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明辉 程涛 林志鸿 LI Minghui CHENG Tao LIN Zhihong
以广州健康院项目为例,阐述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建筑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策略。依据项目概况与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建筑公共空间整体布局,对建筑室外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使用者功能需求,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设计,统一装修风格,保证空间清晰度,严格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确保设计成果在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同时,具有投入运营使用的优良性能。
公共空间;形态;人性化设计;室内设计
广州健康院项目由广州生物医药、广州市政府等多单位联合开办,是我国科学院首个与地方单位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用于开展细胞学、化学、药物学、药理学方面的科技研究,现阶段,已在干细胞重编程、功能细胞再生、干细胞图谱等领域进行系统布局。为全面落实并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项目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开发、规划中对公共空间形态展开深入设计,致力于为建筑内科研与技术人员提供相对适宜的工作环境。
项目所在地夏季炎热、冬季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21.4℃,气温最高月为7月,平均38.7℃,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2.6℃,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降雨季,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总用地面积约40765m2,项目建成后,将在区域内形成“1个公共服务中心、3个科技研发区、2个高端制造区、3个配套服务功能区”,其中科技研发区将以科技研发与药物实验为中心,通过与国际之间的合作,打造以创新为主体的科研基地;高端制造区位于南北片区的科技研发区,主要功能是为科技研发区提供中试基地,强化孵化功能,不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灵活性;配套服务区包括总功能区、文化区、休闲区(见图1,2)。
1 鸟瞰效果
2 建筑外观
为满足广州健康院项目的空间合理规划需求,根据建筑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室外空间流线设计。针对科研工作者对办公环境的特殊需求,合理设计建筑密度,适当分散建筑,保证不同主体建筑之间留有空隙,使建筑接近自然(见图3)。考虑到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为避免周边环境对科研工作造成影响或干扰,将道路规划与空间布局工作集成,降低交通噪声对建筑发展的制约。为确保交通流线的流畅性,保证项目内外交流与沟通的便捷性,满足科学研究中阶段性成果的交互需求,增设建筑外部停车空间。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外部空间的总平面布局层面入手,分设1条“绿色通道”用于专项资源的流通。在外部路面设计方面,采用高差道路的方式,使建筑外部空间形成立体化分流。改扩建项目中处理新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回避的议题,为确保建筑基于整体层面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在新旧建筑之间设计空中走廊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与大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空间。
3 主体建筑外部环境效果
通过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完成建筑室内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生物学、药物学、医疗保健学研究是广州健康院的主要业务方向,人流、车流较多,建筑使用者以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为主,若设计不合理,会增加工作压力,不利于疏解心理压力。为满足其工作基本需求,将建筑大堂视为城市中心广场,各科室沿走廊分布,体现内部空间规划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使整个建筑井然有序,科技流线、成果流线、洁污流线、技术支持流线泾渭分明。在空间布局上,门厅、走廊等交通空间为来访人员提供易识别的空间特性,实现人性化设计。将分段换乘的空中大堂与电梯厅结合,形成交通顺畅、功能多样的休息交流场所。在室内装饰设计方面,风格注重协调性,强化空间特色。例如,在某些办公性质的功能空间引入自然景观元素,使办公人员在公共空间中感受环境,使公共空间真正成为人们交往、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见图4)。
4 室内空间示意
在内部装饰材料选择方面,既保证有效运作,又充分考虑使用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因素,满足不同群体在空间中的各种需要,将人文精神作为载体,将装饰工程的重点集中于人性化空间环境的塑造。考虑到广州健康院主流科研项目的需求,选择具有防腐蚀、耐火性能的材料,并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科研工作室内布置警示标识。设计与施工完成后,参照II类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装饰工程的质量验收(见表1),以确保设计成果在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同时,具有投入运营使用的基础。
表1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以广州健康院项目建设为例,探讨建筑公共空间形态的人性化开发、设计与综合布置策略。项目通过流线合理的建筑室外空间设计、安全高效的室内空间设计,实现外装饰与内装饰工程设计全方位人性化。设计全流程将使用者需求置于首位,成功打造形态美、功能全、性能佳的科研建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