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更新导向下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苏州陆慕老街片区为例

时间:2024-07-28

文/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陈 月 周炫汀 吴 彤

0 引言

随着我国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开发建设也从过去大规模的增量扩张模式转向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存量更新模式。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下一阶段我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此背景下,传统以增量空间为主要对象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亟需引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及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更新思维与设计手法。以理论研究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以及成果重点等多个维度,促进学生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与空间设计训练。

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并且紧跟行业转型的步伐,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开展以“更新”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选题上,以苏州市陆慕老街片区为更新设计地块;在理论课程中,重点引荐城市更新的经典理论、方法与评估技术;在设计课程中,综合“发现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更新设计主题,旨在培养和挖掘高年级本科生灵活应用既有理论方法的综合能力,以及基于场所特性开展专题研究的职业潜能。

1 理论基础

1.1 教学模块单元调整

根据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与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之外,增加城市更新理论、方法与案例教学的“加强模块”以及针对场地特性的“拓展模块”(见图1)。具体而言,延续了传统城市设计教学单元从“理论课程”到“设计课程”的顺序安排。在理论课程部分,加强对城市更新理论、遗产保护理论以及生态景观理论的解析,并引荐适用于设计地块的拓展性理论方法;在设计课程部分,将教学单元细分为“实地踏勘→前期分析→功能策划→系统规划→形态布局”5个子单元。在每个子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前期理论学习成果,促进理论方法与设计实践的深度融合。

1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教学单元模块调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文化景观理论引入

在理论与设计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苏州陆慕老街的场所特性,在“拓展模块”引入“文化景观理论”。应用发现教学法,讲授文化景观的基本概念,并将概念置于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背景中解析,让学生了解到理论与概念的动态性。对基于文化景观理论的设计理念不作过多介绍,以调动学生对理论研究的内在学习动力。基于一系列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了解“文化景观”概念的发展历程,即从“传统文化地理学”到“新文化地理学”。从中找到“文化景观”概念的权威定义,即文化景观是由文化族群对自然的塑造而形成,在塑造的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地域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和自然的关系是文化景观概念的核心。

通过上述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理论存在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等方面发挥作用。未来,将在设计课程的5个子单元中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理论研究,进一步挖掘基于文化景观理论的设计概念与设计手法。

2 更新设计

2.1 “实地踏勘”阶段的文化景观要素识别分类

从“实地踏勘”阶段开始,重视对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具体结合教学模块,将实地踏勘分为“快速调查”“详细调查”“专项调查”3个步骤。鼓励学生在基础调查之外,开展专题性的现状调查研究。

首先,针对本次设计基地的特征,指导学生将陆慕老街的文化景观要素划分为“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两大类;然后开展专项的文化景观要素调查,最终形成文化景观要素名录。

2.2 “前期分析”阶段的文化景观综合价值评估

在“前期分析”阶段,首先,强调“自上而下”的上位规划解读与战略意图落实,作为下一步功能策划的上位规划指引;其次,重视“自下而上”的居民意见反馈,调查居民的迁居意愿及其对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增补以及城市设计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诉求与建议,并鼓励学生开展针对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析,归纳居民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公共空间中的活动类型与密度,分析不同年龄段居民对空间使用的偏好;最后,在现状综合分析中,应用定量技术对现状建(构)筑物以及文化景观要素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既有产权地块及其附属建(构)筑物的更新整治措施(见图2,3)。

2文化景观要素价值评价(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文化景观要素更新整治分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功能策划”阶段的文化景观利用模式分析

在“功能策划”阶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再利用。通过指导学生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模式归纳研究,训练学生对特定设计主题相关的案例进行总结归纳与经验借鉴的能力。如借鉴案例在复兴传统功能的同时,积极引入新的功能业态,并协调新旧功能在产业链条、占地比重与空间布局方面的关系,将国内外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利用的更新模式归纳为以下4种,即博物展览空间、文化创意园区、文化景观公园以及文化旅游步行街(见表1)。

表1 国内外文化景观要素的再利用模式分析

2.4 “系统规划”阶段的文化景观符号多维嵌入

在“系统规划”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将分类归纳的文化景观要素,根据其更新利用模式,嵌入相关的城市子系统。①在生态系统方面,强化新开河两岸的绿地景观系统,以运河为轴线打造偏自然的文化景观意向。②在功能轴线规划布局方面,强化城市主干道两侧的界面设计与延续性,打造新苏式现代化城市界面。③在道路交通子系统方面,一方面完善必要的机动车道路网络,另一方面强化步行交通网络及其与城市公交系统的衔接,打造以陆慕老街为“主动脉”、周边街巷为“毛细血管”的步行交通体系。④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方面,按照社区15min生活圈的要求,补充完善面向居民的学校与社区服务中心,面向游客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及面向就业人群的休闲商业设施。⑤强调基于地方文化的功能节点序列和公共空间营造,以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2.5 “形态布局”阶段的文化景观空间基因再生

如图4所示,在“形态布局”阶段,综合前期的现状综合评估、功能策划与系统规划,在重点地段进行基于文化景观内涵与特征的“空间基因”再生式设计,指导学生将更新设计的重点地段置于博物馆东侧跨河的空地上,并将其作为地块西侧金砖博物馆的扩充与延续。通过新开大桥与博物馆联系,打造继承博物馆非遗文化的新型体验场所。在功能布局与形态设计方面,通过研究金砖制作到成品的全流程,捕捉场地文化景观记忆,意向化不同项目的的活动主题,复兴原场地中已经失落的文化景观空间基因,致力于推动陆慕老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创新与传播。

4重点地段的文化景观空间基因再生式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结语

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要考虑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而且要考虑对象背后的价值理想和利益要求。在以“更新”为导向的时代背景下,规划从业人员需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本文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复合型城市设计人才为目标:在理论课程部分,系统讲授城市设计与更新的发展历程、经典理论与代表性案例,帮助学生奠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知识基础;在设计课程部分,通过基于场所特性的文化景观理论引荐,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理论研究与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灵活应用最新的更新设计技术方法,同时配合以专题性的理论、技术及案例分析。通过层层递进的多个教学单元训练,强化高年级本科生独立开展从理念选取到空间落实的综合性规划研究、规划分析与规划设计能力,为其未来步入职场或进行学术研究作好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