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中小型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时间:2024-07-28

陈欣兰,王 华,刘泽江,余 乐,徐欣晨,袁 成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互联网+”模式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提升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近年来,“互联网+”模式在纺织业中应用广泛,许多纺织企业依靠互联网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随着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纺织行业工资涨幅超过15%,加上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或“再工业化”活动的开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将更多矛头指向中国,对我国纺织品频频实施贸易制裁,纺织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1 中小型纺织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型纺织企业发展时间较长,数目较多,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在多年的发展下,传统纺织企业难以维持生存空间,在宏观、微观条件的影响下不得不采取变革。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小型纺织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以外销为主,易受时事冲击

在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削弱了我国的出口,对于纺织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几乎占行业全部出口的1/3,这对纺织行业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许多纺织公司的出口销售额也达到了历史新低,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调查的企业中,有多家主做外销,产品出口欧美国家,又有一部分企业销售地区以美国为主。有企业表示考虑扩大内销,但内销存在库存压力大、交货期紧等问题,成为企业扩大内销的阻碍。近年来,国际事故频发,先是中美贸易战(中美从2018年便开始显现贸易战的苗头,其间美国对合计2 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10%,而2019年5月,中美贸易战况再度升级,于北京时间8日20点45分开始,对2 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国内出口型产业都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国内的一些国营企业,影响可能会稍小,国家会承担关税、资助补助金。但是,这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终是一劫,导致国外订单量锐减。后来,国内疫情爆发,多地封城,导致线下商业锐减,也使企业的国内订单量锐减,营业额难以保证,一些小微企业在接连的冲击下生存困难。

1.2 线下销售受阻,线上销售崛起

在调查过程中,某纺织企业A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如今时事的影响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线下的销售受到极大影响,展会很难举办,商品也难以打造知名度。反观线上销售,则是强势崛起,在互联网的联接下,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企业的产品可以有更多、更广的受众。如今的A公司,在如此大好的前景下,线上只有一个简单的公司网页、一些简单的介绍,没有销售的渠道,也没有产品的介绍,因此,其在互联网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销量意味着生命,销售渠道就意味着输送血液的筋脉。线上销售的崛起是一种趋势,尤其是疫情过后,全民复工复产,线上网销迎来了一个高潮。在服装行业,AR技术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线上购物。B公司负责人同样表示要以产品“宣传为主,销售为辅”的经营模式进行线上销售,还可以依靠网络宣传带动线下销售。他们希望能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交易。作为商品最终购买者的终端客户,对于产品付出的金钱远高于经销商,如果客户都是最终购买者,那么企业将会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许多企业意在达成用App来管理产品的生产,实现在手机、平板等终端实时查看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等信息,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节省时间。

1.3 相关人才缺乏,品牌效应低

纺织行业高级技工的缺乏是常态,然而,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追求成为主流,这就对设计人员有了较高要求。纺织公司不只是生产纺织产品,还有更多适应市场和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层出不穷的产品款式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优秀的设计人才对吸引消费者眼球有着重要作用。除了设计人才,销售人才以及法律维权的相关人才也较为缺乏。尤其是销售人才,是纺织企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制定营销策略,能在市场上抢夺先机,占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吸收大量的市场资金,让公司更快地运转、资金更快地流通。某公司管理人员反映:“在本地,各大纺织公司的版权意识薄弱,抄袭印花图案设计的情况层出不穷,且难以监管、惩罚,愈演愈烈,所以应该招聘懂法的人才,维护知识产权,用法律约束市场行为,杜绝抄袭现象,让纺织产业更公平、健康地发展。”说到知识产权,与之相关的还有品牌效应,没有品牌的市场是无力的竞争。在我国纺织行业枝繁叶茂的景象下,人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整体的繁荣和极少数的名牌,中小型企业在其中占了大多数,可品牌效应加起来还不如个别名牌。由此可见,打造企业品牌十分重要。

1.4 生产要素成本高,资金压力大

在中美贸易战中,除了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外,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制约也十分明显,提高了关税。纺织公司需要进口的机械设备、零配件等成本都大幅增加,对公司的资金流转造成不小的影响,也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困境,一些公司的转型之路一度被拦截。

除此之外,我国纺织工人工资的增长也成为企业一大压力。有的公司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解决行业产能过剩、库存量过大的问题,对车间人员和机床的配比进行了调整,卖掉了一批多余的机器,采取智能化操作,一个员工就能同时控制几台机器,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精简了人员配置。也正是提前完成了这样的转型,公司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产量得以保证。

2 互联网为纺织企业带来的机会

2.1 “互联网+社群”打造交互式体验售卖

在互联网时代,自然而然地可以想象到将纺织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就是在销售渠道或者销售方式上下功夫。在以往,纺织业的发展是在线下,实体经济的壮大带动纺织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线上购物,于是便诞生了“直播带货”这一新兴产业,即通过对于产品的线上体验式宣传,促进消费。

2.2 “互联网+智能制造”打造低成本、高收益制造模式

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已经远高于东南亚和非洲各国,2014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就已经是越南的3倍。德勤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在2005—2015年的10年间上涨了5倍,而全球经济研究和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仅比美国低4%,远高于印度。但是,中美两国之间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差悬殊,美国的生产力比中国高80%~90%。在“互联网+”时代,纺织服装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转变观念,加强智能制造设备的投入与引进,逐步推进纺织服装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柔性供应链。此外,纺织服装企业应集成创新现有的针织CAD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高档数控机床、高端印花机等,通过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机器互联、人机互联、人人互联、工厂互联,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例如,申洲国际目前的大部分生产都是依托网络进行,利用自动化裁床、可视化看板等,充分实现精益化生产。

2.3 “互联网+个性化制造”为客户提供专属的个性化服饰体验

随着人们对服饰的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DIY专属设计。服装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大规模定制,实现生产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转变,可以通过以下演进方式完成:(1)在单个业务领域开展小规模定制服务,推出App、开设线下体验店,发挥现有品牌优势,引导顾客尝试定制服务,初步探索建立个性化定制服务条件(D2C2M),即设计师与消费者与生产工厂对接模式;(2)拓展定制化服务的业务领域,逐渐改变大规模生产标准化服装的模式,通过App、电商平台、企业智能化系统及流程实现在线服务,提供多种服装个性化服务;(3)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生产线、个性化定制平台,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装,使服装生产制造企业完全转变为服务制造企业。

2.4 “互联网+协同创新”打造强有力的设计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各单位主体之间的交流变得更方便,纺织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邀请业内外相关专业人士为纺织业发展的创新提供建议,这对于纺织业的整体发展是良好的、积极的。同时,可以打造服装信息咨询平台,构建面料、物流、营销等供应商和第三方企业信息交流中心,推动技术和流程创新,打造纺织服装发布平台,连接纺织服装类高校、科研机构与纺织服装企业,采用会员制方式搭建内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如新型面料)的转移,推进创新资源的成果化(如智能服装),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

3 “互联网+”时代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3.1 设备的升级:“互联网+设备”

科技纺织是智能制造的趋势,科技纺织就是要提升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就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将车间机器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车间的协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品质。例如,在纺纱生产环节,可以建立数字化纺纱车间,配置智能物流输送系统,利用小车和机器人的自动化完成物流、码垛和打包工作,减少用工人数,提升劳动生产率。

提升纺织业装备水平,加速技术创新,是传统纺织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推广信息技术,把企业信息化与技术装备更新相结合,实现纺织关键设备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控,使设备参数调整也更加便捷,让企业的生产方式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突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

3.2 纺织企业内部、外部人才的培养

3.2.1 内部

纺织企业内部要从建立相对完善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及激励机制着手,培养一批面向生产基层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打造企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加速智能制造技术进步、提升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互联网+”的创新概念和思维引入纺织行业,深刻改革纺织行业的传统模式,关键是将这些创新思维与纺织服装行业相结合,使得“互联网+”的创新概念和思维更好地服务于纺织服装行业,提高行业研发能力。

3.2.2 外部

人才是每个企业都想争夺的资源,企业想要发展、走得更高更远,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的血液,为企业提供能量、活力,高校则是人才的第一来源。因此,企业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加强与当地高校的合作,积极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并借助高校的力量,为企业不断输送懂技术、懂行业、懂科技的高级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如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电商纺织复合型人才、外贸纺织复合型人才、纺织机械复合型人才,人才的涌入对企业的转型和升级起着关键作用。

3.2.3 企业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

作为纺织业力量主体的民营纺织企业,其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尤其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现代化、长远发展以及高层管理和技术型人才引进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是外来劳动力,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来源地各异并带有各自的地域特点,而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劳务人员自带的地域文化形成冲突,因此,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所以,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应该借助互联网思维和精神,将高效、公平、快捷、开放、协作、分享引入企业的管理文化,为纺织企业今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4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纺织行业面对电商冲击、生产要素成本增加、人才缺乏等问题,应该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提升行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研发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促进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