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即墨古城的复兴

时间:2024-07-28

文/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李楠 弓 箭 林 霄

0 引言

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复建一座“古”城。

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记住祖屋每一块瓦片的残缺,却会忍不住回忆在那片屋檐之下的喜怒哀乐,勾起大众乡愁的是容纳在空间之内的生活图景和情感共鸣。

我们要做的是构建能唤起记忆、启迪未来的生活空间,即在文化回归的语境之下,通过推崇东方美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大众将埋藏深处的文化共鸣和归属感升华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物质生活极大发展之下对构建精神家园的需求和向往。

1 解读即墨

即墨之名,历千年未变,被誉为“千年商都,青岛之源”。

即墨古城原址是即墨南关等14个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拆迁后的一片空地、空地中央的老县衙及老旧民居。如何让这块位于即墨核心区域的城市之源重归文明?如何使其中居民能诗意栖居、有尊严地生活?如何让老城充满活力且有持续发展的希望?

地域的文化、历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需求是指引古城复兴方向的核心要素。为了对古城曾有什么、需要什么、能做什么等进行深入具体的认知,笔者从文化、城市及生活3个方面解读即墨古城。

1.1 从历史遗存到信息记载,解读即墨文化

即墨得名及建城始于春秋战国,为东方大国齐国“五都”之一,是一座军事、经济与商业重镇。

最早修建的即墨城考古遗址位于山东省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项目地是修建于千年之前的隋代“新古城”原址。旧有边界和“丁”字形主街格局尚能看出空间痕迹,仅留存下的建筑实物为省级文保单位即墨县衙及市级文保单位万字会(见图1)。

夹在历史记载与当地人记忆间的古城,仅靠实体遗存无法修复。项目团队翻阅并分析了大量历史资料,寻找出相对具象且确切的信息和图景。县志舆图清晰记载了城关及周边重要公共建筑的名称和位置(见图2);外国友人捐赠的几百张近代老照片和本地画家根据记忆和老人描述绘制的画作提供了具体可信的影像(见图3,4);城内大小牌坊、旧有的街道路名称和村镇社区也都有文字记录;乡里民间的口述、回忆以及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对于旧时生活和场景最具文化价值的补充。

图1 即墨县衙正堂及周边场地原貌

图2 乾隆版即墨县城舆图

图3 东西大街旧景

图4 城墙及城门楼旧景

1.2 从城市发展到场所功能,解读即墨城市

2014年,即墨GDP首次超过千亿;到2015年,已位居福布斯排行榜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5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2016年,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2017年并入青岛市,成为即墨区。

面对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位于旧城中心的项目地块叠加多个身份,面临更多建设要求:它是古城原址,承载城市之源的文脉,历史痕迹虽少犹存,非物质化的历史信息则更丰富,是城市历史文化休闲区的最佳选择;它是城市中心,地块建成后的通行状况足以影响未来的城市交通格局;它是老城棚户区,原住民安置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重中之重。在满足上述需求和功能后,它的地位势必升华,代表青岛后花园的生活品质、地域文化特色和新时代城市的文明生活。

单一的文旅、商业及居住功能都不足以满足上述需求,更不可能成为令即墨人从过去到未来都心有所属、情所独钟的精神家园。

1.3 从生动场景到日常内涵,解读即墨生活

即墨古城要求文化与活力并存,功能与风貌并重。传统民居和城市结构难以简单满足现代化生活要求,导致在快速发展时期,老城逐步衰落,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被千城一面的“现代理念和节奏”替代。时至今日,在文化回归和民族自信的需求之下,老城和传统带来的能量被再度欣赏和重视,生活也从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美好转变为对未来幸福的憧憬。

在此种文化环境中,重生的即墨古城是一个宜商宜居、风貌优美的生活社区,更是古色古香、舒适怡人的休闲园区。防火防盗、人车分流等现代生活的安全需求以及主客分流、雅俗共赏的生活与运营层次要求,都应树立典范,成为容纳及活化即墨、青岛甚至胶东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发扬即墨文化、承载非遗传承以及树立城市文化特色是其最终且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1.4 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解读,项目团队制定了如下设计策略:在历史格局基础上,用经典营城理念建立即墨古城的功能结构,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文物建筑,选择性再现历史信息中的历史人文场景;用古建筑设计手法和风貌元素营建当代生活空间,在传统建筑技艺中融入符合现代要求的建造逻辑,尝试满足现代生活的多种需求;通过后期运营,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现代商业文创理念,构建一座充满生活温度的即墨古城。

2 古城营造

科学技术应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传统得失,而非直接推翻以往传统;同样,传统应留住人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操,而非禁锢提升生活质量的脚步。新的技术、需求与传统的风貌、审美取向应不断融合,在满足彼此需求中相互促进。在即墨古城复兴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城市生活功能与传统建筑体系、空间和技术的契合点,探索将文化性、功能性与大众期许融合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式。

2.1 规划:源自历史与重塑生活

规划构建“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结构和功能分区(见图5,6)。

图5 即墨古城复兴鸟瞰效果

图6 即墨古城复兴规划总平面

2.1.1 一城

从场所形态和空间氛围上构建完整的“古城”概念。根据历史记载,复建能反映古城军事特色的城防体系:城墙、护城河、城外四阁及东南角文昌阁;城外缓冲区域通过景观手法重现历史上的“淮涉八景”,为城市提供文化氛围浓郁的休闲绿地;城墙上的马道开放为健身休闲步道;城墙内部安置满足综合社区的后勤保证及安全服务空间。

为保证城市交通接驳通畅,除文保单位区域,古城地下空间全部开挖,建立完善的车辆通行和停放系统,扩展商业建筑的地下功能空间及居住院落的地下停车空间,在保证古城地上历史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打造舒适方便的现代生活。

2.1.2 两街

两街延续历史传承和营城思维,建立古城内部结构。以东西大街及南大街交汇于县衙前广场的历史格局为基本骨架,串联大部分商业界面。根据详实的历史资料恢复了古城内的标志性景观“牌坊街”,并通过略微扩大牌坊尺度使其满足现代消防交通规范要求。

主要道路将古城划分为4个区域,根据功能和环境氛围命名为修心养生(西北)、老城旧事(东北)、名门大院(西南)及西风儒韵(东南),确立“北俗南贵,东乐西居”生活格局。

2.1.3 十景

根据历史资料,复建城内主要公共建筑10处,使其成为古城主要的文化活动和博展空间。除官署建筑县衙外,还包括文庙、学署、考院及崂山书院等传统儒学建筑;城隍庙、真武庙、万寿宫等传统民俗祭祀的寺庙宗祠;以及近代随着东西文化碰撞、西方宗教文化传播而修建的教堂。

2.1.4 十三坊

在城内占比最大的居住组团被不同级别道路划分为“十三坊”,利用古城内的名人典故、历史事件、曾经的公共建筑及原有街巷名称等素材,对“坊”及坊间街巷进行命名,将历史和文化信息传承下去。居住单元的院落整体肌理参照传统的胶东人家,院落宽大,配合厚重规整的建筑,更显古朴大气、底蕴深厚。

2.2 建筑:地域特色与现代需求

古城建筑按使用功能主要分为公共文化、商业及居住3种类别,而传统风貌表现手法也分为3种不同层次。

2.2.1 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注重传统风貌展示、建筑技艺传承及东方意匠体现。包括牌坊在内的所有文化建筑或构筑物,有条件的基本依照流传下来的影像图纸修葺、复原,辅以造园布景,旨在原汁原味传承我国传统城市文化及生活场景;样式不可考证的则采用同类建筑中早已成为定规的形制及样式和建造惯例,因地制宜推敲设计(见图7~9)。

图7 复原的即墨古城西门(通济门)

图8 县衙门口的牌坊街

图9 即墨财神阁

其中唯一例外者,为古城规划展示馆“学宫•墨园”。学宫的形态风貌追求古韵与现代功能完美结合,以新中式风格全木结构为主体,传统风貌的园林游廊和亭台围绕布置。在业主大力支持之下,设计采用传统的木构架榫卯结构来建造能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宏大空间。主体建筑结构为纯木,整个大殿由12根金柱和12根檐柱支撑,金柱之间跨度9m,金柱与檐柱之间跨度3.3m,通面宽42m,进深15.6m,建筑面积约600m2。主殿木材选用东南亚采购的美国花旗松,最长1根花旗松房梁重达2.7t。室内外装饰构件经过精心设计,门窗按照传统工艺和样式制作,室内采用新中式风格,典雅高贵,以适应未来的展陈和会议功能。全部文化建筑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次对中国传统古建筑技术和文化的全方位实践(见图10,11)。

2.2.2 商业建筑

以满足现代需求、创造充满体验氛围和场景感的文化商业空间为出发点,力求做到文化性与实用性并重、地域性与现代性兼顾。

图10 即墨古城的学宫主立面

图11 即墨古城的学宫室内

在保持整体比例和谐的前提下,放大建筑尺度,以容纳现代商业功能及满足相关消防安全要求;建筑外观呈现我国北方商业建筑特点,细节处体现胶东民居地域特色;建筑材料方面,对石材的运用更丰富,同时适度扩大了商业界面的开窗面积,着重设计了空调出风口的样式和位置,并在山墙上增设展示窗口,更在屋顶设计上考虑空调机位及管道井等建筑设备的安放等实际需求(见图12)。

图12 即墨古城商业街

2.2.3 居住建筑

套型设计着重塑造东方美学院落式宜居生活空间,以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灵魂——院落为生长单元。整体格局上植入现代生活方式,并通过“街巷—庭院—内院”多层次的外部空间序列来提供别致的生活体验与意趣。从意向上再现昔年即墨古城百姓的生活场景,单体建筑在吸取即墨传统民居特色的同时融合了青岛及其周边地区自开埠以来的建筑精华,注重将传统建构方法与现代材料语言相结合(见图13,14)。

2.3 建造:工匠精神与工艺创新

为保证施工品质,项目延请传统建筑施工所需的木雕、砖、泥瓦、石雕、园艺等优秀工匠,并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遴选适宜建筑材料,秉持大国工匠精神,将整个古城建设当作百年大计,甚至是一种创造历史的态度精心营造。

同时,作为设计单位,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及陪伴式服务指导施工及后续设计;规划、建筑、景观整体性把控设计;协调智能化、亮化、导视等专项设计;对接施工团队,现场指导建设进程;配合招商运营团队,指导商家落位,把控装修、店招品质。在项目建设最繁忙的2~3年里,每月保证至少1次巡场,监督施工质量及选材细节,确保实物能充分体现设计初衷,同时,多次配合景观、设备等团队现场联合办公,解决相关问题,亲自前往建筑材料、木雕及石雕产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巨细无遗地控制古城的建设细节。

3 古城活化

图13 即墨古城住宅区

图14 即墨古城住宅中庭

即墨古城充满生活温度,这温度源于人气,火于商业,耀于活动。功能上的综合平衡是保证持久生活的基础。文化建筑作为古城人气“热点”,承担着形象风貌和文化调性塑造的责任。商业建筑作为主要的服务和对外交流空间,使商家和游客都获得满意体验。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城外 就地安置。古城项目正式启动前就已规划建设的拆迁安置楼,是当年保障古城搬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并未走远,会成为古城的首批光顾者和宣传员,会成为温暖古城的第一股热度,这是所有人所乐见的复兴方式。

2)城内 配置了约75000m2住宅建筑,共计259户,预计古城内常住居民约800人。城内住宅的品质及东方田园的生活方式,对即墨出身的事业有成者具有绝对吸引力,通过相互选择,对古城未来生活氛围和环境品质形成保障。

由于城内用地成本高,在古城西北角和东南角的10min步行距离处,配套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城内以居住社区标准布置了便利超市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性业态。

古城主题商业设置在尊重综合住区和文化休闲业态服务和消费需求的同时,根据古城的文化地位和传承平台的使命,甄选和邀请高质量的文创品牌及非遗传承体验入驻,塑造悦·享·慢·品的古城商业氛围。

随着建成开放面积逐步扩大,居民及商户纷纷入驻,以“即墨民谣季”和青岛啤酒节分会场为代表的节庆活动及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接踵而至(见图15,16)。即墨古城内不仅容纳了本地原有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菁华,也不断吸引、包容和孕育着当代多元文化,多类型文化都在此处觅得了舞台。

文化、商业及居住3种建筑空间均经受住了实际使用考验。旧有的传统记忆被唤起,新的共同记忆也开始形成。古城形象逐渐立体丰满,古城生活活化,拥有更具活力的面貌和不断丰富的内涵,不知不觉融入百姓生活,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图15 即墨文庙开笔仪式

图16 举办民谣季的鸭绿池戏台

4 结语

4年时间已经过去,这片原本废弃的空旷土地,现已熙熙攘攘,也许将来呈现的,是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历史、现在、未来同属一脉,种种曲折,使连接或曾弱化,也正因此,“留住历史根脉、记住乡愁”才成为当今文化回归和城市建设的主调。

营建即墨古城,是帮助大众对传统和文化建立从认知、到认同再到产生归属感的通畅途径。眼下所处的时代和城市,需要能从文化和形象上代表自己的纪念物和标志物,需要有让市民们充满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文化消费地,与儿孙们在此分享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传承手工技艺和建筑审美上的群体认同和妙不可言的经验。营建即墨故乡的源起之地就是创造寄寓乡愁、交流情感的精神家园。

设计采用直白的场景重现式表达,而非选择含蓄隐喻及意向地域文化,尽管后者更符合当前地域性设计的主流理念,这是出于以下考虑:①面对丰富的历史遗存、信息及地方传统文化素材,唯恐不能最大限度体现和传承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及风貌;②担心作品隐喻方式无法被老百姓理解,最后仅是建筑师自己把玩作品,或被过度商业化所利用。

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诚恳、直白地向传统和人民致敬。建造方面,在有必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坚决采用传统工艺和建筑形制,这是保证所有规划设计初衷能落实的绝对条件。设计从历史残留物出发,努力寻找证明物,挖掘那些已消失却尚存于文字或个人记忆中的信息,再将其转化为真实存在却仅描了轮廓的图景,最终将其交还给记忆传承人,让他们继续随心所欲地添加色彩和细节,这是古城建设者的作品,更是生活其中即墨人民的作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