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PBL模式下专业课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以学前教育史课程为例

时间:2024-07-28

张翠云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要求,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应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这一表述,为专业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学前教育史作为一门兼具认识功用和道德功用的课程,在承担着开阔学生视野、启迪智慧、知识传授的任务之外,还能够丰富学生思想,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情感,在价值塑造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基于问题和项目的教育模式(PBL)作为一种有效连接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情感,以及有效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融入、培养德才兼备的幼教师资具有重要意义。

1 什么是PBL

基于问题和项目的教育模式(PBL)起源于1969年的McMaster大学,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首创[1]。20世纪70年代以后,PBL在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当前,其已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其应用早已超出医学和工程领域,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如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工作和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等得到广泛应用[2]。

PBL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发现知识,建构知识,扩展知识,形成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PBL的精髓体现在3个方面: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方法,置学生于具体情境中,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学习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单一化,有利于加强理论和实践间的联系;人和环境互动的学习形式,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交流、组织与创新能力[3]。其典型教学特征为从问题出发,经过小组讨论与协作完成,最后进行结果展示。

2 PBL模式在学前教育史课程中的应用

2.1 以问题为中心,编排与现实相联系的内容模块

中外数千年的学前教育发展史,闪耀着先进思想的光芒,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让未来的教师能获得与教育历史相关的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这些丰富的学前教育史知识将起到连接过去教育与未来教育的桥梁作用,因为教育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谈古论今,即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当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习学前教育史,就是为了指导今天的幼儿教育,解释今天的学前教育问题。

PBL倡导真实的学习过程。基于PBL理念,可打破中外界限,建立立体式的教学内容网,即横向上解决“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教育目的的演进、保育与教育的关系、幼儿园课程理论改革、教学论的变更、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6个大问题,纵向上以中外各个时期教育家对上述问题的论述,筛选、梳理与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教学模块。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课程模块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客观的中外学前教育史学科知识体系,即人类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与演进情况,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教育现象,更有助于学生“借古鉴今”,能更好地采取教育决策和行动,对于学前教育的根本问题,如“幼儿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幼儿教育的课程应走向哪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等能有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2.2 以进程为主线,开展跨学科研究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学前教育的历史问题时,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知识,也需要一定的史料知识,更需要社会学化的研究思维。在PBL理念指引下,该课程应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将更多的课时用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专题研讨。如关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问题,古今中外从综合课程到分科课程再到综合,曲折波动的进程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转换,也折射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儿童观和课程观。就此问题对学生提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断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这样吗?” 让其搜集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分组开展专题研讨,在思辨中形成深度理解。这一研讨主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哲学的发展及其对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变迁的影响,是跨学科的学习。二是课题研究。让学生就某个教育问题(课题)开展深入探究,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并形成研究报告,这过程中可融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是自主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小学》《童蒙须知》等后,让学生再现经典,创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适用于当前教育情境的童蒙教育素材。

基于分析和探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促进了理论和实践间的联系,以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避免了传统的学科单一化。

2.3 以学生为主体,合作研讨教育经典

什么是教育经典?有学者认为,“经典就是人类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极致的典范”[4]。教育经典“在人们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在时间上生命力持久,可以跨越不同的时代,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不衰,在功能上,发挥着价值引导的功能”[5]。学习教育史,必须与教育经典著作的研读紧密结合起来。

PBL课堂中,研读经典是以“个人品读打卡+小组读书报告工作坊”的形式开展。个人方面,开展网络阅读打卡活动,就是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就当天读到的名句名段进行分享,也可以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作答,或是抒发自己读了某个章节之后的感想。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打卡进行点评回复,每周评选打卡精选,激励同学们积极坚持。小组方面,可以设立读书报告工作坊,每周由一组同学为单位担任坊主,负责对当周的阅读书本从作者生平、成书背景、篇章结构、主要思想等方面进行报告分享,并组织同学的互动研讨。

2.4 以过程为依据,实施综合评价

PBL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考核、综合评价,弱化结果考核、纸笔测验。课程评价不再是期末考的“一锤定音”,更多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各个项目作业的完成度,以及合作精神、责任感等;课程评价方式不再单一地采用传统的纸笔测验,代之以项目答辩、读书报告等基于多学科知识基础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对象增设小组作业完成度,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项目任务都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的。

3 PBL模式下学前教育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如何理解人类与教育,如何理解教育专业及其社会功能,如何自我学习等,是学前教育史课程PBL教学的主要目标,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具体如下所示。

3.1 立德:教育情怀

学前教育史课程思政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学生教育情怀的陶冶。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热爱幼教与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怀。教师的职业情怀决定着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决定着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进而直接影响教育质量。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提出“涵养教育情怀”的要求。因为,“教师的教育情怀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精神支撑,决定着教师对教育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育人职业的坚守”[6]。学前教育史课程在涵养师范生教育情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PBL理念指导下的学前教育史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教育思想史,而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古今中外杰出的教育先贤们。他们刻苦钻研、乐学勤勉,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终于成为优秀教师和大学问家。在学习教育家故事、阅读教育经典等活动中,学生“看、听、读、演”,浸润教育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情怀。

首先,坚定职业理想。对教育家生平事迹和思想的学习可帮助学生形成教书育人的家国情怀,增强其从教意愿,并加深其职业理解能力。教育先哲们热爱教育事业,甚至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通过“讲教育家故事”活动,学生学习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注重挖掘其品德行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借鉴意义,赞扬他们爱满天下、诲人不倦、潜心育人、淡泊明志、报效祖国、献身教育的价值取向。例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童年失怙、中年丧妻儿的境遇下,仍不忘教育事业,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又如我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乐育英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这些中外历代优秀教育家的故事,“体验”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可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理想。同时,教育家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发展职业行为,立志成才。

其次,关爱幼儿,用心从教。教育先哲们不仅深爱教育事业,还深爱幼儿,用心研究幼儿,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例如,陈鹤琴为了实现幼儿教育的科学化,以自己的儿子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幼儿心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教学实践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幼儿教师的责任,激发其关爱幼儿、尊重幼儿的情感,从而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实现情感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有效实施课程思政。

最后,形成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通过“讲教育家故事”活动,学习教育家典型事迹,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读书方法、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提升理论水平等方面大有裨益。例如,英国思想家洛克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终修为哲学、自然科学、医学、政治、教育的集大成者,其成长过程能够给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启示。又如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不仅论述了童蒙教育思想,还提出了著名的“朱子读书法”。他提出,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切己体察、居敬持志,对我们今天探讨学习方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2 求真:科学精神

学前教育史课程PBL教学在带领学生“求真”、助其树立科学精神的过程,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中。

首先,学前教育史课程PBL教学模式以教育问题为中心编排学习内容模块,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客观的中外学前教育史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中教育思想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许多成功的教育理念、制度、管理和决策,其实是伟大的教育家们基于亲身实践,并经过理性化的思考而形成的关于教育目标与内容方式及其规律的研究成果,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这样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树立科学精神,形成辩证思维。

其次,PBL教学倡导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实践参与等强调具身认知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得以探究相关意识形态因素是如何对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目的发挥影响甚至是决定作用的。这样的学习过程,可培养学生科学家一般的科学精神与研究品格。例如,当前各种教育改革、各种“新”教育理论频出,新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对于这些“新”事物,学生们要像开展课题研究一样通过查找、梳理文献,进行文献综述,收集教育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开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和检验。

3.3 致用:社会责任

“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当前,要“办好学前教育”,实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瓶颈是幼教师资,表现为缺口大,整体素质较低。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为各本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但是据调查,部分在读学前专业师范生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意愿不高[7]。这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

PBL课程实施有助于激励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同时还能助力学生形成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和宽广的教育视野,用以指导自己的职业服务。首先,可运用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在古今中外之间搭起融合的桥梁,促使学生关注时代需要,并通过历史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职业责任感,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为学前教育培养的不是教书匠,因此不能满足于有术而无道的行业学徒式培养,那么就应该给学生以充实的教育史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教师职业和自己的职责,能够以一种连续性的历史眼光,更加清晰地审视当前的教育实践和自身的教师职业活动。其次,要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出世”性地超越教育史本身,形成关于学前教育传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宽广的教育视野;在展示有关人类过去教育实践成败与思想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人类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经验与教训”[8],培养学生敏锐的教育洞察力,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实践。面对现实中遇到的教育问题,如“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学生要能够追本溯源地去回顾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教育家又是如何阐述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了解这些可以避免人云亦云,用历史理性去解决当下问题。

3.4 合作:团队精神

当下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一代加网络新生代,常被标签化为“自私、孤独、迷惘、低头族”。学前教育史课程PBL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在PBL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引者和合作者。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再是“孤独”的学习者。由于项目学习的需要,单打独斗是不可行的,学生们必须组合成团队,并进行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在小组中,学生们共享专业知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研讨、课题、汇报任务。在团队作业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媒介,学生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彼此交流,在分析、讨论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4 结语

学前教育史课程通过系统地传授人类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知识,开阔了学生的教育视野,提升了学生对于教育问题的洞察、领悟能力,且在价值塑造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当前“三全育人”时代背景下,开展PBL教学改革,将专业能力的训练和价值引导要素巧妙地交融在教学内容中,在教书育人方面与思政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教之以事而喻诸德。PBL理念指引下的学前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了多个转变: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书与育人并重;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转变,从知识型课堂转变为能力型课堂;第三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封闭型课堂转变为开放型课堂;第四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灌输型课堂转变为对话型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学生来说,这种教学不仅使其重新审视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意义,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学前教育发展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教育信念与情怀,并在专业思想方面得到了洗礼,将责任心、尊重、爱护幼儿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他专业课程可以应用该教学模式,“教书”与“育人”并重,共同参与学前师范生的德能培育,打开高校“文化育人”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