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盛瑾 刘景山 WANG Shengjin LIU Jingshan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发展中常面临诸多问题。以哈尔滨市花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分析街区保存现状与存在问题,探索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旨在保护并重塑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的融合共生,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指城市中保留遗存较丰富,能真实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保存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及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其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过程,承载了人们的众多回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使用价值。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出现历史文化原真性丧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环境恶劣等问题,对其保护与更新的需求愈发迫切。
保护指防止外在因素对保护对象的干扰与损害,确保对象不断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而言,是对包含建筑与基础设施在内的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进行保存与维护,保存街区独特的历史记忆。更新是创造行为,采用不同手法使其重获新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并不局限于对街区的静态保护与修复,而是将历史、现今与未来有效联系,实现动态的更新发展。
哈尔滨市花园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花园街区”)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仍保持城市初建时期住宅区的基本风貌。其中历史建筑均是当年为俄籍中东铁路职工所提供的住宅[2]。哈尔滨市政府于2006年将花园街区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013年将街区内住宅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但片区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自2011年原有居民迁出后,住宅长期处于空置状态,并未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导致街区内历史建筑损毁较为严重,同时街区内遍地荒芜,亟需整治(见图1)。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建中俄联合校园的相关合作协议,新校区选址于空置已久的哈尔滨原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片区,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文物建筑终于迎来保护与更新的良机。
花园街区位于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南侧,邻近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建筑,周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其中住宅区可划分为3个组团,内部包含1栋省级文物保护建筑、2栋特色风貌建筑及52栋不可移动文物,目前仅省级文物保护建筑被改造利用,其他历史建筑仍处于荒置状态。
街区在规划初期整体采用围合式的布局形式,所有建筑沿每个组团周边街道进行布置,使组团内部围合出宽敞开阔的公共绿地和院落,进而形成公共活动空间。现今,街区内历史建筑破损严重,组团内存在加建房屋的情况。但从规划角度看,其整体的空间格局基本保持城市初建时期的历史风貌,仍具备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由于使用主体不同,街区内历史建筑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更新改造,使街区历史风貌受到影响:①原有商户对建筑立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随意破窗开洞、粉饰不协调的色彩或悬挂夸张的广告标牌,严重破坏了原有建筑;②街区内违章搭建现象严重,住户为扩大使用面积,在原有民居周边搭建房屋与仓棚,原有院落空间被占据;③大量历史建筑已出现严重残损,铁皮屋面锈蚀极其严重,承重梁架木构件已大量朽坏,部分构件还存在开裂、断裂现象。个别砖砌墙体存在明显裂痕,墙体底部由于常年日晒雨淋无保护措施,出现较明显的酥碱现象,亟待修复与更新。
1 花园街区现状1a 建筑1b 环境1c 业态1d 沿街立面
花园街区内现存的200余株百年老榆树是街区景观部分的重点保护对象。但由于加建的房屋占据庭院空间,导致古树生存空间拥挤,生长状态较差。在长期荒置后,街区内现已杂草丛生,部分区域堆满了碎砖与杂物,甚至占据了道路。现有道路狭窄且多为土质或杂石,雨雪季节坑洼泥泞,为通行带来极大不便。原有水电设施已老化破损,且电缆等线路多为明线,在空中杂乱搭接,部分线路悬挂于房屋之上或穿插于杂物之间,为建筑带来巨大的火灾隐患,街区的自然环境与景观效果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2011年,哈尔滨市政府启动“哈尔滨·1898”百年俄式建筑群保护与更新项目,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文化社区。为顺应新的改造需求,花园街区内原住居民被陆续迁出,但项目最终并未真正实施,致使花园街区一直处于荒置状态。原住居民的流失不仅使街区丧失活力,而且加剧历史建筑的损毁。现今,花园街区的房屋与院落已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封闭式管理,周围居民无法进入其中,花园街区与城市割裂。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是本土文化珍贵的财富,不应沦为消极空间[3]。基于将花园街区更新为中俄联合大学校区的目标,对街区功能进行调整与更新,并对景观设施进行修复与整治,进而创造良好的街区环境。
在遵循文物建筑修复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花园街区现存问题提出修复措施。在墙体修复方面,需根据各个建筑墙体现状进行分类分级,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修复更新策略。对于历史建筑原有墙体,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修复;对于不具备结构可靠性的墙体可进行替换,尽量与其原始风貌相一致。街区内历史建筑大部分门窗在后期已被使用者更换,但其门窗洞口尺寸基本保持原标准化特征,故应在充分调研和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对原有门窗样式进行复原,还原其历史风貌。在屋顶修复方面,应尽可能使用历史建筑构件,对于不满足结构承载力的构件进行更新,同时保证屋顶的整体风格。在室内修复方面,应着重考虑对原有建筑地面、隔断和天花的原真性保护,并根据重新定义的建筑使用功能进行适应性修复更新。
因多年荒置,花园街区内文物建筑损毁情况严重,当建筑完成修复后,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以激发街区活力并延长历史建筑自身寿命。在改造过程中,既要重视新功能的植入,又要注重原有空间布局,使新旧空间良好地融合,实现合理的空间组织关系。花园街区的原有建筑功能为住宅,多数房屋空间尺度较小且结构不易改变,可根据实际需要改造为工作室、图书室等,主要承担办公、学术讨论、交流报告、存放档案等功能。对于少数面积较大的历史建筑,可设置为图书馆、展览馆等,此类功能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起着宣传与教育作用。其中,展览空间可考虑对市民开放,使其成为花园街区的宣传名片,唤醒集体记忆。同时,考虑到街区的经济效益,可将邻近主要道路的建筑改造为茶室、咖啡室、简餐厅等,满足人们的就餐与娱乐需求。
花园街区内原有历史建筑数量较多,但规模较小,为更好地适应中俄联合大学的建设需求,需在街区内部增设一定数量的新建筑。对于新建建筑的布局、高度、形式、材料和细部等方面需进行合理控制,实现新旧建筑共融。在建筑规划布局上,应延续原有街区的空间肌理,使新建建筑完美融入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建筑高度应符合有关规定,不宜过高。在建筑形式和细部设计上,宜适当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特征。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并非依据原有建筑建造出若干个“复制品”,而应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对历史建筑进行演绎化设计,进而使新建建筑在神韵上与历史建筑相似,而非在外形上取得形似。
在花园街区更新工作前期,宜对街区整体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对场地内百余株百年老榆树予以保留,并清理影响树木生长的杂乱环境,使百年古树与百年建筑呼应相生。针对街区古树品种单一现状,可种植丁香等树种,并增设多层次的绿植与彩色花卉,创造更丰富的视觉效果。街区内遗存的古井、旧路牌、邮筒、壁炉、家具等设施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氛围,可选取高历史价值与高耐久性的设施进行修复利用,形成特色景观小品。同时,合理设置休闲座椅、照明设施等,打造休憩游览空间,使历史文化街区重焕生机。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是渐进的过程,若缺乏公众的参与和反馈,将导致街区本土特征丧失、居民归属感下降等问题[4]。花园街区更新不仅是对物质层面的保护,更是对人们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的延续。在更新工作初期应广泛收集公众的建议,尤其要关注花园街区原住居民与周围居民的需求。政府与专业人员需进行参与引导,通过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可适当建立鼓励机制以激发公众的参与意愿,对于呼声较高的合理建议积极采纳,对不予采纳的建议及时说明,实现良好的互动沟通。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风貌及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既定功能背景展开花园街区的修复更新探索,不仅是建筑与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而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在运用合理的改造方式下,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当代建筑师应采用全面、科学、系统的保护措施,合理解决城市更新的诸多问题,进而使历史文化街区重焕新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