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站城一体化模式的高容量与多样性设计实践——以青岛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时间:2024-07-28

文/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岳子清 赵 婷

1 项目背景

青岛北站核心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西南部,临近胶州湾,属于青岛北站机场片区商务核心区。项目占地约188.6hm2,整个研究范围约561万hm2。

该片区从2010年开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同时进行国际招标,并选出优胜方案。但经过十年的多方研究和探讨,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迟迟未落地。原因如下:①随着时间推移,该片区重要性提高,已成为青岛胶州湾东岸为数不多的待开发区域,其定位在周边已建成区尤为重要,原城市设计定位已无法满足新形势、新高度下对地块的开发诉求,在城市空间、交通组织、开发容量上均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②由于时间跨度太大,原有规划条件已改变,用地内与周边现状条件错综复杂,原有城市设计已无法对接最新发展现状;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难平衡,原有开发容量、用地性质已无法平衡土地开发成本,导致项目推进困难。

2 现状要素

1)自然特质 该项目拥有显著的山海资源优势,东侧背靠崂山山脉,西侧面向胶州湾,形成天然山水格局。胶州湾大桥横跨海面,景观优美,项目所处区位更是欣赏日出日落的绝佳位置。因此应结合整个地块的景观资源优势,构建城市空间格局,并在地块布局中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交通特质 青岛北站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既是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又是胶东半岛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及东北工业基地的关键节点,已于2014年1月投入使用。青岛北站地下预留3条地铁线站点,其中1号线和3号线已建成,8号线正在建设中。青岛北站已成为周边客货流集散地,周边人流、车流川流不息,现有道路网已出现拥堵情况,周边道路交通有待梳理提升。

3)文化特质 地块现存2条铁路线,代表2个历史时期:一个是代表现代化新中国的青岛北站高铁线;另一个是代表中国百年历史的胶济铁路线,胶济铁路线更是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除这2条带状“地标”,在胶济铁路旁,还保留一处历史遗迹——原青岛国棉六厂老厂房。此处厂房经过改造,在几年前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新身份重回青岛人的视野。园区建筑仅进行过一定的翻新和改建,基本保持历史原貌,“互联网+”的产业概念并未为园区带来更多的人气和活力,这片拥有丰富历史的工业遗迹,尚未焕发全部活力。

3 现存问题

3.1 交通条件

1)东西割裂 青岛北站于2014年投入使用,领先于片区总体开发,而北站又是在地面层建设,没有下沉或高架,与城市空间属于平接关系,导致用地被割裂为东西两部分,连接通道较少,只在高铁站地下出站层有1条地下通道供行人跨越铁路线。车行交通也只有2条道路连接东西方向,在未来很可能形成交通瓶颈,同时将片区城市空间一分为二,不利于核心区一体化建设。

2)北站拥堵 目前青岛北站周边道路已在早晚高峰期出现拥堵,在片区整体开发后将面临更大压力,如何缓解道路拥堵是此次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3.2 公共空间

原设计缺乏对公共空间的系统考虑,存在分布零散、不成体系等缺点,对相应的公共设施考虑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与文化活动需求。

3.3 历史文化

原国棉六厂已改造为跨境电商产业园,与胶济铁路、北站之间缺乏联系,未形成公共空间体系及文化互动,整个厂区缺乏人气,更缺少知名度,无法充分展现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3.4 地下空间

现有地下空间集中于地铁和高铁线下方,缺乏统一规划,利用不充分,未形成步行网络,各地块之间通达性不强。仅有的地下商业部分位于地铁站中庭,由于缺乏通达的地下网络,商业零星散布,氛围不浓,交通枢纽的人流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见图1)。

图1 地下空间现状

3.5 产业空间

地块内现在仅有国棉六厂改造后形成的跨境电商产业和少部分商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也无法带动周边产业升级和创新。

4 设计策略

引入勒·柯布西耶的“立体城市”概念,在用地日趋紧张、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引导城市立体开发、集约发展、产城一体、智慧管理,使青岛北站成为城市交通的超级枢纽、产业引导的创新中心、开放空间的立体城市,并成为节地、节能、生态宜居的超级门户。

4.1 构建多层次、高效率的综合交通体系

1)缝合东西的“动感纽带” 在整个项目的2层设计2条贯穿东西的“动感纽带”,即人行主动脉连接东西2个空中慢行系统。设计中参考纽约高线公园设计理念,在整个步行空间两侧设计贯穿整个地块的公共空间体系,地上地下高效结合,达到慢行系统立体互通的交通效果(见图2)。

图2 动感纽带

2)互联互通的地下空间体系 对原有地下空间进行扩展设计,打造1条贯穿东西地块的地下步行商业街,并向周边发散。引入美食广场、咖啡厅、生活超市等,通过数个下沉广场进行串联,形成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引导枢纽人流,活跃商业气氛(见图3)。枢纽人流通过地下空间与周边建筑无缝连接,将地面空间释放并还给城市,实现用地的高度复合与集约利用。

图3 地下空间体系

4.2 梳理产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依托青岛北站枢纽优势,重新梳理产业结构,围绕枢纽经济,打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同时依托深厚的历史基底,发展创意、文娱产业,形成创意文化集聚的产业高地(见图4)。

图4 产业定位

4.3 形成多种空间模式,塑造标志性城市新形象

1)创新科技区 该区域位于整个片区东侧核心位置,南北两侧高楼林立,而其又毗邻国棉六厂历史保护区。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低密度开发模式,容积率和高度均有所降低,与历史保护区共同形成一个城市可呼吸的“绿肺”,激活城市核心空间,焕发城市创新活力;采用灵活布局方式,中间留出部分庭院,结合各种公共设施,激发创造者灵感(见图5)。

图5 创新科技区

2)滨海云平台 该区域位于项目西南角,原规划中留白,希望以后能够确定合适的定位。设计中提出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形成“裙楼+空中花园+超高层建筑”的高密度集合,使高层物业尽享胶州湾一线海景,既提高经济价值,又综合解决交通枢纽占地与其他物业的矛盾;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高效复合利用土地,为片区塑造胶州湾沿岸标志性形象(见图6,7)。

图6 滨海云平台

图7 规划设计鸟瞰

4.4 保护与创新相结合的文化保护策略

对于历史建筑的调整策略有2个:一是凸显历史文化;另一个是促进历史建筑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将该片区的产业功能定位为文娱艺术、创意设计及时尚等新型产业,形成创新产业、历史文化与体验式休闲商业的高度融合,激活现代活力。

1)彰显胶济铁路历史文明 原胶济铁路沿线将成为集艺术、商业、休闲活动等于一体的自然艺术区,城市绿径将成为人们回忆历史、畅享现代休闲艺术生活的铁路公园。

2)重构历史空间,激发现代活力 原国棉六厂的部分厂房屋顶已破烂不堪,将其改造为市民活动的绿色观景平台,下面配套商业及休闲功能,在改造中,力求与城市空间积极融合。

部分历史建筑位于东西向中轴线上,但分布零散,缺乏空间感。本次设计在此处营造广场氛围,形成庆典广场,在原有历史建筑中加建1个玻璃顶盖,整合原有历史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入口,此广场成为中央绿轴上的重要开放空间节点,彰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现代城市的活力。

4.5 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强化原有的东西方向空间主轴,打造通山达海的中央绿谷,围绕空间主轴形成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集群,并通过引入各种文化活动和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体验(见图8)。

图8 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5 结语

在多轮沟通和汇报过程中,主要设计理念基本保留,但仍有部分设计成果尚未落地。这也是城市设计的特点,即其并非设计师单方面的概念表达,而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妥协。

1)利益层面 政府代表公众利益,而开发公司则承担成本压力,以及其他各部门和实体的利益诉求,因此城市设计需解决多方面矛盾,实现利益的最终平衡。

2)实施层面 城市设计面临各种国家规范、现状条件、各部门规章制度的制约,应遵循相关规范。

在最后的落地过程中,城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控制和干预必须通过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与落实,其最终呈现的规划成果是各层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城市设计能否落地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结果。在整个城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能做的是在充分分析和基础调研的基础上,根植于场地,发掘其自身潜力,考虑多方利益,实现公共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妥协和共赢,这样的设计成果才是可期待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