化的沉淀,同时还要融入国际化思维理念[3],给予观众全新的观赏效果,并在元素的拓展中保持服装的时尚感,提高创新性。
面料再造可以改变材料的原生形态,向传统材料注入全新的时代内涵和风貌。(1)功能性原则。在保证服装实穿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不同人群和不同场合,根据舞台设计要求,制定相宜的舞台服饰,例如在夏季可以选择一些质地柔软、透气性良好的材质进行设计,冬季则以御寒为主。舞台服装设计更倾向于面料的光泽感和垂感,要与舞台的灯光相互映衬,充分体现其功能性,增加艺术审美情趣。(2)艺术性原则。在实施舞台服装面料二次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有效设计艺术造型,以呈现更好的展示效果,提升穿着者的气质,兼顾特色性,保持层次感[4]。(3)协调性原则。图案造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即面料设计,需根据舞台视觉效果,对服装面料进行整合,展现艺术特色,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
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立体化的方式增强思维审视效果。舞台服装设计属于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人员需在实践过程中将立体空间造型合理融入舞台服装结构设计中,理清两者的逻辑关系,赋予服装不一样的艺术风格,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展现“流动的雕塑”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需展现出立体空间造型和舞台服装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激发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还可以使其在全新的思维理念中重新审视审美艺术的魅力,满足大众的真实体验需求,展现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例如时尚潮流、舒适程度、色彩、面料等。形式美法则具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律,在落实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在分析服装设计和舞台服装设计共性的同时,融入艺术形态构成的个性要求,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美学特征的统一界定;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舞台角色的形象、角色的服装、角色的形态、角色的装饰节奏、角色的韵律等进行整体的打造和二次优化。在舞台服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将舞台服装设计和内在品质相结合,考虑服装的实用性价值和穿着环境。对于细麻纱、绸缎等变化不大的面料,要想表现出形式美,可以通过褶皱、剪裁等方式完成设计,展现立体化效果[5];对于蕾丝这样的布料,需要适当进行改造,避免破坏原本的美感,影响自身的风格和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服装面料进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面料变形设计、面料破坏设计、附加装饰设计等以及刺绣、镂空、剪切等方式,都是以表现形式为基础,将服装的功能和价值表现出来。面料再造,即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根据不同面料的材质,可以选择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对面料实施改造和优化,改变面料的质感与外部形态,展现新的视觉效果和风格。面料制作工艺和制作特点需符合面料本身的性质与特点,最大限度地展现不一样的建设效果,例如对牛仔布料和棉布料进行切割后,会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舞台服装面料所涉及的领域不同,包括衣着用、装饰用、工业用。一般情况下,柔软织物面料的质地轻盈且垂感较好,给人一种丝滑的触感,不仅展现了服装的轮廓感,还表现了线条的清晰感与体积感。对于一些厚重感较强的面料,要通过稳定的造型进行表达。纱织型面料主要是为了呈现自身的通透性,不仅神秘,还可以达到优雅的艺术效果。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舞台服装面料也要在创新中优化舞台服装设计,让其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服装面料的种类开始趋于多元化,塑料、金属、木板等都可以成为舞台服装设计的材料。舞台服装设计与一般的服装设计存在一定的区别[6]。在舞台服装面料再造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添加材料。舞台服装面料再造通常构建了非理性表象,给大众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拼贴、叠加、贴布绣等方式更多呈现了立体感,不仅设计较为新颖,还可以将体积感和重量感表现出来,给予大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首先,设计人员采用不同色调、不同质感的面料或装饰品进行拼接时,主要是为了丰富内涵,形成有效的质感对比;表现不同的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增强立体感,提高吸引力;突出材料的性能,将面料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敏锐地把握服装材料各异的特征,了解不同面料的性能,针对不同的面料结构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将面料的主要价值表达出来。例如,对于原色布就可以用剪刀代替画笔,根据面料的颜色、肌理、材质触感等,合理选择应使用的手法。剪、撕、粘等创新过程可以具备特色,也可以具有抽象型;可以具有笔墨效果,也可以表现层次感和浮雕感。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可以给大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在舞台服装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反复叠加一种或多种元素,最大限度地呈现层次感,展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可同时运用加法与减法,将两者综合运用于实践中。在使用增型处理方法时,设计人员可以将堆叠、刺绣、贴布等工艺手法融入其中,贴布、珠片、铆钉等复合材料的缀饰可以充分体现服装的立体感(图1)。
图1 增型处理方法
最后,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需要,对面料进行合理裁剪,贴在舞台服装上,做好细节工作,呈现出立体化发展趋势。
首先,设计人员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合理破坏舞台服装面料,使面料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但同时要保持规整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将服装的功能性放在首位,按照不同季节、场合和环境设计服装,表达出简洁和含蓄之美,使服装呈现出不完整、不规则或参差不齐的效果,可以创新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同时提高服装的艺术审美价值。例如,在《盛宴·潮牛》时装展上,任柏朝先生身着限量款牛仔时装,系列服装提取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增加了舞台的高级感[7]。
其次,在面料再造过程中,褶裥是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表现方式。运用减型处理方法时,设计人员要先确定服装的特定风格,然后在原有基础上,完成有效的重组。
最后,设计人员可以利用雕刻机或激光切割机去除局部面料,另外加上一些文字或者图案等,呈现出强烈的虚实对比效果,增强艺术表现力,增添不一样的韵味。该服装在舞台上呈现时,具有一种朦胧感和神秘韵味,既追求复杂的华丽之美,还追求简约、典雅的朴素之美。
首先,在设计舞台服装时,设计人员要按照纱向进行扭转,转变原本的纹路。在对面料形态进行变形处理过程中,设计人员采取折叠、系扎、轧花、抽褶等手法形成新的纹路,使之在流动效果中不失规则感,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纹理,动静结合,相承有序,突出舞台服装材料闪亮华丽的特性。
其次,设计人员可以按照面料的厚度和工艺特点进行合理统筹规划,利用熨斗等做好挤压处理,将增型处理、减型处理和变形处理等相结合,丰富服装整体视觉效果,增强服装的观赏性,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纤维或其他生物材料制成不同的形状或图形,采用编织、钩编、穿插等方法,通过手工涂画与染色等满足消费者对服饰的不同需求,此外,还可以在创新过程中,让服装面料呈现出三维的视觉效果,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例如,Jean Paul Gaultier将金黄色等贴布袖片以立体的形式装点在袖肩部位置,充分体现了立体感,同时兼具实穿性,符合现代时尚潮流和审美趋向。2020年,Central Saint Martins将牛仔面料与红色、粉色、白色等色彩的蕾丝面料和针织相结合,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个性和优雅。
面料再造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较多,设计人员要先了解基本的特征,才可以在服装面料再造中合理分析艺术形式,找到合适的创新实践方法,在全新的舞台服装设计中,传达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内涵,通过转换设计路径,提高服装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提高品牌影响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