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一峰 崔轶群
北京世纪鸿城置业有限公司 张 沁
精品酒店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欧洲,并于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从类型学角度理解,精品酒店可看作脱胎于传统酒店的一种偏向感官体验的升级类型,不同于普通酒店将目光聚焦在功能性的物质追求上,而是致力于如何让客人在精神上得到不同的体验。笔者利用10余年时间调研全球200余家精品酒店,并于2019年撰写完成国内首部关于精品酒店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的书籍——《精品度假酒店规划与设计》。瓦竹书苑是笔者于2011年设计的精品酒店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试图以多层次的院落空间组织、虚实相映的界面塑造及淳朴在地的材料应用,构建独特的空间意境,给客人带来独特丰富的体验。
瓦竹书苑精品酒店项目位于北京北部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延长相交处的一个园区内。基地整体呈长方形,东侧紧邻主干道,环境嘈杂;南北局促地夹在2个现状建筑之间,只有西侧是一片空地,与远山相连。从基地西望,重山环绕,仿佛置身于一幅连绵的山水画中。项目占地面积约0.69hm2,总建筑面积约0.5万m2,建筑整体呈C形布局,南北两翼分别为客房及康乐用房,中间以餐饮会议为连接,共同围合成一个西面山景开放的主庭院,从而使建筑的主要活动界面朝向风景并背离主干道。项目的设计初衷是屏蔽近处的嘈杂环境,打造一个内向型、安静私密的小环境,再借远处群山入景,将“雾山”这种特殊景观作为背景画布,营造独属于场地的文化意蕴(见图1,2)。
1 院落空间
2 静谧的院落与远处的群山
项目设计以空间为切入点,以“现象透明”为策略,通过多层次院落组织,使空间具有逻辑性并可进行多重解读。酒店总体限定在一个矩形围墙范围内,在平面形态上呈现2个矩形的交叠,交叠的“透明处”即为核心院落,暗示着建筑整体的功能布局(见图3)。“现象透明”既表现在因空间交叠而模糊化的空间归属上,同时结合层化结构对空间进一步建构,最终创造出丰富且出人意料的空间体验,这与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不谋而合。
3 规划总平面
自接近酒店伊始,透过围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尺度的院落,从中可隐约感受到建筑入口的存在;步入大堂,内部中心庭院首次呈现,与入口处的小院子形成对比,产生令人愉悦的节奏感。空间在水平展开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感受到主体空间与中心庭院的对话关系。通过这样的空间处理使整个建筑既是一个集中连贯的整体,又有层次丰富的深深庭院,从而形成与所在大环境相对独立的高品质休闲场所(见图4)。
4 中心庭院
建筑本体与院落空间的交织创造出多层级界面系统,建筑整体如同架构在一个虚实相映的框架中。实体界面以石材为主,厚重的形式强调空间的围合性与流线的穿越感;虚体界面运用瓦形扩张网形成格栅墙,结合绿化设施形成概念上的围合,隔绝出静谧独立的私密空间,与内部空间产生积极互动,并与石材形成虚实对比,丰富界面效果(见图5)。
5 院落空间虚实相映的界面
虚实相映的格栅墙如同一条飘带贯穿建筑始终,从1层缠绕至2层。首先,格栅墙在建筑外围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区分开,同时使界面遮而不挡,将山景如同画作般吸纳其中。其次,格栅墙又将中心主庭院进一步划分成若干空间,形成安静的客房区、宽大的户外餐饮区及休闲池畔区,三者有分有合,相互因借,颇具中国园林的神韵。
因为有严格的造价控制,在材料选择方面采用因地制宜、朴素纯粹的表达方式。建造过程中摒弃了干挂石材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对石材的胶粘拼贴。主体建筑选用一种常见石材的边角料作为外表面材料,通过石材宽窄长细的搭配创造自然丰富的肌理变化。通过涂抹2遍防渗漆的方式获得更加沉稳的深色效果,使之自然和谐,去人工化。
“瓦墙”材料并未采用真瓦,而是使用了工业产品“扩张网”作为主要材质,通过对纹路的编排营造瓦的意向。这样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瓦自身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金属网更加简单易行,可更好地适应低成本批量生产。经材料置换的“瓦墙”既能唤起人们对于瓦的情感记忆,又能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现代技术的震撼。
石材深沉的灰调与瓦墙漏窗般的光影效果,丰富了空间的层次递进,创造了诗意灵动的光影变化,也赋予场所浓厚的北方建筑情调,如图6,7所示。
6 瓦墙与石墙互动,虚与实的光影
7 瓦、竹子、远山相映
在瓦竹书苑酒店设计过程中进行如下思考:如何使建筑具有本源意义而非单纯形象化表达;如何将建筑嵌入所处环境而非使二者产生对立;如何从深层意义上构建人性化并具有文化意境的场所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设计做出了一种尝试性回答,整体上通过院落进行空间组织与布局,设计意欲将建筑嵌入空间场所中,与周围山体形成有机对话,并将山体景观延伸到建筑内部,通过瓦墙、竹子、灰砖、卵石、水系的应用,营造具有传统意境的场所空间,使建筑在“隐”与“显”之中传递一种具有东方传统韵味的状态。
项目名称:瓦竹书苑精品酒店(北方长城宾馆三号楼)
业主:北京北方长城宾馆
方案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聚和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主持人:陈一峰
建筑设计:杨 光、尚 佳、郭祺伟、何继顺
施工图设计:北京都林国际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1-2012年
建成时间:2014年
摄影:舒 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