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陈 鹏
近几年评选的“宜居城市”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新时代的“宜居城市”建设应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将“人的宜居感受”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构建“宜居城市”应主要从经济水平、生活便利、环境舒适和人文和谐4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经济发展水平既是衡量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又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决定性要素。“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坚强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中的人们充分享有就业和劳动机会,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劳动实现对衣食住行等的自我满足,并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为个人养老奠定扎实深厚的经济基础。
生活便利性体现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宜居城市”建设应为人民创设购物便利、医疗便利、交通便利、教育公平的条件,为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士、老年群体等打造极具特色的设施和设备,将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中。随着外卖和快递行业的不断完善,打通了人们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地便利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各种服务,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和优美的城市绿地均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品,逐渐被纳入“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城市绿化、小区布局及周边配套等需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追求,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工作,能极大提升人们对居住城市的满意度。
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中,居民普遍对其“人文历史”“和谐稳定”满意度要求较高。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文和谐”日益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宜居城市”建设应实现不同群体在同一社会环境下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让整个社会充满正义和谐元素。人们对其所居住的城市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人文和谐”要素主要是将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在城市建筑布局、城市景观构成、商业环境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突出对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景观的保护,呈现多元、差异、互补和融合关系。充分发扬地方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将现代商业根植于历史文化中。在社区中形成包容、尊重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社区文化积极向上,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根源于人们对实践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人”的关注日益凸显,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实现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宜居城市”建设能不断提升人民对经济、民生、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获得感。
经济是保障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基础。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高,以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地位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相关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与自我满意程度呈正相关,故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人们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宜居城市”建设需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合理拓展居民收入的渠道和途径,此外,需进一步合理优化本地产业结构,注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补足经济短板,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享受发展成果。“宜居城市”建设要贯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完善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宜居城市”建设推动了大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根据人民的需求导向,在住房、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动一系列变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助推信息化水平,让数据跑路,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很大程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民生方面的难题,提升了民生福祉获得感。
近年来,生态文明思想在人们心中扎根越来越深,并形成完善的体系。绿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发展、生态和谐成为推动美丽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宜居城市”建设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大幅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升绿化景观水平。城市街头分布各种类型的小游园、主题公园,人们在家推窗见绿,在门口进行休闲、锻炼、娱乐和观景活动,形成一幅人与景观融合的美好画卷。金华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宜居城市”,该市坚持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城市绿化布局,打造有文化内涵的绿色主题公园,既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满足了市民的休闲、运动、赏景需要,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和宜居,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幸福指数,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得到持续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下热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鲜亮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发展既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在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更加注重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并形成富有本地特色品牌的城市名片和符号,在追求城市干净整洁、精品智慧的同时,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经济总量比重不断提高,城市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并在城市定居。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需关注定居在城市中的人的发展,只有不断关注城市中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聚焦人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断激发城市中人的价值,从而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城市建设中,促进城市发展。故城市发展应注重人本价值,从群众的感受出发,以人的体验为衡量标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形成富有本地的品牌和特色,打造“宜居城市”品牌建设可从经济、生活、环境、人文4个方面考虑,依照谋划布局、数字赋能、智慧建设、生态发展和资源整合5个方面着手(见图1)。
1“宜居城市”品牌建设思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城市建设离不开经济支撑,从我国城市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现状看,城市的宜居程度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城市经济水平高的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较高,反之,城市居民的宜居满意度较低。故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打造“宜居城市”,必须充分发展本地经济,科学谋划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紧紧抓住新常态下的发展新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本地经济飞跃发展,以扎实有力的高水平经济发展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坚强的经济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在国家建设和治理方面的成就与经验,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对新时代城市建设中社会管理提出要求,在城市中社会管理的模式下进行不断变革,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实现城市治理升级提升。社会管理模式不再是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而应向集约、绿色和智慧的模式转型。社会管理是系统的治理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方面。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城市治理过程中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获得感和价值感。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把惠民便民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追求。随着互联网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智慧,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行业的产生,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心理咨询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等平台,足不出户享受各种生活服务,既可节省时间,又可享受更优质和更公平的服务。在政府服务方面,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推进,各项政府服务事项办事流程不断简化便捷,智慧服务的理念逐步被应用到政府服务中,通过网络实现人们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人们既能在手机端办理医疗、养老、办证等社会保障服务,又能实现网上缴费、信息查询等功能,城市生活成本下降,从而提高居民的宜居满意度。
近年来,绿色发展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党中央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立足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根据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的目标:“城市必须成为人们能够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生活和充满美好的地方。”故绿色生态应成为实现联合国人居署关于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目标的应有之义,城市建设应守护好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地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转型升级,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城市发展竞争中,彰显城市特色和综合竞争力,不仅要看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要关注整个城市的文化品质。“宜居城市”建设要从文化方面下功夫,不断挖掘本土特色,充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弘扬本地传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将城市的历史元素融入城市发展中,通过文化特色形成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软实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