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广州中电荔新热电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340)
在火电厂中,锅炉的运行对火力发电的效率有决定性作用,对锅炉运行方案的调整与优化不仅是火力发电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1]。运行实践表明,掌握锅炉燃烧的最佳运行方式和各种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对于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
某电厂1#锅炉型式为亚临界参数,汽包自然循环,四角切圆燃烧,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中间再热摆动燃烧器调温,平衡通风,单炉膛“π”型布置,全钢架全悬吊结构,紧身封闭,炉顶带金属防雨罩,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型号为DG1080/17.4-II6型。
锅炉炉膛采用百叶窗式水平浓淡喷嘴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四角燃烧器喷口中心线分别与炉膛中心的两假想圆相切,1#、3#角反向切小圆,2#、4#角正向切大圆,两假想切圆的直径分别为372 mm和856 mm。每角共装设14层喷嘴:5层煤粉燃烧器(一次风A、B、C、D、E喷口)、5层辅助风(二次风AA、AB、BC、CD、DE喷口)、4层燃烬风(SOFA1、SOFA2、SOFA3、SOFA4喷口)。每层煤粉燃烧器周围配有周界风,在7层辅助风之中配有3层轻油燃烧器,在A、B两层煤粉燃烧器之中配有等离子体点火设备,可实现锅炉的无油启动和低负荷无油稳燃。燃烧器喷嘴为摆动式,燃烧器上组4个燃烬风喷口可上下摆动±20°,中组喷口能上下摆动±30°,下组喷口能上下摆动±30°(安装等离子的A、B层将解列,不参与摆动),燃烧器上、中、下组喷口的摆动由气动执行器带动完成,每角每组燃烧器配1个气动执行器,每角共3个,全炉共12个,为组控。周界风风室和二次风(辅助风)风室的风门的每角每层各1个气动执行器控制,为层控。锅炉设计煤种是山西大同烟煤,校核煤种是山西大同烟煤。
在100%负荷和75%负荷工况下,调整锅炉运行氧量、锅炉配风方式和一次风压,可获得锅炉经济的运行方式。
高负荷燃烧调整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氧量调整试验:分别在1.8%、2.3%、2.9%、3.2%这4个氧量条件下进行试验;
2)配风方式调整试验:分别在常规配风、均匀配风和细腰型配风这3个配风条件下进行试验;
3)一次风压调整试验:分别在热一次风母管压力为7.5 kPa、8.5 kPa、9.5 kPa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75%负荷燃烧调整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氧量调整试验:分别在3%、3.5%、3.8%这3个氧量条件下进行试验;
2)配风方式调整试验:分别在常规配风、均匀配风和细腰型配风这3个配风条件下进行试验;
3)一次风压调整试验:分别在热一次风母管压力为7 kPa、7.8 kPa、8.8 kPa、9.4 kPa进行试验。
运行氧量的调整试验分别在高负荷和中负荷条件下进行。在同一负荷条件下,调整锅炉的运行氧量,研究运行氧量对锅炉燃烧状况的影响[2]。
3.1.1 高负荷工况运行氧量调整试验
高负荷工况变氧量运行试验分别在1.8%、2.3%、2.9%、3.2%这4个氧量下进行。氧量调整试验在习惯配风工况下进行,即一层燃烬风50%开度而其他燃烬风全开,底层二次风全开而其他二次风50%开度,周界风50%开度。另外,氧量代表锅炉二次风配风乃至炉膛整体配风的水平[3],为了减少飞灰炉渣可燃物,尝试在氧量设定值为3.5%且提高运行燃烧器周界风的情况下,观察飞灰炉渣可燃物、脱硝入口NOx浓度等指标的变化。记录这5个试验工况下锅炉运行的主要数据,见表1。
表1 高(工况5/2/3/7/6)、中(工况11/10/9)负荷氧量调整试验结果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
1)运行氧量从1.8%提高到2.9%,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明显下降,氧量提高至2.9%以后,进一步提高运行氧量,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高负荷工况下建议运行氧量控制在2.9%以下;
2)提高运行氧量后,CO浓度明显下降,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减少;
3)提高运行氧量后,排烟热损失明显增加;
4)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2.3%氧量工况的热效率最高为94.375%;
5)在3.5%的运行氧量工况中,同时提高运行煤层周界风开度,即从50%提高到70% ,但飞灰炉渣可燃物并没有明显下降;
6)运行氧量提高到2.9%后,省煤器出口 NOx浓度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高负荷工况下建议运行氧量控制在2.9%以下,最佳运行氧量为2.3%左右,2.3%运行氧量工况的热效率最高为94.375%。
3.1.2 中负荷工况运行氧量调整试验
中负荷工况变氧量运行试验分别在3%、3.5%、3.8% 3个氧量下进行。氧量调整试验在细腰型配风工况下(详见配风调整试验)进行,即一层燃烬风75%开度而其他燃烬风全开,底层二次风全开,AB层二次风80%开度,A层周界风80%开度。记录这3个试验工况下锅炉运行主要数据,见表1。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
1)采用细腰型配风后,3个工况中的飞灰炉渣可燃物均可控制在2.58%以下,3.5%氧量以下工况省煤器出口的NOx浓度也可控制在200 mg/m3以下。可见,细腰型配风在控制飞灰炉渣可燃物的同时,可兼顾控制NOx生成浓度;
2)提高运行氧量后,CO浓度明显下降,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减少;
3)提高运行氧量后,排烟热损失明显增加;
4)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3%运行氧量工况下的热效率最高为94.444%;
综上所述,中负荷工况下建议运行氧量控制在3%左右,3%氧量工况的热效率最高为94.444%。
在同一负荷和运行氧量条件下,调整配风方式进行试验,观察配风调整对NOx生成量、飞灰炉渣可燃物及一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4]配风调整试验在高负荷和中负荷工况下进行。在前面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到控制NOx生成浓度和炉渣可燃物的需求,高负荷配风方式调整试验在常规配风(倒三角)、均匀配风和细腰型配风这3个配风条件下进行。
3.2.1 高负荷配风调整试验
高负荷工况配风调整试验在3%氧量下进行。配风方式调整试验在常规配风、均匀配风和细腰型配风这3个配风条件下进行。记录这3个试验工况下锅炉运行主要数据,见表2。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细腰型配风的炉渣可燃物最低为2.47%,细腰型配风增加了底层二次风量,可以有效降低炉渣可燃物含量,同时不会增加省煤器出口NOx浓度。另外,细腰型配风方式的锅炉热效率最高为94.351%。
表2 高(工况3/6/8)、中(工况4/15)负荷配风调整试验及燃烬风开度调整试验(工况16/17/18)结果
综上所述,结合本锅炉特性,建议采用细腰型配风方式。
3.2.2 中负荷配风调整试验
中负荷工况的配风调整试验在3.5%运行氧量下进行。配风方式调整试验在常规配风和细腰型配风这两个配风条件下进行,另外为了研究燃烬风开度对燃烧影响,进行燃烬风开度分别为100%、80%和60%的试验。记录常规配风和细腰型配风两个试验工况下锅炉运行主要数据,见表2。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其与高负荷配风试验结果相似。细腰型配风的炉渣可燃物含量为2.93%,相对常规配风工况大幅下降。细腰型配风方式的锅炉热效率为94.45%,高于常规型配风。同时细腰型配风的省煤器出口NOx浓度小幅升高,但仍然小于200 mg/m3。
综上所述,中负荷工况也建议采用细腰型配风方式。
记录3个燃烬风开度试验工况下锅炉运行的主要数据,见表2。不同燃烬风开度试验只改变第2至4层燃烬风开度。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燃烬风开度关小,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随之下降,且锅炉热效率提高,但省煤器出口NOx浓度也随之升髙。燃烬风开度从100%关至80%的过程中,省煤器出口NOx浓度只有小幅升高,但锅炉效率可以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建议在中负荷工况可以视省煤器出口NOx的浓度适当关小燃烬风开度。
在同一负荷、运行氧量和配风方式的条件下,调整一次风压力进行试验,观察其对降低能耗、提高电厂的效率[5],以及锅炉燃烧的影响。一次风压力调整试验在高负荷和中负荷工况下进行。高负荷工况下的试验一次风压力设定为7.5 kPa、8.5 kPa、9.5 kPa;中负荷工况下的试验一次风压力设定为7 kPa、7.8 kPa、8.8 kPa、9.4 kPa。
3.3.1 高负荷一次风压调整试验
记录高负荷一次风压调整试验3个工况下锅炉运行的主要数据,见表3。
表3 高(工况24/22/23)、中(工况21/15/19/20)负荷一次风压调整试验结果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一次风压的提高会大幅增加一次风机电流,但是对锅炉燃烧的影响不明显,而降低一次风压力会增加粉管积粉的风险。习惯运行一次风压力8.5 kPa的工况热效率最高为94.355%。
综上所述,建议维持当前一次风压力(8.5 kPa)运行。
3.3.2 中负荷一次风压调整试验
记录中负荷一次风压调整试验4个工况下锅炉运行的主要数据,见表3。
分析试验数据可知,中负荷一次风压力试验与高负荷工况有相似规律。
综上所述,建议维持当前一次风压力(7.8 kPa)运行。
本次锅炉燃烧试验,通过调整锅炉运行氧量、锅炉配风方式和一次风压,得到了相关数据,获得了某电厂1#锅炉经济的运行方式,掌握了锅炉燃烧各种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6],使得锅炉燃烧调整得到优化,锅炉效率得到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