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 李 萌 李鹏涛 耿智颖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历史文脉与城市精神,以自身为依托演绎着城市故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暴露出建筑环境衰败、共享空间与基础设施匮乏、文化氛围缺失及街区活力渐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需不断探寻更新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以其自身的文化教育属性承载城市历史特色,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供新方向,如苏州博物馆新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139文化街区博物馆群等。博物馆的植入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与街区相适应的博物馆建筑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历史文化街区是活态历史文化遗产,有大量居民生活于此,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保存着城市的文化底蕴,较为完整和真实地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发展的核心在于建筑、环境、历史、文化、生活、经济等相互作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的研究,才能维持街区传统风貌,保存街区文化多样性,激发街区活力。
1)建筑衰败,环境破坏 历史文化街区与周围环境共同承担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重任。随着社会发展,多数历史文化街区未得到有效保护,街区建筑不是年久失修、逐渐破败,就是修缮过度、文化氛围被破坏,从而导致街区风貌损毁。
2)设施匮乏,空间残缺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缺乏基础便民设施以及可供游客和当地居民休憩体验的公共空间,大多数公共设施功能单一,缺乏趣味与历史特色。
3)商业化严重,文化衰落 历史文化街区自身商业化严重,大量仿古商业建筑环绕,街区沦为商品经济的代名词,文化属性缺失。
4)过度消费,活性渐失 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被过度消费,缺乏历史文化特色与活力。
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以原有街区风貌为基础,历史文化为导向,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系,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居环境,基于此,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
2.2.1 原态风貌修缮
多数历史文化街区由于房屋肆意搭建改造、环境无序整改,导致其原态风貌被破坏、肌理杂乱。以尊重街区传统风貌为基础,从整体和局部2条脉络出发,在保护街区原态风貌完整性的同时,对历史建筑、街区道路、周围环境等进行保护修缮及更新改造,使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1]。如成都宽窄巷子和新加坡唐人街,对街区进行原真性保护及修缮,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保留和延续。
2.2.2 空间场所营造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自身条件限制以及后期建筑、环境等随意更改,导致街区配套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尤其是人们停留交互的休闲空间、传播民俗的文化空间、满足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等匮缺。空间场所优化与设计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重要问题,空间场所的营造使人的活动、地域场所、历史文化3种因素有机串联,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激发街区活力[2]。如上海“新天地”,通过增设步行街和休闲广场,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激发街区活力。
2.2.3 历史文化复兴
街区风貌、道路肌理、街巷尺度、地域语言符号等文化记忆不断丧失,使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沦为丧失文化内涵的空壳。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引导作用。通过打造适合的文化传播媒介,如具有文化属性的博物馆、艺术馆等,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场所,让人们深刻了解、感悟街区的历史文化,使街区历史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如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建筑已成功带动街区发展与文化传承。
2.2.4 街区活力激活
历史文化街区是活态文化遗产,其内的商贩、游客、居民相互作用形成街区独具特色的生活气息。业态构成、产业更新、居民留存是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关键,三者在各自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某一媒介将三者紧密联系,从而维持街区的长久动力。如美国纽约市引进SOHO艺术业态,带动周围区域发展,激发街区活力[3]。
博物馆可反映地方特色和城市个性,其在营造富有文化特色场所的同时更发挥着联系周边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历史文化为导向,将新活力辐射至整个生活圈。根植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博物馆建筑更是传播城市记忆及激发街区活力的重要媒介,如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古典园林设计理念,运用古典图形元素及传统结构设计,与周边历史环境中的景色互借、交相辉映,传承苏州文化特色。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为核心,与周围的物质历史形态(历史建筑、生活设施等)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民俗等)共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化。中山市139文化街区以博物馆建筑为核心,结合周边老城区的城市肌理及建筑风貌,从传承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现代建筑处理手法打造具有中山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群。
塞上老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全长约380m,其内建筑风格呈现明清时期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多彩,被称为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
塞上老街建设之初是为了解决工匠吃住问题;随着大召寺、归化城兴起,塞上老街又承担起居民衣食住行的责任,绥远城带动了以塞上老街为主导的归化城经商热潮;清末民初时的塞上老街已是市井繁华,生机盎然。400多年来,塞上老街在蒙元文化与晋商文化的碰撞中,见证了归化城传统工商业的发展与变迁,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其深远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宽泛的商业更是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塞上老街仍延续着传统工商业,主要经营美食特产、古玩字画、银器饰品、手工艺品以及餐饮服务等商业(见图1)。塞上老街南侧是依据老街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仿制的小吃街,西侧是以售卖古玩为主的多层仿古建筑。2013年,经政府的全面保护性修缮,虽多方面完善老街格局与设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图1 塞上老街街景及商铺现状
1)文化感知度低,场所精神缺失 塞上老街缺少文化服务类业态以及与民族文化特色相关的产业,加之周边大量的仿古商业建筑,空有表层形式,而无文化内涵,致使塞上老街的场所精神缺失。
2)公共空间匮乏,场所功能缺失 来往游客在塞上老街行进时缺乏临时休憩空间、停车空间,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缺少休闲娱乐的空间,空间缺失导致老街功能不完善,缺乏吸引力及活力(见图2)。
图2 塞上老街街道现状
综上所述,老街场所感下降、游客减少、居民搬离,难以延续街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导致老街文化内涵消逝,需要某一合适媒介,在弥补街区功能缺失的同时建立文化系统,以更好地传承发展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4.3.1 建筑形态设计——适应街区风貌
塞上老街博物馆选址于塞上老街西侧,其东西两侧是3~4层的仿古建筑以及单层青砖青瓦起脊建筑。遵从街区整体风貌,博物馆建筑主体2层,局部3层,采用平坡结合的屋顶形式,建筑材料选取与老街建筑相似的青砖、青瓦(见图3)。塞上老街博物馆最根本的设计策略是以适宜的建筑尺度、古朴的色彩与材质以及相似的建筑形态融于周边环境,再结合现代化建筑设计手段及建筑材料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4]。
图3 塞上老街博物馆建筑鸟瞰及立面
4.3.2 适宜功能植入——推动街区发展
塞上老街繁华背后是商业大范围侵袭、文化底蕴衰退。以塞上老街博物馆为核心建立老街文化系统,以历史文化为导向推动老街发展才是长久传承之计。塞上老街博物馆依托老街自身属性,确立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交互体验式博物馆。如图4所示,博物馆主要分为展览、体验、休闲、办公等部分,其中展览区展示塞上老街的历史文化及传统手工艺品,体验区则由当地居民教授,参观游客亲身体验。塞上老街的历史文化在游客参展以及同当地居民的交互中,逐渐渗透并输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塞上老街文化并被其深深吸引[5]。
图4 塞上老街博物馆建筑功能分析
4.3.3 共享空间营造——激发街区活性
历史文化街区的共享空间承担市井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任务,塞上老街休憩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缺失导致市井文化、地域特色传承被切断。将共享空间作为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关键,博物馆建筑首层部分架空,将建筑占用的空间还给街区,营造游客和居民的休憩空间。博物馆建筑设计屋顶活动平台,在此空间游客可更好地观赏老街风情,居民可休闲娱乐以及举办日常活动(见图5)。共享空间的营造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对重塑老街特色、激发街区活性、传承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6]。
图5 塞上老街博物馆共享空间
塞上老街博物馆建筑设计以形态、功能、空间为切入点。博物馆建筑形态遵从老街风貌,建立以文化为核心的功能体系弥补老街功能的不足,以空间营造促进人际交往,继而激发塞上老街的活力。塞上老街博物馆建设既有助于街区接轨现代生活,又可提高街区历史文化传承性,对老街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不能只停留在建筑、肌理等街区基础构成要素的表层,要寻求其核心点,以点到面,整合周边环境,引导街区发展,激发街区活力。街区博物馆概念设计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出新策略,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建筑理念结合,营造出适应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形态、功能组合以及共享空间。历史文化街区内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从以下方面展开:将博物馆形态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结合;应用博物馆功能植入激活历史文化街区;将博物馆空间营造与历史文化街区场所氛围融合。以博物馆为媒介,串联游客、居民、历史文化街区的线性关系,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更新与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