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谷 军 ,左光之 ,2,刘学群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我国城市近郊乡村建设活动如火如荼,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采取形式主义刷墙贴画的方式,另一方面因建筑学中乡村设计的缺失而导致盲目采取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建设,故从在地性理论视角探讨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合肥市近郊大圩镇圩西村为例,从在地性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场地要素、材料与建构要素、技术要素、场所精神营造要素,提出乡村公共空间在地性设计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以期完善的服务设施、工作机会、便利的交通等优势,对近郊乡村人口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导致城市近郊乡村人口流失严重、田园荒废、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城市近郊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使用主体的变化 村庄的使用者从传统村民转变为游客与村民共同使用,在设计时需满足村民对场所精神归属的诉求与游客对田园乡土文化的需求。
2)空间尺度容量变化 使用主体数量的增加、使用主体空间审美观念的差异及产业融合发展,必然导致空间尺度的变化。
3)建筑构造方式的更替 对于传统建筑元素与建筑构造方式,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融入现代建筑技术,既可获得传统记忆文化,又使得建筑具有时代感。
在地性是现代建筑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理念,表示对现代理性主义“国际风格”的应对,即追求在建筑设计中除满足功能需求外,还应考虑场所环境与历史文脉及内部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等需求的满足。
当下,城市近郊乡村建设活动大量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指导,在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遭受不可逆破坏的同时,村民收益不但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返城打工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乡村的空心化。在地性理论强调对场地原生要素的重视、对乡村环境及村民生活方式的尊重,并将其看作建筑生成原则和设计的逻辑线索,进行特色乡村设计。
场地要素即建筑所处各环境要素的总和,在地性理论要求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必须以场地设计为出发点,对其所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不仅满足设计逻辑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气候条件、村落景观分布状态,内部交通情况,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村落肌理与村落密度关系及各空间分布与使用情况。
3.1.1 场地要素分析
圩西村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东南角,项目地势较平坦,基地范围外的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基地内部的道路除了3条东西向的乡村主干道,其他道路路径混杂且路面状况差,可达性低。在基地东侧有条南北向宽约4m的河流,河流东侧沿岸已规划完成,基地内杂草丛生。整个建筑的肌理沿着3条村庄主路展开,建筑组合未规划,空间弥散且消极感严重,建筑密度较大,通风较差,建筑风貌混杂,欧式小洋楼、中式传统农宅样式并存,同时村民随意增加徽派马头墙造型,建筑色调与层高也各式各样。
3.1.2 在地性设计策略
1)整体规划布局 因原有建筑混乱不堪,利用价值低,故选取部分进行改造,其余全部拆除,原址原建,从村庄原有文脉肌理出发,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充分分析场地要素的基础上,将场地分为六大功能片区,即创意设计区、创客中心区、农耕文化体验区、餐展区、公共景观区及村委办公区。创意设计区位于基地北侧,以企业办公为主要功能。创客中心区在中间,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主要功能。农耕文化体验区位于创意设计南侧,紧邻公共景观区和景观河流带,以体验大圩葡萄田园文化为主要功能。村委办公区位于西南角,以村委办公为主要内容。餐饮区位于东南角,紧邻优美的景观河流带与公共景观区。公共景观区置于最中间,对每个区形成景观渗透。
2)公共空间的在地性设计 在规划设计层面上坚持最大程度地保留村庄原始模样,保留村庄原有的3条主路,同时将内部道路细化分级,车行道结合停车场合理布置成为整个村庄的骨干,而步行道结合公共景观空间成为村庄的经脉。将新建建筑的高度统一为1~2层,色彩以黑白为主,屋顶形制以双坡屋顶为主,而建筑平面均在原有建筑上形成,基本为二、三开间;同时对景观进行梳理,在村庄主路种植3~4m的行道树,步行道路设置约2m的步行道路树,同时随机成片种植稻田和葡萄植被丰富街巷空间。在整体建筑混杂现象得到改善的同时,街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硬界面得到有序整理。村庄内部除村委会电影放映基地和村民广场外,几乎无其他形式的聚集性公共空间,建筑师整合原有公共空间要素,同时采用空间植入等手法塑造公共空间。如对水资源的利用,采用中国园林“水聚则旷,有汪洋之感”的手法,将村庄原干涸分散池塘与东侧水景带相连接,既可起到软质分区与开阔视野的作用,又可改善小气候与补充消防雨水,同时在水面的西侧留有空地,种植水稻与葡萄,形成软界面与河面相呼应,让外来游客与新居民在步行时可体验乡村美丽的田园特色、农耕文化。此外,在设计时分散布置了许多小尺度广场。广场以乡村建筑或绿植作为边界,运用当地拆迁的碎石作铺装,既可唤醒游客对城市广场的记忆,又能以乡村广场独特的空间特征吸引游客,同时还能激发村民参加活动的热情。从社会意义角度看,可加强游客与村民的交流融合,从而对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形成新的田园乡村社区群体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3)公共建筑的在地性设计 在公共景观区设置3座具有城市功能性质的乡村公共建筑,分别是观景厅、稻田会议室、滨湖餐厅,结合原有建筑基址,在形制与尺度上和周边建筑保持一致,为步行游客提供休憩场地,同时作为节点空间打破整个绿化功能区,丰富景观的层次(见图1)。在村委办公区设立村史馆,充分挖掘大圩当地村史,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村民的奋斗创业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随着信息网络发展及城乡交流加速,村民的眼界及审美早已发生变化,故引入新的公共建筑空间,既可满足田园综合模式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又能使乡村充满时代感。
图1 三十岗建筑节点
1)建筑材料 色彩与构造方式可最直接地反映乡村公共空间的在地性。在设计时,应注重乡土材料的使用。原有建筑拆除后若不进行回收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堆积与资源浪费,故在设计中需对原有建筑的黑砖、红砖、瓦片、石板、鹅卵石等进行回收利用。如采用石板与鹅卵石铺砌道路贯穿村庄各角度,院落围墙采用当地拆迁后废弃的黑砖与小黑瓦组合而成,与周围公共建筑钢与玻璃的现代材质形成鲜明对比,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不缺乏时代气息。
2)建筑构造 从当地砖混结构出发,寻求与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的结合,小构件采用当地的砖混结构,大跨度建筑采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的形式,同时适量暴露填充砖,以唤起村民的认同(见图2)。院落围墙以砖和废弃的过梁作为结构框架,瓦片作为补偿,在减轻结构重量、丰富材质的同时,使空间得以渗透、流通,充满意蕴。
图2 建筑构造在地做法
与高投入、高技术、高消耗的城市建筑不同,乡村建筑造价低,技术也较落后,同时后期维护资金也有极大不确定性,故乡村公共空间建筑技术的在地性必然依靠低技术、低成本、被动式技术实现。在大圩村设计中,根据村庄原有肌理将建筑整体朝南向布局,现状建筑密度过大影响通风散热,故拆除一些建筑,同时根据具体需要通过围合或半围合的布局增加建筑单体,既可使建筑内部的能耗降到最低,同时使原来弥散的消极空间转变成具有一定围合感的积极空间。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提出:“场所产生的前提是必须在一段时间里保存其认同。”与传统村民的强烈归属感不同,外来游客与新村民对这片土地充满陌生好奇之感,因此设计中既要保持原有村民的归属认同,也要关注新村民心理归属的诉求。
圩西村场地精神的在地性塑造,既通过上述材料、技术、构造等营造场所氛围,也在设计时不断根据村民与“新村民”的意见反馈进行设计。如在公共绿化空间的植被选择和院墙的形制上与村民进行积极探讨和沟通;在设计创意设计区、创客中心区、餐展区空间时,积极关注入住企业的需求,如餐饮包厢空间设计需考虑灵活性,所有包厢在设计时留足空间,通过自由移动门窗分割调整空间,从而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基于在地性理论,结合实践项目,从城市近郊乡村公共空间的场地要素、材料与构造方式、建造技术及场所精神营造4个层面对在地性探讨策略进行分析归纳,以期为今后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