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李 铌 李瑞琪
旧城“微更新”广义指通过因地制宜的空间改造,挖掘周边可利用要素,最大化提升空间共享率,提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微更新”的“微”有3重含义:①小规模“微更新” 即整体保护+品质提升,通过开展小区景观美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增补、标示导览系统设立、建筑外立面改造、停车位设置及公厕改良等,改造典型空间节点或公共空间,以此为基础串联各个服务、景观子系统,最大程度避免建设性破坏,保护老城社区原有的历史风貌;②小投资“微更新” 即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老社区是一张很好的城市名片,物质环境和服务设施等硬件条件虽衰败,但人文氛围、邻里关系、小区活力等软实力是大部分新住区无法企及的,通过对旧城社区公共空间整理、美化,补充公服与公建,给社区内部凋敝、衰败的地段注入新活力,提炼老社区原有独特的建设背景及历史环境要素,保证其外部的原汁原味,但内部置入现代化生活功能。老社区的传统风貌及内部旺盛的生活气息有助竖立良好的口碑、正面的社区形象,最终实现地区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互推动、相得益彰;③微观环境更新 即细节设计+文化再现,通过延续、串联等手法将文化要素融入微观环境的细节设计,强化对传统地域文脉的保护,重塑与延伸某些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壁画、雕塑等建筑小品来传播精神诉求,唤醒居民的回忆,引发共鸣,最终由点带面激发社区环境的文化活力。
微更新从传统“大拆大建”的粗放型建设方式,转变为关注零星地块、闲置地块、小微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功能创造,改善社区的空间环境。自下而上、以民为本,切实了解城市居民需求,还权于社会、市场,提供更精准的公共服务,变闭门规划为开门规划,为提升社区品质探索了一种全新模式,不仅造福于民,且低成本、易推广、可复制。
相较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微更新”强调自下而上的更新机制,重视社区内的自发性管理,以本地居民和社区公共管理组织为主体,弱化了开发商与政府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4方面。
1)多元化资金渠道 “微更新”摆脱了传统旧区更新建设资金来源仅依靠政府补贴和开发商投资的禁锢,NGO、NPO等小额信贷组织加入,使社区融创、社区基金等新型平台成为社区微改造建设资金的储备力量,多元化渠道使资金具有更强的弹性和稳定性,保障了“微更新”能在有效时间内顺利实施。
2)以点带面的开发模式 传统旧区更新常划出一个特定开发区,将区内老旧建筑全部拆除,在空白基地上重新布置住宅,注入商业和服务设施,此流程操作简单、快捷,但大刀阔斧的改造破坏了社区原有的建筑肌理,易造成文化与风格割裂,居民归属感不强。社区“微更新”改造选取老社区已衰败或环境不佳的公共空间作为改造切入点,公共空间是承载居民活动的重要功能节点,只有激活公共空间才能提升社区的内生活力。对已破败的房屋或服务设施需点对点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外部修缮、内部新装方式,最大化利用本土材料以保证外部风格的连贯性,同时给居住其内的居民提供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3)社区自治机制的组织培育 我国早期开发建设的城市住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治理,从管理一个片区内社区的街道办事处到各个社区内部的居委会,但各管理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权、责、利划分不当使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社区自治机制重视民主协商,强调将社区管理工作的层级进一步细化,是集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建立了以楼栋为单元的交叉复合式居民自治结构。以社区活动为依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打造熟人社区,挖掘社区的“能人力量”,链接相关资源,聚集本土资源,推动形成自下而上、自发生长的新型社区自治机制,引导和培育居民对社区公共管理与维护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实现社区自主更新化。
4)公众参与下的组织架构 政府部门在传统的城市更新改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发商、规划设计单位均作为政府部门的辅助部分,往往忽略公众参与这一重要环节。后期落成的项目虽满足快速、高效的建设要求,但不满足居住其中市民的生活标准和公共利益的需求。在旧区改造的组织构架中,要强调使用主体的需求,将公共参与的理念不断渗透到设计、建设、后期维护等环节,充分尊重和考虑公众的诉求,由设计师配合工作,并将居民意见融入设计方案,社区公共管理组织负责运营和维护,居民个体突出监督检查的作用,政府部门仅参与大规模整改的实施与管控,从而实现多方服务,保障公众利益。
工农桥社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属城南路街道所管辖范围,是城南旧城社区之一。通过对该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总结出以下问题:①社区建筑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低层住宅,沿街建筑立面多残缺或破损严重,整体外观参差不齐,区内建筑无统一规范化管理,整体杂乱无序,有很多违章构筑物;②在社区内人流物流相对集中的地段,街巷狭窄易造成交通堵塞,下雨天社区内给排水设施不足,易积水致路面泥泞,行人出行不便;③社区绿化面积较少,绿植严重不足;④供居民户外休闲运动及儿童游乐活动使用的各类设施及场地不完善;⑤户外环境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停车场地,车辆自由散乱、随意停放;⑥部分路段未设垃圾收容点,路面杂物纸屑随处可见;⑦社区户外的照明设施及绿化、景观小品等有待完善。
1)以人为本 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要,提升社区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生活,遵照人体工程学,创建舒适宜人的户外生活环境。
2)整体性 要营造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理想生活空间,须从整体出发,兼顾各个子环节,使各部分能融洽地衔接和过渡,尤其在建筑的风格、色彩、立面装饰、材质选择和衔接处理方面均须经过慎重考量。
3)场所文脉延续 围绕住区的地景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创意性实践,整理二者的历史沿革和内在联系,开发和提取文脉线索与造景要素,通过一系列情境空间的串联,实现地域内的文脉延续、文化传承。
4)可操作性 小区的更新改造须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建设前期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考虑小区的用地情况、地形地貌及居住群体的使用需求。设计方案应化繁为简,简约大方、经济适用,后期施工时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强调就地取材,利用本土建材,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施工,提升社区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的时效性。
5)可持续性 以发展的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合理利用、组织和安排各类资源要素,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避免资源浪费,注重景观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2.3.1 设计理念
“容”是指对社区现状的建成环境、景观绿化及社区内居民的日常交往互动状况进行的调查、整理和综合评价;“融”是指在老社区现有的物质环境基础上,通过植入新设施和改造景观,使老社区活化,以满足新时期的居住需求;“荣”是指在尽量保护老社区传统风貌、历史特色人文氛围的同时,结合现代住区特色,完善内部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打造欣欣向荣的新型老社区。
2.3.2 改造措施
该社区改造设计措施如表1所示。
1)出入口改造设计 工农桥社区原机动车出入口数量较多,且入口处的道路空间过于狭窄局促,未进行人车分流,交通拥堵,居民出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现将出入口两侧的围墙适当拆除部分,拓宽入口空间,并在旁侧设置标志牌或标志物,强化主要出入口空间,将无法移除的电线杆重新粉刷并与围墙结合设计,将不利的景观要素消隐于背景环境中。加强社区门岗管理,增设门岗、门禁,严禁外部车辆随便进入,明确社区范围边界,增强社区的领域感并提高居民的心理安全感(见图1)。
2)交通系统 通过压缩和改造入户台阶,拓宽狭窄路段的行车宽度,利用闲置地拆除、整理破旧棚户,满足道路错车和车行转弯半径,达到小区内部的消防道路要求。结合社区内建筑布局现状,因地制宜地在部分住宅南侧楼前空地统一规划停车位,通过植草砖铺设和绿篱围合,实现整体美观(见图2,3)。
3)围墙改造设计 社区紧邻白马庙巷一侧的围墙现状破败,外墙面粉刷已大量剥落,部分墙面贴了很多小广告。封闭的围墙导致内外空间无法进行视线交流,景观渗透性差。改造设计对围墙重新修补和粉刷,使颜色轻巧明快,将围墙部分改造成镂空式,虚实结合,既与外界巧妙隔绝又可扩宽内部视野(见图4)。
图1 社区出入口改造示意
图2 道路交通改造示意
图3 停车场改造示意
图4 围墙改造示意
表1 社区改造方案
4)绿化景观与交往空间 重新梳理小区内部的绿化系统,形成完整的景观格局。丰富的景观层次需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协调搭配,尤其要注重道路、铺地、水池、广场等平面要素,与亭台、树池、廊架、建筑小品和乔灌木等立面要素的灵活搭配。除满足室外空间25m视距模数的心理需求外,合理利用围合、半围合及高低成团的绿植组合划分空间,在公共空间旁营造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促进邻里交往互动,满足多样化的居民使用需求。植物的色彩、种类、尺度、体量和形态可给使用者不同的心理暗示,植株的合理配置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创造出连续变化的微气候环境(见图5)。
5)基础设施 工农桥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破损率高,商业服务设施数量少,小区距周边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有较远步行距离,基础设施整体服务效率不高。现拆除违章搭建的棚户式小型便利店、报刊亭等服务点,梳理原本拥堵的街巷,美化建筑立面。拆除社区内超市旁破败的矮墙,在原址基础上扩建,扩大经营面积。社区服务中心原为1层坡屋顶建筑,后期增建为3层,并在其内增设图书室、电子会议室、棋牌室等群众活动空间,在社区服务中心室外广场的外边沿设广告宣传栏,由居委会宣传办定期宣传社区内的好人好事、重大公共活动,弘扬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关系。
图5 景观节点改造示意
6)建筑 社区内现状建筑存在外墙开裂和管线、空调外机和雨篷等设施凌乱等问题。重点整治社区对外沿城市街道展示形象一侧的建筑立面,通过拆除违章搭建、规范空调机位及雨篷和统一整体基调风格,结合小区特色精心打造临街元素,展示老社区独特的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分类整治小区内部的居民楼和公建,改造前针对闲置楼栋的结构进行摸底调查,将建筑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为不同结构的建筑量身设计,尤其是老居民楼,外墙改造时多采用可随意“凹造型”且轻、薄的柔性面砖,此种防水、防尘性好的新材料极适用于老旧社区改造。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区管理更规范、合理。2011年6月,多次修改完善的全国首部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和《长沙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加强制度建设不仅可让社区的监督管理有法可依、严格落实,也为社区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旧城社区更新改造过程中,除逐步完善社区硬件配套设施,还要分级、分批次建立长期、有效的社区综合管理机制:①长沙物业模式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创新点,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将精细化管理延伸至社区,对开放式社区实行物业服务推广,具有针对性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各社区可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物管模式;②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外来住户进行登记备录,开展统一服务和管理;③加强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社区巡逻队伍建设须落实到位,明确社区治安管理责任,提升社区安全等级;④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御能力,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全面激发居民为平安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⑤完善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与运营,强调以社区内部自治为主、外部管理为辅,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正确了解自身在社区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和谐文明的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邻里和谐氛围是满足广大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各社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祝和小区特色,增设社区的文化展览、建身、休闲娱乐等设施,居委会应加强社区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壮大文体活动队伍,做好社区文化骨干的新老交替衔接,使社区文化多元化、健康化,丰富社区生活,增进社区居民间的互动交流。
旧城社区“微更新”改造是一个不断变化、深入的动态发展过程,无立竿见影的效果。与传统大规模物质更新改造模式大相径庭,激发社区自我更新才是“微更新”改造的核心。“微更新”不是针对物质空间进行简单设计和改造,更强调通过文化引导、节点示范、政策奖励、网络宣传、居民自治等方式,将“微更新”由外来的辅助手法内化为旧城社区自身发展的需求,基于远期的宏观与微观策略而展开的后期运营与维护主要靠社区内部自组织,这种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推动地区物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位一体发展的改造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老旧社区有机更新。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更新速率不断加快,开发方式由增量规划转为存量规划,从对气势恢弘空间的追求转向对空间品质提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旧城社区进行“微更新”不失为一种好策略。研究积极探索旧城社区“微更新”的理论依据、操作方法、措施及实践成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推广意义。面对我国的城市更新浪潮,传统的改造模式固然速度快、规模大,但具有成本高、社会矛盾剧烈、城市文脉断裂等问题,故新型的改造模式应扬长避短,重数量也重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