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宜春市宜阳新区政务区照明规划设计

时间:2024-07-28

李 静,李训智,胡韵萩

(1.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2.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

引言

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全国涌现大量的新城(新区)。江西省宜春市在2007年开始规划建设的宜阳新区,是宜春市的行政、金融、商贸、文化中心;但新城区的功能与设施有待逐步完善,区域活力不足,夜间空旷冷清,缺乏安全感,影响市民与企业流入。宜春市宜阳新区政务区照明规划设计旨在完善市政基础照明,提升城市景观照明,保障夜间安全,丰富夜间活动,促进区域活力,获取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新区繁荣发展。

1 空间认知

光环境的营造应遵循环境心理学理论,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需不断探索光在物质与文化上的表达,不断探究光通过客观物理环境与主观意识对话,客观地认知设计对象的现状与氛围需求,针对性地将历史文化、地域民俗、生活印象光影化,努力打造一个特有的、独属该城市(区域)的形象,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认同与归属[1]。

1.1 现状分析

1)规划建筑形制。政务区有机结合官式建筑形制与江南园林布局,以市政大楼、宜阳大厦为中心,四周布置科技、文化、艺术等建筑,形成背山面水,左右对称,中间高四周低的对称与拱月格局,呈现显著的轴线对称感与环绕向心力(图1~图3)。

图1 规划建筑形制

图2 政务区鸟瞰实拍照片

图3 湖泊公园广场照片

2)景观照明现状。市政大楼、宜阳大厦、艺术之窗、科技之窗等已有一定的景观照明,但年久失修,亮度、光色无序纷乱,夜间区域的轴线对称感与环绕向心力隐没,视觉形象不饱满,艺术表现力不足(图4)。公园、广场光环境昏暗,良好的景观形象在夜晚未充分彰显,且存在安全隐患(图5),市民参与感与利用率不高[2-5]。

图4 宜阳政务区夜景现状

图5 湖泊公园广场夜景现状

2.2 秩序格局

设计中,充分尊重城市规划形制,整饬统一亮度、光色、动态的秩序规则,恢复夜间的轴线感与向心力,使白天、夜晚的格局印象和空间认知保持一致(图6)。

图6 照明的秩序格局

1)亮度。由于宜春市无相应的夜景照明规划设计规范,亮度指标设定以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为基础;类比同等规模城市实测亮度数据,设定各建筑载体与部位的技术指标,形成“核心亮外围暗,公建亮住宅暗,顶部亮、底部次之、中间暗”的亮度秩序;并将亮度指标量化细化到建筑的顶部、裙楼、立面、立柱、入口、装饰拱门等各个关键部位(图7~图10)。

图7 秩序格局:亮度

图8 建筑亮度技术指标

图9 政务区实拍照片

2)光色与动态。政务办公建筑单色暖光,突出核心的明亮庄重,温暖亲人。考虑市政大楼与宜阳大厦前后包裹的空间关系与易于视觉融合的结构特征,对顶部、立面分别采用2 200 K、3 000 K与3 000 K、4 000 K,通过“近暖远冷”的手法拉开空间层次(图11、图12)。

图12 秩序格局:动态

三大场馆允许色彩与动态变化,设计依据场馆的特色与属性赋予其色彩表现。科技之窗设定为深空蓝色调,传达科学探索如星空般的深邃;文化之窗用复古暖色调表现,渗透出历史的记忆;文化艺术中心取形于华木莲,着色于花瓣的黄白渐变,晕染花瓣轻盈的形态(图13)。

图13 科技之窗、文化之窗、艺术中心实拍照片

图14 翡翠城实拍照片

最南侧翡翠城为政务区的视觉对景,也是广场、滨水步道的环境背景,平日静态、3 000 K的暖白光,特定时段呈现平湖望月,水天一色(图14);最北侧办公楼局部动态、4 000 K中性白光,局部光影漫闪流动,寓意城中山泉(图15);整个区域冷暖互映、色彩点缀、以动衬静,使人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感受宁静浪漫的诗意生活。

图15 北侧办公楼实拍照片

3 文化感知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场所精神”[6]的论述,“每个场所都有自己的特制和灵魂”,“每个作品的目的在于传达意义,塑造独属的认知形象、有对话的感知精神,满足人生在实质与精神上的需求”。

文化感知不限于物,不拘泥于形。设计中,群聚地域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元素,用大量熟悉的记忆符号不断刺激视觉认知与精神感知,将场所的灵魂与人们的记忆相融合,形成独属的场所精神与地域记忆。

项目以“宜美山水间,明月共此时”为设计主题,将城市文化引入城市视界,引发人们共情,提炼最具宜春特色的“月、花、泉、禅” 地域元素(图16);以“建筑、园林”为蓝图,以“光”为材质,融合传统建筑“造物”与园林“造景”的手法,国画的写意技法,精准的投光拼接,准确的光色组合,配合月光照明、泛水纹照明等特色方式,打造具有政务气质、人文情怀的禅意夜印象。

图16 宜春特色元素

1)建筑。文化之窗聚集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和宜春日报社,作为文化传承的窗口,博物馆南立面如一副画框,展示一幕幕宜春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的画卷(图17)。

科学与宗教涵盖世间确切和超乎确切的知识,如阴阳两鱼相互交融。禅都宜春的科技之窗使用透明柔性(或硬质)LED屏,完美平衡白天采光与夜间展示,在屏幕变化间展现科技的进步;平日的窗口呈现深邃浩瀚的星空,站立脚下仰望星空,真假交织相容,传达出禅宗佛学的时空无界(图18)。

野生华木莲生长在宜春明月山,被发现时世界仅存两株,在宜春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评为宜春市花。文化艺术中心取形于华木莲,被赋予黄白渐变的光色,在周边绿化照明的簇拥下,艺术中心如同盛开的花朵在夜晚绽放(图19)。

图17 文化之窗效果

图18 科技之窗效果

图19 文化艺术中心效果

2)公园、广场。将主视角从建筑场景切换到公园广场,在近人尺度空间里重点考虑行人的体验与感知。湖泊公园滨湖道路摒弃传统庭院灯而选用图案灯,将波光粼粼水纹效果由湖面延展到人行步道;林间小路采用“月光照明”的手法,将明月的光辉洒落在小路上,将有趣的光留在路上,让人尽情漫步于光中(图20)。

图20 湖泊公园实拍照片

沿湖一圈的慢跑步道等间距设置12盏特制图案投影灯来标定里程,记录行走轨迹。每个灯具内置4组图案,依次为月相变化、绽放华木莲、禅宗佛道语录及儿童可识的“十二生肖”,并按逆时针顺次变化;将最宜春特色的“月”、“花”、“禅”与儿童共鸣的“动物”充斥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得目光所及之处皆有诉说(图21、图22)。

图21 里程图案

图22 滨湖步道实拍照片

如果说群聚效应是刻意通过量变建立宜春城市特征名片的心理感知锚点,那么“城市触媒”则为在足够的量化刺激及良性反馈下,逐步形成由个体有意而为向群体自发应用的现象。因此,政务区景观照明对宜春的文化元素、大数据产业、科技智能产业深入挖掘,合理化引用,将每一个城市元素做为一个活力媒介,激发提升城市夜景品质的多米诺连锁反应,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激活一片城区夜间经济[7,8]。

时空长廊是公园中一处较小的构筑景观,由14组弧形可发光的拱券排列而成。管理者认为这是园中特色,希望打造一个兼具文化与科技感的景观小品,并体现宜春在大数据、智能产业布局的应用。照明通过“感应触发投影”的方式,打造“光随人动,人追光行”的互动体验,吸引市民驻足停留(图23)。

图23 时空长廊互动效果

时空长廊互动由花路、墨笔和奇景三种情境组成;花路取形于宜春明月山上的华木莲、杜鹃、百合、竹等;墨笔取自历史不同时代字体撰写的“宜春”,如小篆、隶书等;奇景源于博物馆展览的历经千年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宜春八景(图24);每一情景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与灵魂。

图24 宜春八景

3 结语

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宜阳新区已陆续完成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大数据园区配套设施的布局、新产业的落户、旧城区人群的职住疏解。在此过程中,照明与城市融合发展,在保障夜行安全、激发夜间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