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平疫结合的社区中心设计与改造要点研究*

时间:2024-07-28

文/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卢芷莹 殷培峰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公共医疗系统压力激增,许多大型公共空间如酒店、体育馆、学校等均在积极地进行替代性护理场地转化,以完善医疗救援系统,为疫情控制作出巨大贡献。在“大流动社会”时代,如何在人口高强度流动性背景下控制传染源,成为防疫攻坚战的难题。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新冠检测假阴性、无症状感染者的辨识问题等加大疫情防控难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体系,是优化未来城市抗疫设计的关键。

在我国现有新冠肺炎救治体系中,传染病医院、普通医院、方舱医院主要服务于确诊患者与核酸检测[1];部分中症、轻症患者会转移到大型公共场馆改造的替代性护理场所;高风险地区返回者通常安置在定点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在疫情严峻时期,无症状返乡者与轻症患者为避免在医院交叉感染,倾向于居家隔离。然而,居家隔离有病情恶化、易传染给家人的风险,且隔离效果随社区管理水平、个人自觉性的不同差异巨大。

社区隔离点是城市防疫的基本单元,社区中心是基层服务的重要单位,应在疫情期间承担更多的防疫职责。若能将社区中心在疫情期间转化为临时隔离点,以社区为单位控制潜在传染源,为居家隔离者提供更安全的隔离条件与核酸检测点,承担部分公共医疗的职能,可更好地实现对当地居民和返乡者的双重保护。因此,本文基于开放建筑体系及其相关案例,分析社区中心的室内外平疫结合设计与改造策略,对未来社区防疫优化提出建议。

1 社区中心平疫结合改造优势

新冠病毒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等特点,给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如果能在社区层面控制游散在居住区与社会的潜在传染源,把控防疫最基本单位——社区范围内的风险与可能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疫情控制与防治。此外,相较大型传染病医院、大型公共场馆改造的替代性护理场所,社区中心在空间、设施、环境上有其独特的优势[2]。

1.1 空间优势

社区中心在疫情发生期间常处于闲置或关闭状态,部分社区中心设有康复室、物资室,有利于形成防御等级较低,并可针对无直接确诊接触史、较高风险地区返乡者的隔离点。社区中心多位于成熟的生活圈内,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部分配备的养老院、学校等大型公共场所在疫情期间封闭,不是民生活动的必须场所,必要时还可作为辅助社区中心改造的隔离点。

1.2 设施优势

社区中心的给水排水、供配电、消防等设施齐全,周边多配备体育锻炼和社区医疗设施,设施韧性较强,可满足基础防疫等级隔离点的设施需求。室内场地一般装修标准较高,无需大规模新建或改善场地,改造施工过程以加装隔断板、通风系统转换等室内作业为主,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小,相较新建同规模传染病医院成本更低。

1.3 环境优势

与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小区相比,社区中心建筑密度相对较小且空间通风性好,可降低感染的可能性。社区中心交通便捷,周边道路交叉口多,流线多样,出入口数量多,社区隔离较居家隔离的防疫条件更优越。社区中心规模通常与其服务社区人口和面积规模相匹配,合理改造后可满足社区防疫需求。

2 社区中心的平疫转化改造实践

社区中心从建设形式上可分为联合建设和独立占地,从建设时间及配套设施水平可分为旧式(2000年前建设)、常规(2000—2010年建设)和新型(2010年后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各类社区中心规模、功能、使用频率、服务对象等差异决定其平疫转化改造方式不尽相同。以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南海区桂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沾化区老县府社区活动中心为例,探讨各类社区中心的快速改造措施。

2.1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

新型社区中心配套设施完善,出入口和流线规划得到改进,多建设于城市新发展片区,环境优越,道路宽阔,人流量适中。在改造过程中,应利用多个出入口和通道明确功能分区,使流线独立不交叉,并根据需求改造周边空地和大型公共场所,同时避免影响联合建设的其他设施。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建于2019年,为联合建设的建筑,共2层,建筑面积约700m2,服务片区在防空疏散、应急避难问题上已有成熟规划,周边建有商圈、居住区、小学、办公楼。在疫情期间可转化的大型公共空间有小学、公园,必要时可封锁海六路邻近社区中心和灯湖小学区域路段,形成较大规模的社区隔离点。

社区中心的2个入口分布于南北两侧,共有2部电梯和2个楼梯。建筑原有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开阔,但流线有交叉。现拟将其改造为集隔离观察、医护办公、核酸检测于一体的社区防疫中心。

1层原为办公区和服务区,改造后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核酸检测区,主要供医护人员与核酸检测者使用,如图1所示。隔离区与核酸检测区通过隔断分隔,医护人员从中部主入口进入后,通过消毒区即可进入清洁的医护办公休息区。半污染区内,医护人员前往污染区与返回清洁区的流线分离,往返路线均设有更衣室,返回的医护人员重新通过消毒区进入清洁区。分区应与医疗消杀流程相结合,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实现对医护人员的保护[3],如图2所示。

图1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1层分区改造

图2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1层流线改造

2层原为服务区和活动区,改造后分为隔离区、医护值班区、污物暂存区和半污染区,如图3所示。北侧的1台电梯与楼梯是医护人员进入的通道,医护人员环绕一周后从另一部电梯返回1层。2层的医护值班室为清洁区,由于与隔离者接触时间更长,医护人员返回1层后仍需通过更衣室与消毒区,避免携带病毒。隔离者从1层南侧入口进入,通过楼梯进入2层隔离区,如图4所示。

图3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2层分区改造

图4 南海区千灯湖党群服务中心2层流线改造

2.2 南海区桂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常规社区中心的配套设施较完善,位于城市老城区和较早发展区域,15min生活圈条件较优越,社区范围内有成熟的应急避难、医疗、紧急疏散规划,虽然道路条件不如新型社区,但公共交通便利,周边有体育馆、小学等大型公共场所,人口密度较大。社区中心主要用于便民服务和活动举办,使用频率高,有稳定的服务群体。在改造过程中,应依托社区紧急救灾避险规划,结合防疫需求,利用社区疫情期间闲置的大型公共场所,形成以社区中心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状发展,覆盖整个社区范围的疫情控制与管理体系。若原社区中心具有重要的便民业务办理服务,且为独立建设、多层建筑并配有多个出入口,可为日常业务和服务办公预留场地,并严格划分隔离区和日常服务区,做好医疗消杀,在满足疫情隔离条件的同时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桂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周边多为居住区,配有市场、学校、公园、医院、车站等公共空间,能在社区范围内满足基本的居住、交通、购物、医疗、教育、娱乐、体育等需求。建筑的南侧为主入口,北侧建有1个次入口,出入口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人群流线的完全分离,需增设入口。建筑内各有1个楼梯和电梯,二者相邻建设。房间沿走道单侧排布,采光和通风较好,但不满足隔离区改造的“三区两通道”原则,需增设隔断划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打通房间形成新的通道。服务中心周边可利用的公共场地有幼儿园、养老院和活动广场,封锁靠近车站与居民区的道路后可形成大规模的社区隔离点。现拟将社区中心改造为具有隔离防疫、医护办公功能的社区防疫中心。

桂园社区1~6层改造如图5所示。1层原为办公室与服务厅,改造后建筑内部东西两侧用临时隔断划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别用于物资存储和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从北侧次入口进入,通过楼梯到达2层的医护办公区;隔离者从南侧主入口进入,通过电梯到达3~6层的隔离区;检测者从西侧的原保安室入口进入,保安室增设暗门与其他房间连接。通过加设临时隔断,使隔离者与检测者的活动区域分离。

图5 南海区桂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改造

由于建筑内交通体较少,且楼梯为三跑,楼梯井较大,难以将楼梯区域完全密闭。楼梯作为医护交通体,划为清洁区可遏制病毒传播。防疫物资应存储在清洁区以避免污染,由于医护人员通过楼梯交通,设施搬运不便,故在1层和6层均设物资存储区以应对防疫需求。从2层起,电梯的东侧设置隔断,将过道分为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楼梯附近过道为清洁通道。电梯密闭性较好,在东侧过道设置隔断,可使西侧形成独立空间形成隔离区,并打通房间形成隔离区的通道,实现医护人员和隔离者通道的分离。隔离者和污物运输共用电梯,均从建筑主入口出入,需在建筑周边设置隔离带,避免与附近居民接触。

在隔离区,每层增设缓冲区用于医护更衣,统一设置在楼层最东侧。医护人员进入需先通过楼梯到达各层清洁通道,进入缓冲区更衣消毒后再进入隔离区。医护人员若要进入核酸检测区,需先从次入口进入,通过楼梯至2层医护办公室,从房间增设的暗门至西侧医护更衣区更衣后搭乘电梯返回1层,通过消毒区后方可进入检测区,并通过原路线返回。

2.3 沾化区老县府社区活动中心

老旧社区预留空间狭小,公共设施不完善,生活设施条件较差,为实现社区在疫情下的快速改造,不仅需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还需对社区内绿化空地、活动区域甚至集中停车区等空间进行综合利用。

老县府社区属于典型的老旧社区,于1999年建成。小区由1个较大的活动公园和围绕公园的多排住宅楼组成,社区中心处在中心位置,连接2个小区,使用频率较低,常用于休闲活动。

社区中心东西两侧设置2个出口,分别为清洁区入口和污染区入口,社区活动室改造为隔离区,医护人员从清洁区入口进入,在半污染区穿上工作服、隔离服、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展开工作;隔离人员从污染区入口进入隔离单元。在该建筑南侧的物业办公室有独立入口,因此仍可保留其原有功能(见图6)。

图6 沾化区老县府社区活动中心改造平面

建造集装箱式隔离点具有建造周期短、投入使用快、可拆卸移动、建造回收成本低、建造地点约束性小等特点,是临时性隔离的较好方式,可随需求增减隔离箱数。仅靠社区中心改造不能完全满足老旧社区的平疫转换需求,需使用外部环境中可利用空间。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社区内暂时未出售的停车位较多,车库及周边场地可改造为隔离区;小区内广场有一片树林,可安置隔离集装箱,形成隔离空间。

社区间的资源共享可提高社区的防疫稳定性,对于老旧社区在疫情下的转型应尽力而为。若原有建筑空间无法满足人员防护要求,其社区只需通过优化其内部设施、管理、流线,加强社区内的疫情防控,其社区层面的隔离防疫工作任务可交由邻近社区代行,即需隔离人员交由邻近社区进行隔离。因为外来人员数量具有不确定性,社区间隔离点间的互补是应对疫情的良策。

3 平疫结合快速转换设计要点

社区中心室内空间改造可引入开放建筑理论,将建筑的结构体(不可变体)与填充体分隔开[4]。保留室内的结构支撑体,改造范围集中在建筑次系统,包括室内隔墙、空调、给排水等[5],填充体可根据使用需求快速改造和功能重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室外空间设计参照临时装配式建筑,其内部空间受预制结构影响较大,空间灵活性差,运用开放建筑理论可产生丰富的空间变化[6],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传染病隔离点的要求和使用者需求进行功能分区。以下按照空间功能布局层级和设施设备层级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和改造要点进行介绍。

3.1 空间功能布局层级

1)根据传染病隔离区改造的“三区两通道”原则,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需有明确划分[7]。医护的清洁通道应与隔离者的污染通道通过临时隔断完全分隔,避免空气流通。

2)隔离区与清洁区应分别设置独立交通体,故建筑内至少应具有2个垂直交通体系,且二者可通过临时隔断与建筑不同的出入口形成不交叉动线,方可满足改造条件。

3)建筑设置多个出入口有利于人员动线分离,避免交叉感染。原则上医护人员、隔离者、核酸检测者应各有单独的出入口,隔离区和检测区均属于污染区,无法和清洁区直接连接,需增设医护人员更衣间或消毒间作为缓冲空间。

4)建筑应在设计阶段融入平疫结合理念,在隔离区房间之间的墙体增设暗门,尤其是房间沿走道单侧排布的布局中,可形成房间之间的新通道(见图7)。

图7 房间改造前后对比

5)医护人员更衣间的区域应按照流线顺序依次划分为连接清洁区的“工作服一次更衣间-防护服二次更衣间-连接污染区”的缓冲间[8]。依照当地防疫等级与场地条件,可分离医护进入隔离区与返回清洁区的路径,并在返回的医护人员更衣室内设置淋浴间,确保洁污分离。

6)室外使用的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应选择在社区内人流量较小、空间相对宽敞的区域建设,必要时可临时占用绿化区域或活动广场,在建造完成后限制人员流动。部分隔离点在不需要时可通过将集装箱拆除搬运的方式,运往其他社区,满足其需求,形成可移动的隔离点,加强社区间的防疫联动性。

3.2 设施设备层级

1)隔离房间内需单独设置卫生间,可采用移动卫生间,集如厕、洗漱、沐浴功能于一体,采用成品定制,平时可作为社区的移动公共厕所使用。

2)房间应预埋排水管线接口,平时封堵,疫情时期可接入设备快速转化为隔离房间。

3)空调通风系统需具有加大排风量形成负压环境的能力,并预留安装空气过滤器的空间。若场地条件满足,应将清洁区布置在自然通风上游位置,让新风气流在自然条件下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

4)给水管应选用防倒灌系统,排水系统应预留污水处理设施接口,疫情期间不可将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道。可考虑预建污水处理池,在对污物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出,污水处理池尾气也应消毒处理后排放。

5)临时隔断采用钢骨架、泡沫板等临时活动板房材料改造,表面使用可防止细菌病毒附着的材料,施工简单,方便后期拆除,并可循环利用。同时使用泡沫阻燃发泡胶进行缝隙填充,形成密闭空间。

6)集装箱通过串联式设计形成平面,建造层数根据需求变化,具有可复制性,建造效率高。

4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共医疗系统压力激增,在后疫情时期,社区将承担更多的防疫责任,在城市社区层面控制潜在传染源,对于城市的防疫布局有重要意义。疫时改造以社区中心为核心,与周边大型公共场所形成隔离片区,充分利用室内与室外空间,贯彻“三区两通道”原则,重新分区和进行动线规划,增设隔断和改造房间,适应性调整配套设施和通风排水处理。在建筑设计之初,应加入平疫结合思想,设置多个出入口与垂直交通体系,房间增设暗门,预埋接口和管道,通风排水体系具备转化为满足医用隔离区要求的条件,有利于短时间、少破坏、高效率地实现疫情期间改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