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三峡大学 科技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人们在言语交流中,有时需要运用一些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情感,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其中为了突出讲话者想要强调的部分,就会经常使用一种句法手段——强调句。强调句是一种修辞,一直备受各派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以及系统功能语法几方面对强调句进行句法语义上的解释。但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已成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It强调句进行分析,解读It强调句的感知凸显过程。
It强调句型结构为: It+ be+强调部分+that who+其他成分。其中It无实际指称意义,只起语法作用。进行强调时把需要强调的部分提前到It is/was之后,其中,强调部分只能是主语、宾语或状语,而不能是谓语动词、定语或表语。例如:
原句:Lily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1) 强调主语
It wasLilywho (that)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2) 强调宾语
It wasPeterwho (that) Lily met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3) 强调地点状语
It wasin the supermarketthat Lily met Peter yesterday.
4) 强调时间状语
It wasyesterdaythat Lily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认知语言学中的凸显理论来源于丹麦心理学家鲁宾提出的“图形-背景理论”, 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或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看上去有完整结构,并引人注意,但与图形相对的背景却是模糊的、抽象的。所以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将图形和背景分离,只注意到了图形而忽略了背景[1]。
Tamly首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随后,Langacker在认知语言学中根据凸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形成了认知语言学中的凸显观:从印象上来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比背景要显眼些,而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凸显,情景围绕着它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2]。 我们交流的话语可以理解为一个特定的语境,具体的话语是图形,其余的则作为背景出现,话语在一定的背景中凸显,这就是凸显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主要通过体验和感知来认识世界,并用语言作为媒介来体现。语言反映了外部的客观世界,认识主体会按照自己的认知模式加以参照,对情景进行“识解”,说话人根据自己的“识解”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3]。Ungerer & Schmid 认为,从人的认知特点来解释语言现象是可行的,有3个研究方向: 凸显观、经验观和注意观。在语言表达中,信息的选择和安排与我们的认知凸显息息相关。凸显观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存在,是认知的结果。在认知凸显的过程中,大脑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凸显的事物,使其成为认知焦点,而感知过程和结果必然受到认知主体视角的影响[4]。在语言结构中,语言所表达信息的选择和安排取决于信息的凸显程度,凸显程度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5]。
在语言表达时,概念结构及其表征以感知为基础。人类的语言符号与其相关联的感知符号共同产生,与模拟器相联系的词语控制模拟构建过程,构建的模拟可以激活相关的词语和句式。这些词语和句式可以使听者产生相似的模拟,从而使听者理解句子的意思。强调句中包含了说话者所要凸显的内容,听话者的注意力会马上被吸引,在听话者过滤信息时,自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强调部分,将听话者带入相同的情境,其余成分则退居为背景,从而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1)强调句的排他性
强调句It is ...that/who...将被强调的内容放置It is和that 之间进行凸显,对谓语动词之外的成分进行强调时一般具有排他性,也就是强调凸显内容的时候对与被强调对象同等级的事物有一种排他性。例如:
It is Mr. Zhang who is my boyfriend.
该句强调Mr. Zhang 的同时排除了Mr. Wang、Mr. Fang 等其他人。同样的道理,It is the very question that deserves careful analysis. 这一句中也是强调the question的时候排除了其他questions。
2)同一强调句的不同感知
同一个强调句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给人不同的感受感知。由于强调内容的不同,同一强调句也给人不同的感受感知。事件(一个认知域)由参与者、背景、事件、地点等特征构成。任何描写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目的对认知域部分的、选择性的描写。It强调句型所传递的信息由焦点和预设构成。be之后that/who之前的是由足够突出的信息构成的焦点。说话者基于不同的认知视角选择和安排信息,可对同一事件作出不同表征,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感知。例如:
Lily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陈述事实无强调)
It wasLilythat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凸显对象:主语Lily)
It wasPeterthat Lily met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凸显对象:宾语Peter)
It wasyesterdaythat Lily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凸显对象:时间状语yesterday)
It wasin the supermarketthat Lily met Peter yesterday.(凸显对象:地点状语in the supermarket)
该事件已经过去,说话者凭借记忆对过去的经验进行表述。在表述过程中,说话者根据个人主观意愿和交际需要对同一事件中多种特征进行意向性内容选择,使所需要强调的部分成为画面中凸显的图形,从而成为焦点信息,给听者不同的感受感知。
在It强调句中,被强调部分就是信息焦点,信息焦点的选择与其凸显度有关,同一信息中产生的凸显不是一成不变的。说话者的认知视角和拥有的语境知识都会影响和改变相同信息的凸显度。对同一个事件的认知有不同的侧面,选择凸显哪个侧面,取决于人们的意向性态度。
1)It强调句中的凸显性
作为一个思想完整的交际话语单位,句子往往是“主语+谓语+其他成分”的结构排列。英语句子里的词序固定对理解句法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句首的位置最重要,自然成为认识的焦点,也是语义凸显的最佳位置。
为了突出结构和句义完整的句子的某一部分,如主语、宾语、状语等,将被强调部分放在“It is/was”后面做表语,剩下的部分放在“that”从句中。例如:
原句:She sold her house last month.
强调句:It was her house that she sold last month.
在这个例子中,原句为一般的陈述句,遵循英语句型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结构,“she”作为有生命意义的主语,处于焦点位置,在客观凸显性的作用下,会首先进入说话者的认知视角。但转化为It强调句型后,由于主观凸显性的作用,说话者认知角度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原句的宾语“her house”被放在了焦点位置,成为了信息焦点。该句型尽管在句法层面没有发生改变,但新的句型结构可以吸引听话者的注意,让听话者的认知发生“焦点”转换来凸显和强调“her house”,弱化其他成分。
2)意向性视角下的It强调句的凸显性分析
在语言交流中,任何语言都有意指,包含着意向性的结构。人的心智以意向性的关指作为关照事物的起点,通过这样的关照,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同世界联系起来。在言语交际中,意向性就是人们的交际意图,即要表达的对某事物的“信念、畏惧、希望、愿望、爱慕、仇恨、厌恶、喜欢、怀疑”等的心理状态[7]。
句子是人们对认知域有目的的选择表征。一个事件伴随着杂乱的、多样化的客观因素,因为人们的主观意向性存在不同,对其进行的表达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同一个事件,人们观察、认知和注意的角度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表达式。我们选择凸显哪个侧面,取决于我们对它赋予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向性。
It 强调句不仅仅是语序调整的句式结构,更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在It强调句式中,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向性态度将焦点信息作为图形部分,其余因素作为背景部分,使得焦点信息得以凸显。强调句通过词序变化,将在语言层面上原本被平均对待的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平衡打破了,事件转述者的意向力所聚焦的事件参与者从整个事件中凸显出来。根据主观意向性的不同,可以从主体、客体、修饰限定等方面来解释强调句的认知凸显。
1)主体凸显。例如:It was Lily that met Peter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由于说话者关注的是动作发出的主体“Lily”,“Lily”也就进入说话者的大脑的认知,形成认知的焦点,构成对主体的凸显。
2)客体凸显。随着事件因素的改变,说话者在构建语言选择信息时,忽略主语的作用,突出宾语在语境的作用,认知焦点发生了转移。例如:It was Peter that Lily met in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 原来的主语“Lily”成了背景参照,突出对宾语“Peter”的强调。
3)修饰凸显。在句子的描述中,通常会用状语来修饰或限定。在同样的场景中,如果说话者关注转移到修饰成分上,句子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认知焦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如:It was in the supermarket that Lily met Peter yesterday. 原来句中表示地点的短语 “in the supermarket”不太重要,但将它转移到焦点位置,就凸显说话者对地点的认知关注。
综上所述,强调句型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体现了说话者的感受感知。在It强调句中,说话者在描述同一情景时,根据自身的感受感知及不同的主观意向性选择,通过词序的变化,将所需强调的部分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凸显焦点,引起听话者的关注,满足人们对于焦点信息的需要,进而进入听话者的意向过程。It强调句充分体现了认知凸显性,也反映了人的意向性在言语表达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