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纪国刚
201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化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大庆之年,发展改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区发展改革系统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精神,把握好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工作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努力做好新常态下西藏发展改革工作。
一、立足区情,全面认识新常态对西藏的影响
(一)深刻理解新常态
***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国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9个方面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新常态、新趋势、新特点,已经或正在对西藏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比如,西藏经济特点是投资拉动特别是中央政府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面对中央投资规模增速适度收紧的压力,要争取更多投资的困难加大;经济转型使中央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投资方向和项目选择,对西藏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申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深度调整将在全国范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摒弃粗放发展方式,将倒逼西藏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质量效益、在竞争的格局下开拓发展空间、在现有的条件下培育和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西藏产业发展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自然历史多种原因,西藏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资源环境约束强,自我发展能力弱等短板明显,特别是又处于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和主战场,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维稳任务繁重艰巨,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非常明显。考虑新常态给西藏经济发展带来的这些影响,结合中央关于2020年我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接近”的要求(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和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等工作目标(2013年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2%。按全国GDP在2014—2015年年均增长7%、“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5%测算,今后6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只有保持在12%左右,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才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多一点,才能实现显著缩小和全国的差距)。要充分认识投资拉动仍是推动西藏发展的主导力量,项目建设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时时处处想项目、千方百计抓项目、聚精会神干项目,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努力开辟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二)研判好西藏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影响和挑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常态给西藏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总体上,近年来西藏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科学发展持续推进、社会局势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不断加强、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生态保护日益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发展转型期和后发追赶期“三期交织”的新阶段。战略机遇期主要体现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和政策支撑更强。国家持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实施新一轮开放战略加大对沿边地区的开放力度,为西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提升了西藏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正在持续发挥作用,还将持续发挥效应,对口援藏工作20周年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了援藏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科学性,大力实施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援藏工作新格局正在巩固与发展。发展转型期主要体现为经过多年努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预计“十二五”末全区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0亿元),由投资拉动“一条腿”走路到投资拉动与内生发展并行“两条腿”走路的转型基础越来越坚实,条件越来越完备。经济新常态将倒逼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等要素驱动向投资与创新协同驱动转变,产业支撑由同质低效向提质增效转变,开放格局由注重对内交流向内联外通全方位开放转变,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具有西藏特点的发展转型逐步形成。后发追赶期主要体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更加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着力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细化实化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合作的总体战略,支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西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为西藏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条件。近年来,随着瓶颈制约持续缓解,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支撑不断加大,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业、文化旅游业、天然饮用水业、生态林果业、藏医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前景广阔。努力实现西藏相对全国较高的经济增长新常态,实现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有可能的。
二、顺势而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
面对新常态,与全国兄弟省区市相比,西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明显、十分特殊。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不能临渊慕鱼,而要鼓足干劲,自加压力,坚决按照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实现新增就业4.6万人),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切实增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区发展改革系统要更加注重项目投资的支撑作用,更加注重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提高内生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运用“三驾马车”均衡拉动,更加注重满足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更加注重“五位一体”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发展改革工作要围绕着力点积极调适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客观体现。全区发展改革系统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更要从当下入手,认真执行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出现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新变化,做到理念、政策、方法“三个调适”,善于运用“全局理念、战略理念、改革理念、市场理念”探索增长路径,善于利用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各类政策的联动协调平衡发展,善于运用市场方式、法治思维、科学规律破解难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区发展改革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要全面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藏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参谋部、应急部、服务部、协调部、改革部”的职能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三、勇于担当,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研究,谋划好当前和未来发展
1、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
立足我区基本区情和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深化完善“十三五”发展基本思路,编制好“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按照突出重点领域、区分政府和市场职能、严格控制数量的原则,确定“十三五”时期重大专项规划目录。完成“十三五”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上报工作,加强与有关部委汇报衔接,争取在年内获得国家审批。
2、加强政策、项目研究储备
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特别是对中央支持我区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潜力,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领域重大政策研究储备。加强与区内外研究机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课题合作与研究。加快项目数据库建设,立足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集中打造“两屏五地一通道两区”以及新型城镇化,研究储备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矿产、生态和城镇建设等重大项目工程,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支持西藏的规划项目方案。
3、增化经济运行调节工作
认真落实中央宏观经济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准确研判经济走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稳定社会预期。强化经济运行调节,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工业生产和能源保障之间的矛盾,综合应用投资、财税、金融等政策工具,多管齐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推进国防与经济建设融合式发展。
(二)狠抓落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充分调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个积极性,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300亿元、增长20%。一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益。继续落实好项目“五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重大设计变更,加快出台招投标法实施细则,加快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完善区外招标代理机构备案制度。优先在项目少、技术人员缺乏的行业和领域推行项目代建制或总承包制。开展经常性调研和稽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更多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二是努力扩大民间投资规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继续简政放权,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推行BT、PPP等合作模式,鼓励民营企业以独资、控股、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我区项目建设和运营。
2、加快重点项目实施
交通领域,加快推进拉林铁路、川藏公路、川藏公路北线、通县乡油路、拉萨贡嘎机场航站区等一批在建项目;建成拉林高等级公路开工路段、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滇藏公路新通道、米拉山隧道和林芝米林机场航站区、昌都邦达机场飞行区改扩建等一批项目。能源领域,加强与国家电网战略合作,加快川藏联网延伸工程、藏中电网220千伏及110千伏网架输变电工程、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进度;加快农网升级改造、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大古、加查、苏洼龙等水电站建设;推进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开发,加快外送电源点项目前期工作。水利领域,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运,加快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和雅砻、恰央水库建设,开工建设结巴、湘河等水库,加大农田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综合配套建设力度。
3、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保持“三农”投资稳定增长,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加快曲尼帕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完善防抗灾物资储备库设施,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二是抓好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优势资源优先开发、重点发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编制好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天然饮用水产能,支持优势企业引领发展,真正做大做强天然饮用水产业。加快雄村铜矿开发工程、驱龙铜多金属矿采选工程、玉龙铜矿二期工程、藏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富民强区的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加快服务业升级。积极推动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升级。加快发展物流业,推进日喀则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
4、更加注重民生改善
一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按照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积极做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配置,引导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加快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快实施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加强学前双语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加快地(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启动实施自治区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三是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建设15所五保集中供养机构和3个地(市)级儿童福利院机构,力争全区五保有意愿集中供养率和孤儿集中收养率达到100%。四是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加强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加大扶贫开发项目的衔接力度,侧重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五是稳控市场物价。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适时提出发放价格补贴政策建议。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和涉及民生收费专项价格检查,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5、守好生态保护底线
一是严格环境准入。严把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严禁落后产能、“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西藏。强化对矿产、水能、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二是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开展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问责和表彰奖励制度,落实能源总量控制方案,推动我区公共机构节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加快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推进主要城镇和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以及县城和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转运站建设。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园区。完成温室气体省级电子报送平台建设。四是协调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加快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和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快创建林芝和山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指导错那、墨脱和察隅加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拉鲁湿地三期保护工程。
(三)勇于开拓,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开放
1、加快改革措施落地
一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交通投融资运作模式。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有效模式,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辅导,帮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推进我区企业开辟资本市场融资新渠道。二是稳步推进价格改革。落实国家价格改革政策,承接部分商品和服务定价权下放工作,出台自治区价格目录。疏导水电气价格矛盾,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居民阶梯电价调研,逐步推行居民阶梯水价。三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农牧区医疗制度地(市)级统筹步伐。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公立医院扩展延伸。全面推动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坚持以改革统领试点工作,组织各试点单位编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重大事项,尽早出台落实配套改革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健全招商引资机制
加快组建招商引资机构。研究制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完善适用于全区各类开发园区和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对项目进行年度滚动管理。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招商引资增长15%以上。
3、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加快推进青藏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陕甘宁青经济圈,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出台援藏“十三五”规划大纲,协助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央企业编制对口援藏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对口援藏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争取将援藏资金纳入到我区财政盘子,推动援藏资金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提升与援藏省(市)的交流合作层次。
4、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及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启动日喀则至吉隆铁路前期工作,推进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强口岸、边贸市场、边民互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合举办好第二届藏博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