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延安窑洞建筑的美学特征研究*

时间:2024-07-28

文/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张斯朦 王 莉

0 引言

生土建筑是指以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作为古老且具有生命力的建筑类型,生土建筑对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均有积极作用。窑洞建筑是延安地区生土建筑的主要形式,具有冬暖夏凉、易于建造、融于自然等特点[1]。故对延安窑洞建筑进行研究,挖掘其美学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1 建筑美学特征

美学特征的含义非常广泛,美学家蔡仪认为“美是不依存于人的客观存在”。人类从实际出发探寻美的意义,发掘美的价值,进行艺术研究,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学特征是美的哲学问题,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可凝练事物的精华,展现事物的价值。

建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断积淀,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建筑美学依托建筑的内部功能和外部造型不断发展,具有丰富内涵。古建筑专家王世仁认为建筑设计首先需赋予实用价值,其次需注入精神内涵,可见研究建筑美学特征实质是探究建筑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由于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建筑美学特征。建筑美学特征可从建筑意境、空间形式、美学传承3个方面进行探究。

2 延安窑洞建筑

我国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延安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的地貌主要包括山地、川道和台塬,地势起伏大,土质疏松,黄土具有“壁立而不倒”的特性,故形成大量以黄土为材料营建的拱形窑洞建筑,包括靠山式、下沉式和独立式3种类型(见图1)。延安窑洞建筑的平面以矩形为主,内部空间形态呈现拱券的曲线特征,多采用当地特有的黄土、麦草、石材等,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建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多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地带,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特征、气候环境等,建造时借助周边自然景观,最大限度与自然环境融合[2]。

1延安窑洞建筑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延安窑洞建筑的美学特征

3.1 建筑意境

意境的概念是抽象的,建筑意境是建筑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环境与美学结合的概念。我国传统美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建筑意境亦追求“天人合一”[3]。建筑意境有多种,涵盖历史文化、诗情画意、时代精神等。就延安窑洞建筑而言,建筑意境中的“地境”为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是对当地地理、气候等要素的体现,“情境”为当地人文发展环境,是对地域建筑发展脉络的体现。在“地境”方面,延安窑洞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依托于当地农耕文化的演变;在“情境”方面,人处于主导地位,人们崇敬自然,依托自然环境,以黄土为建筑材料,以人为本进行营建。

建筑意境是环境的美学体现。窑洞建筑是陕西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就地取材,采用顺应自然的建造方式,没有繁杂的雕琢加工,形成浑然天成、朴实无华的建筑意境,节约自然资源,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破坏小。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自然与设计结合”的设计理念出现,窑洞文化融入建筑和城市设计成为新趋势,可更好地传递朴实无华、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3.2 空间形式

延安窑洞建筑的空间形式是建筑结构的真实表达。从建筑的外部形式来看,分为靠山式、下沉式和独立式3种类型,呈拱形,最大程度上融于自然,体现天圆地方的传统设计理念。从建筑的内部形式来看,延安窑洞建筑的建筑结构非常简单,由地面、墙面、屋顶及院内的防护设施组成,包括单间窑洞及并列窑洞,一般高4m,深三丈。受传统长幼思想影响,正堂作为主窑略高于其他窑洞,为长辈居住,窑内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见图2)。

2空间形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从美学角度看,延安窑洞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形式简洁大气,美学特征更多体现在装饰方面,如窗棂和窗花的样式设计等。窑洞建筑的工匠多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利用自己对美的理解设计出淳朴、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装饰样式。

1)窗棂 窗棂以几何元素为主,多为点、线组成的正方形、菱形等中规中矩的几何样式,有时会在其中融入植物、动物等元素,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样式和动物样式,使窗棂更具装饰性,如鱼纹、蝙蝠纹、莲花纹、龟鹤纹等,也有将文字元素融入窗棂的(见图3)。

3窗棂样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窗花 延安窑洞建筑离不开剪纸文化,剪纸是农耕文明的特色艺术形式[4]。作为民间剪纸文化,陕北剪纸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生动、多样的特点,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黄土文化。延安人民常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窗、墙部位进行装饰,将窑洞建筑与传统艺术文化合理结合(见图4)[5]。

4窗花样式(图片来源:网络)

3.3 美学传承

建筑的审美价值与地域文脉息息相关,往往传承了历史文化要素,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延安是我国革命圣地和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需发掘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美学价值[6]。窑洞建筑是延安最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甚至是一种建筑符号。拱券和方正的矩形平面均传承我国“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的传统哲学思想,成为延安窑洞建筑的美学特征。

4 结语

窑洞建筑作为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建筑文化的分支,承载着时代变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延安窑洞建筑是延安的地域性符号,具有地域性特色,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建筑意境、空间形式、美学传承三大方面。在建筑意境方面,延安窑洞的形成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在空间形式方面,无论是建筑外部造型还是内部结构,均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材料,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美学特征;在美学传承方面,延安窑洞建筑存在于地域文脉中,充分反映陕北地区的文化内涵。延安窑洞建筑从多元价值角度出发,充分结合生态美、建筑美、文化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和价值体系。美学特征的挖掘有助于从客观角度认知其价值,使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