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城市触媒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三河六岸”为例

时间:2024-07-28

李大雁 ,董晓珊 ,尹 康

(1.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华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3.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0 引言

城市滨水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区位条件,往往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历经城市建设的起落,而滨水区景观更新使滨水区重新焕发活力,在城市新一轮发展中起着促进和引领建设的重要作用。

1 城市触媒与滨水景观

城市触媒理论认为,城市更新和建设需要“一种渐进式、有策略、由点及面的规划设计手法”,应能“回应现有的元素”并“指引那些接踵而来的元素”,以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过程。而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基底的紧密结合体,可将人、场地及活动组织在一起,触发周边地段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提升人气、树立形象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周边的开发和建设,起到城市触媒的作用。作为城市触媒的滨水景观设计主体包括公园、慢行系统、基础设施等,在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引发了对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思考和实践。比如英国泰晤士河坝公园改造是滨水景观设计促进城市开发双赢的成功示范,现今该新区已经成为伦敦新商务休闲区。Sasaki事务所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废弃的滨水区设计了长约11km的连续绿道,与现有的城市绿道相连接。这一措施将河道与城市重新链接在一起,滨水区景观再塑造促进了该市土地开发的新格局。上海杨浦滨江立足于“遗产保护、产业转型、城市更新、服务大众”,将城市滨水区的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进行景观基础设施再创造,也已成为一种城市更新模式的典范。

2 作为触媒的滨水区景观设计策略

作为触媒的滨水景观设计,应该将滨水区和城市真正融合一起,并与不同层级和尺度的城市建设相结合,共同构筑城市整体的景观空间体系。空间尺度和形式、功能使用上可能各有差别,但作为触媒的滨水景观需要注重以下设计策略。

1)构建富有活力的场所 活动的多样性和高品质环境能促进居民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滨水区内活动的丰富性、可达性、可步行性、安全性、自然可接触和良好的设施都是影响人们活动的因素。泰晤士河坝公园完全向城市开敞,整个公园被广阔的草坪所覆盖,市民可自由进出,并直达河岸边,公园为市民提供野餐、儿童游乐、运动场及咖啡馆等设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滨水区设有不同的主题,如码头广场、河滨剧院、水之广场和浮岛湿地花园等,不同景观形态吸引市民在此嬉水、聚餐。

2)与城市全方位链接 交通通道的设置应与相邻城区产生良好互动。上海黄浦滨江陆家嘴段景观规划中,设置的11个通道起到交通联系和视线走廊的作用,如通道对景著名的苏河夕照景观,拉近了市民与滨水景致的距离,市民有更好的空间体验。泰晤士河坝公园中“绿色码头”景点是一个长250m、宽28m的下沉式花园,花园内的常绿植被修剪成起伏的形状,形似波浪,引导人们从城区走到河岸。上海杨浦滨江区的景观规划结合工业厂房的再利用,原烟草仓库保留主体结构,拆除部分墙面,增加水平通道和绿植,构建了立体的城市花园,成为联系城市与滨河步道的桥梁。

3 滨海“三河六岸”滨水区景观规划

3.1 项目背景

滨海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北部,东濒东海,主城区发展方向是西控东拓,中部更新,未来的城市中心将位于三河(响坎河、八滩渠、张家河呈“Y”字形)交汇处,即滨水商业中心,三河沿岸分别是城西、城北现状建成区和城东生态新城片区。此次规划的范围是西至S327道路,东至中八滩渠,北至润淮路,整个区域面积达103hm2。依据《滨海县总体城市规划(2018—2035)》将构建“一心两环六片”的圈层式格局,三河沿岸规划有2个市级城市公园,即体育公园和中心岛公园,并构建滨河绿道。

3.2 失落的现状

1)待修复的生态

三河沿岸建筑密集,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不完善,导致河道均有淤积,甚至出现断流情况,大大降低了河道的排涝能力,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现状滨水植物种类单一,以芦苇为主,植物保护带不完整,导致景观相对单调。其中张家河的违章建设侵占最为严重,水质也是3条河流中最差的,已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品质亟待提升。

2)待提升的可达性

现状有15座跨河桥,均匀分布在3条河道上,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河岸大多被民宅或厂房占据,导致城市与河道被割裂,仅有的1处滨水广场位于东坎老街商业区内,全长约350m,功能相对单一,对营造全民共享的滨水区作用甚微。

3.3 与城市共生之策

规划以建构滨海整体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从视觉、活力、文化和生态等多个维度提升滨水区的环境品质,全方位与城市生活链接,以期起到城市发展触媒的作用。

1)基于气候适应性的生态修复

规划统筹河流、绿道、植物生境系统,通过生态护岸改造、拓展绿色空间、联系现有城市生态廊道等,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网络。恢复水质,重拾三河的生态功能是当务之急。对张家河段的硬质水岸进行复绿,即在原有硬质护坡基础上进行加固和植物化处理,使水岸恢复自然生态功能。河道断面采用多层次设计,利用下凹式绿地收集雨水,生态滞留塘和蓄水塘作为缓冲,并通过碎石沉泥、植物过滤带、生态植草沟等自然的方式提高河道的雨洪处理水平,改善了水质,形成湿地景观。在接近水面的区域种植耐涝植被,当暴雨来临时湿地蓄滞大量雨水;河水退去后,湿地又恢复为亲水空间(见图 1)。

图1 生态修复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方案采用多样化植物栽种,高大乔木作为骨架,搭配小乔木、灌木和地被,形成连续的林缘线,不同高度的植物为多样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如芦苇、紫薇、石楠、落羽杉等。在响坎河南岸闲置地种植大面积的本地植物,如当地特色的中药、落羽杉林园,将科普教育和构建特色林地景观相结合,丰富滨水游览体验。

2)激发活力内核的绿色生活带塑造

方案提出优化响坎河、重塑张家河、提升八滩渠、新建核心滨水区的规划策略。三河交汇处是城市的生态绿心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多元的文化体验和活动,开阔的草坪结合退台,满足人们聚会、聊天、露营等活动(见图2)。北岸商业街区的滨水广场造型以水浪为灵感,起伏的台阶增加了趣味性。伸入水中的观景台、架空的环形桥、亲水的步道等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观景体验。

图2 核心休闲区

响坎河滨水区以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活动为目标,东坎西街的主入口为广场设计,步行桥联系两岸并沿河岸蜿蜒,周边草坪,绿树环绕,沿路有不同的主题区,如儿童游乐区、健康运动区、自然植物园等。

八滩渠东岸以流动的生活剧场为主题,设有极限运动场、水幕电影、互动水景、流动栈桥等主题,将数字和光影技术融入景观,如水幕电影为市民尤其为儿童提供戏水玩耍的场景,打造时尚有趣的滨水新形象,展现城市新生活面貌。

3)链接“时”“空”的文化场景营造

滨水区内部设计连续的慢行道路,并设有停车场站点,方便市民出行,紧密联系滨水与城区。在景丰公路桥上跨设人行景观桥,造型犹如彩色的飘带;慧眼桥侧设计观景塔,高耸的造型和周边开阔的场地形成对比,造型醒目又具有标志性,从视觉上拉近市民与滨水生活的距离。

方案以尊重场地真实历史为原则,在景观设计上通过再现、活化、拼贴等方法,唤起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创造不同时空的融合。渔舟影踪景观用现代雕塑艺术的方式再现船只穿行河间的影像;八滩渠老码头遗址区对码头的设施遗存进行重构,保存对过往场景的记忆。

4 结语

城市滨水区作为拥有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重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城市触媒的滨水景观设计,从城市整体的空间系统出发,在不同尺度和层面上,全方位与城市建设相链接,从交通和感知等多方面促进可达性,并从生态、文化、美学、使用等角度去塑造有吸引力、舒适和受欢迎的公共场所,从而将市民生活融入滨水区,可以取得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社会经济质量的双重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