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曹 月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它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目前各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投入了不少的财力,但在观念上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比较浅薄,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也成了形式主义,收到的效果不明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教研组进行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建设及考试形式上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计算机在城镇已基本得到普及,80%的城镇高中毕业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同一班级,教师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使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学、又使基础相对不好的学生能快速赶上。
二是大一新生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譬如计算机发展史,OFFICE办公软件中的 Word、Excel、PowerPoint等,都是中学时老师曾讲授过的内容,于是很多同学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产生了轻视、不在乎的情绪。
显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应贯穿“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等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双主”教学理念,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示练结合,以练为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自己将来能较好地胜任工作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提高学习能力。
2000年 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该院计算机教研组以实际应用为核心构建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包括:(1)文件管理,(2)信息搜索处理,(3)复杂文档的编辑排版,(4)数据处理。如图 1所示:
图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基础差异,每次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高级两部分,同时根据每个专业具体需求不同,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提高或降低难度,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层,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同时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从而激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让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提高。这使所有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选择学习内容,不走弯路,不浪费时间,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渴望,真正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的计算机知识,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
针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生基础各不相同这一情况,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即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了项目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实践一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型教学法。
从现代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确选取工作中的实例,来完成整个教学环节,比如宣传海报的设计排版、自荐信和个人简历的制作、学生成绩的分析处理、产品发布宣传幻灯片制作等,紧紧围绕“工学结合,以工带学”的教学模式。
该教研组教师采用掌握基础知识点为目的,通过实例操作过程讲解理论知识的项目驱动方法进行教学,对每一次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计分,及时解决学生普通存在的问题,对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顺利通过每年 4月中旬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一级考试(重庆考区)考试,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模块化教学。大一上学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部分讲解,主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能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上机操作考试。大一下学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部分讲解,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计算机文化,并能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理论考试。
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教材作保障。合适的教材加上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
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教材无法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需求,知识结构滞后。因此,教材建设任务非常艰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要强调应用性,理论以“够用”为度。按照实训项目的要求去组织教材内容,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去。
在教材建设中,该教研组教师根据需要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在教材内容上引入了 12项案例,不断吸取新的科技成果,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同时以项目驱动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从而体现“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原则,在教材中抓重点,分散难点,突出关键点,做到深入浅出,解决难度“适中”的问题。
该教研组改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传统考试方式,采取了形成性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分为四部分:(1)平时学习表现;(2)每模块的阶段性测试;(3)激励考核;(4)期末综合考试(如表 1所示)。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内容分配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教研活动,统一教案,统一教学进度。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计算机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用人单位已将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等同对待起来,它关系到学生就业时能否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特别是实践环节的教学,需要教师长期实践和摸索,并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与学,使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让用人单位满意。
[1]潘曼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8,(41).
[2]石光.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法多姿多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3]吴文秋.浅谈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语言课程的设置[J].科技资讯,2009,(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