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系茅口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地质意义

时间:2024-07-28

胡罗嘉,黄世伟,谭万仓,谭秀成,苏成鹏,胡 笙,李明隆,刘 菲,冯 亮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3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5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6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7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8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0 前言

近期,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简称“川东”)的WT1井、QL50井和W67井均在中二叠统茅口组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勘探前景[1]。层序地层学研究一直是茅口组沉积储层研究的重点之一[2-3],通过对沉积地层进行精确划分、对比和分析,为沉积相带划分、岩相古地理重建、岩溶古地貌恢复和储层预测等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测方法。前人从不同角度开展了茅口组层序研究工作[4-14],由于这些研究大多以整个盆地为对象,同时川东茅口组后期受剥蚀较为严重,层序界面可对比性较差,研究范围、研究程度的差异使得茅口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存在争议,集中体现在三级层序数量、每一个三级层序对应的岩性地层段等方面。

作者基于川东茅口组钻井岩心、测录井和成像测井、薄片观察等资料,在层序界面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将茅口组共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进一步明确等时地层格架内地层充填规律,探讨了古地理演化。该项研究可为川东茅口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依据。

1 区域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构造位置大部分处于川东高陡褶皱带,局部处于川北低陡褶皱带、川中低缓褶皱带、川南低陡褶皱带(图1a)。泥盆纪末期的柳江运动以及石炭纪的云南运动,使盆地沉积基底暴露剥蚀,导致研究区普遍缺失下二叠统[15-18]。在广泛海侵背景下形成的中二叠统,分别超覆于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或更老地层之上[14,19],自下而上分为梁山组、栖霞组和茅口组(图1b)。中二叠世早期研究区发生由东向西的广泛海侵,形成梁山组碎屑滨岸相沉积[20],到栖霞期过渡为碳酸盐台地沉积,栖霞末期海平面下降,沉积区转化为暴露区受到大气水淋滤溶蚀,形成一个区域性暴露侵蚀不整合面[16]。茅口早期再次广泛海侵,茅口组下部茅一段发育一套典型泥灰岩-灰岩(也称之为眼球眼皮状灰岩)韵律互层沉积[21],向中上部过渡为灰色、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夹有泥质灰岩和含泥灰岩,含较多的燧石结核或条带,局部发育白云岩。某些地区茅二段中上部至茅四段发育一套名曰“孤峰段”的硅质泥页岩,它与茅口组碳酸盐岩属于同期异相(图1b)[22-23]。受东吴运动引发的构造抬升作用影响,茅口组中晚期盆地发生沉积分异,呈现隆凹相间的沉积格局。茅口组顶部遭到不同程度剥蚀,形成区域性暴露不整合面[24-26]。该剥蚀面与孤峰段的欠补偿沉积共同控制了茅口末期的地貌特征。茅口组之上覆盖了上二叠统龙潭组滨岸—潮坪沉积,岩性以泥页岩为主。平面上研究区茅口组为一套连续沉积,沉积分异不大,具备等时、可对比的条件。

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以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27-28],在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取样及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伽马曲线的旋回变化特征,对研究区40多口探井的二叠系茅口组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和追踪。研究区茅口组的碳酸盐岩依据颗粒含量由高到低可划分为4种结构类型:颗粒岩类、泥粒岩类、粒泥岩类和泥晶岩类,其中颗粒岩类包括亮晶生物碎屑(砂屑)灰岩、泥-亮晶生物碎屑(砂屑)灰岩等,泥粒岩类包括泥晶生物碎屑(砂屑)灰岩等,粒泥岩类包括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砂屑泥晶灰岩等,泥晶岩类包括泥晶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等(图2)。

图2 川东C67井茅口组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Fig.2 Comprehensiv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Maokou Formation of Well C67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2.1 层序地层方案

在川东茅口组中识别出两种类型的层序界面,SB-Ⅰ和SB-Ⅱ,前者为暴露不整合面(Ⅰ型),后者为岩性-岩相转换面(Ⅱ型);从下到上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至SQ5),除上部的SQ5因后期缺失而仅残存TST外,其余各层序均由TST和HST组成(图2)。层序界面之下GR曲线多表现为相对低值,对应沉积以颗粒岩类为主;界面之上GR曲线表现为相对高值,对应沉积以泥粒岩类、粒泥岩类为主,泥质含量增高。如图2所示,该方案与岩石地层大致对应关系为:SQ1对应茅一段中下部,SQ2对应茅一段上部,SQ3对应茅一段顶部至茅二段,SQ4对应茅二段顶部及茅三段,SQ5对应茅四段。

2.2 Ⅰ型层序界面特征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Ⅰ型层序界面,是当海平面迅速下降且速率大于碳酸盐台地或滩边缘盆地沉降速率,海平面位置低于台地或滩边缘时所形成的。以侵蚀不整合面标志为依据,在茅口组顶、底及内部共识别出以下3个Ⅰ型层序界面(图2)。

茅口组与下伏栖霞组分界面为一典型侵蚀不整合面[29-30]。研究区Z8井揭示,栖霞组岩性主要为浅色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茅口组SQ1岩性为眼球眼皮状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等(图3a)。茅一段下部有机质含量增高,GR曲线由栖霞组顶部的锯齿状低—中值向上转变为茅口组底部的指状中—高值(图3a)。MX9井成像测井显示,栖霞组顶部表现为亮色中—厚层夹暗色薄层条纹,向界面之上茅口组SQ1过渡为亮色中—薄层条带夹暗色薄层条纹(图4a)。

茅口组内部SQ3与SQ4分界面基于全盆地有关地质资料,川东茅口组内幕SQ3与SQ4之间同样存在暴露不整合面。从W79井揭示的岩性看,SQ3主要为泥粒岩类和颗粒岩类(图3b),镜下可见微裂缝和溶洞发育,充填黑色碳质和方解石晶粒;SQ4岩性为泥页岩、灰质泥岩。GR曲线由锯齿状低值向上突变为指状、锯齿状高值(图3b)。MX9井成像测井显示,SQ3顶部亮色中厚层(灰岩)向上突变为SQ4底部亮色薄层(灰岩),且在界面之下可见少量暗色溶洞(图4b),这表明SQ3顶部曾经由于暴露而遭受大气淡水的溶蚀改造。

图3 川东茅口组Ⅰ型层序界面上下岩性及自然伽马特征Fig.3 Lithology and natural gamm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a of SB-Ⅰof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图4 川东茅口组Ⅰ型层序界面上下成像测井响应特征Fig.4 FMI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trata of SB-Ⅰof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茅口组与上覆龙潭组分界面中二叠世末—晚二叠世初发生的东吴运动,导致茅口组抬升出露地表,形成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8-9,31]。研究区C67井揭示,茅口组顶部主要发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上覆龙潭组主要为泥页岩(图3c)和煤系地层,局部地区还发育火山岩,岩性有玄武岩、凝灰岩(图3d)、凝灰质砂岩等。GR曲线由颗粒灰岩的箱状、锯齿状低—中值向上突变为锯齿状中—高值(图3c,3d)。M1井成像测井中,茅口组顶部可见大量岩溶作用形成的暗色溶洞,上覆龙潭组呈现泥灰岩、泥岩互层的亮—暗色薄互层(图4c)。

2.3 Ⅱ型层序界面特征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Ⅱ型层序界面,是在海平面下降速率小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形成的。主要以岩性-岩相转换面作为判识标志,在茅口组内自下而上共识别出3个Ⅱ型层序界面(图2)。

总体上,Ⅱ型层序界面之下多为颗粒含量较高的砂屑、生物碎屑灰岩,如SQ1顶部发育的泥晶-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亮晶-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以及SQ4顶部的亮晶生物碎屑砂屑灰岩(图2)。界面之上的灰岩,颗粒含量明显减少,灰泥含量逐渐增多,结构类型主要为粒泥岩类,岩石类型主要有SQ2底部、SQ3底部的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以及SQ5底部(茅四段底部)的砂屑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等(图2)。这表明转换面之下以发育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为特征,而转换面之上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预示着又一海侵旋回的开始。

3 层序地层充填规律

在单井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区建立茅口组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格架与充填过程

以茅口组SQ2最大海泛面(MFS)作为等时界面进行层拉平和层序地层对比基准面,选取北东向的一条典型剖面进行层序地层横向对比,以展示茅口组层序格架内的沉积充填特征(图5)。

图5 川东茅口组层序地层对比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1)Fig.5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ection of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section position is shown in Fig.1)

如图5所示,由东北至西南方向,SQ1地层厚度总体上呈现出逐渐减薄的变化趋势,具有超覆沉积的特征。尤其是下部的TST表现更为明显,地层不仅逐渐减薄,并且在西部的TF2井、SH2井等井区完全缺失(反映该区在SQ1海侵期未接受沉积)。由于研究区SQ1广泛发育浅水眼球眼皮状灰岩[21],黏土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导致部分井SQ1的TST下部GR值总体低于HST。

SQ2地层遍布全区,在对比剖面中可追踪对比;其中的TST沉积为茅口期最大海泛沉积,全区稳定分布,易追踪对比,可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SQ2地层厚度出现了一定的分异,主要表现为持续沉降区和颗粒滩发育区地层厚度较大,而且HST地层厚度普遍大于TST地层厚度。

SQ3地层在北东—南西方向上发育相对完整,但横向变化较大。由C67井区到J1井区,再到F1井区SQ3,地层厚度急剧减小,岩性特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C67井区的泥晶颗粒灰岩变化为F1井区的泥岩、页岩。岩性和厚度的空间变化,是对沉积环境分异(从中西部的浅水碳酸盐台地到东部的欠补偿的深水环境)的响应。

SQ4地层继承性地呈现出西南厚东北薄的变化趋势,并且HST地层厚度普遍大于TST地层厚度。然而,由于受后期东吴运动引发的构造抬升和差异剥蚀的影响,该层序地层保存不全,C34井区以东,J1井、F1井区SQ4地层完全缺失。

SQ5地层在研究区东北部完全缺失,仅在西南部残存少量TST地层,厚度一般小于30 m,如TF2井、SH2井、C67井等井区。

综上所述,研究区茅口组层序地层总体上具有下部超覆、顶部削蚀的特征:下部的SQ1层序由东北往西南向海西期古隆起和古地貌高地逐渐超覆、减薄;顶部普遍存在明显的地层减薄缺失现象,而且在东北部更为明显。

3.2 层序地层分布规律

根据研究区内40多口探井的茅口组5个三级层序的分层与厚度数据,分别编绘SQ1至SQ5层序地层厚度分布图(图6),展示地层充填特征及演化。

图6 川东茅口组各层序厚度等值线图Fig.6 Thickness contour map of each sequence of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SQ1层序地层厚度分布在20~80 m之间,总体上表现出东西分异、厚薄相间的分布趋势(图6a):在研究区中部,大致在TS6井—TS8井—W78井—C67井区一带,厚度较大,一般大于60 m;该带以西,地层厚度逐渐减薄,在MX9井—MX39井区一带,厚度普遍小于50 m;该带以东,在J1井—DX5井—F1井区一带及其以东地区,厚度普遍小于60 m。

SQ2层序地层厚度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继承性。SQ2层序总体上厚度较大,普遍超过50 m(图6b),尤其是在东南部的DX5井—石柱—南川一带,最大厚度可达90多米,例如C34井、TH1井等井区。然而,在西部的MX39井区和东部的F1井区附近,厚度较薄(小于40 m)。

SQ3层序地层厚度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和厚薄相间的分布格局(图6c):大致在中部的TS8井—C34井—C67井区一带,表现为一个向东凸出的弓形增厚带,厚度普遍大于70 m;该带以西,仍表现为厚薄相间的分布特征,厚度一般介于30~70 m;该带以东,向东北逐渐减薄,在研究区东北缘的D4井—MC2井—F1井一带,层序厚度最薄(小于30 m)。

SQ4层序地层厚度分布表现出对SQ3层序的继承与发展,东西分异明显(图6d):大致在TS8井—QL1井—C10井—石柱—SH2井—TF2井一线以西,厚度较大,普遍大于70 m,局部可达90多米(例如S11井区),这一厚度带总体上呈向东凸出的马蹄形展布;该线向东北迅速减薄到30 m以下,局部被剥蚀殆尽,向东向南减薄至40 m以下。

受后期东吴运动引发的差异升降和差异剥蚀的影响,SQ5层序地层残缺不全(图6e):研究区北部被剥蚀殆尽,仅在西南部的邻水—江北—南川—石柱一带残存了层序下部(以TST为主),厚度普遍小于20 m,局部在20~30 m之间,例如JS1井、LS1井两个井区。

4 地质意义

4.1 岩相古地理演化

二叠系沉积前,四川盆地古地貌总体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12]。中二叠世,受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扬子板块处于拉张环境,海水主要从东、北、南等3个主要方向进入,四川盆地以发育栖霞组和茅口组为代表的海相碳酸盐沉积为特征。川东茅口组下部SQ1层序向海西期古隆起和古高地超覆(图5),整体上SQ1和SQ2沉积期为一具有微地貌起伏的开阔台地环境,以广泛发育台内滩和滩间海沉积为特征[21,32-33]。

在东吴运动的持续影响下,茅口组沉积环境由SQ1、SQ2的开阔台地逐渐演变为SQ3具缓斜坡的弱镶边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12,17,30,34]。SQ3沉积期继承了前期西南高、东北低的古地貌,叠加北西向隆洼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SQ3的沉积演化及平面分布,开始出现北东—南西向古地貌分异和沉积分异(图5):东部F1井区开始发育以泥页岩、硅质页岩等为代表的孤峰段深水沉积,在MC2井区具有同样的特点(图7a),表明研究区东缘开始加速沉降,水体变深;向西,大致在中部的TS6井—TS8井—C67井区一带,发育了较厚的颗粒滩沉积,岩性以生物碎屑砂屑灰岩为主(图7b),推测为弱镶边的台缘滩沉积。到SQ4沉积时期,研究区北东—南西向古地貌分异和沉积分异更加明显:东部持续沉降,欠补偿的深水沉积范围向西扩大到TS8井—QL1井区一带,岩性以硅质页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为主,厚度较薄(图7c);深水沉积区以南,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砂屑灰岩,厚度较大,推测为台缘颗粒滩沉积(图7d)[17,34]。因此,SQ3和SQ4沉积期研究区沉积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浅东深,推断为碳酸盐台地—陆棚体系,两者之间可能有坡折带的存在。茅口组沉积末期,东吴运动主幕导致上扬子台地整体抬升暴露遭受剥蚀(图5,图6e)。

图7 川东茅口组SQ3、SQ4层序岩电响应特征Fig.7 Rock electr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Q3 and SQ4 of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4.2 油气储集意义

四川盆地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备较好的天然气储集条件[35-36],近年来在研究区G4井、WT1井、W67井、BD3井、S11井、JS1井等井茅口组中相继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沉积相是控制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与分布的一个关键要素[8]。台地边缘颗粒滩和开阔台地内颗粒滩为有利的储集相带[33,37],其中,台缘颗粒滩的规模一般大于台内颗粒滩,且更容易遭受早成岩期岩溶作用的叠加优化改造,因而具有更好的储集物性[38-39],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综观研究区茅口组5个三级层序的地层分布(图6),只有SQ3和SQ4层序具备发育厚度较大的台缘颗粒滩沉积的有利条件,因此这两个层序是最有利于优质储层发育的层段(图8)。正如前述有关沉积古地貌演化的分析,SQ3、SQ4沉积时期,研究区东部发育孤峰段以泥页岩、硅质页岩等为代表的深水沉积,其西侧发育了成排成带、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代表的台缘滩和台内滩沉积。这些通常发育于海底古地貌高地上的颗粒滩体,尤其是较厚的、具有弱镶边特征的台缘滩体,更容易遭受早成岩期岩溶作用的叠加优化改造。

岩溶改造作用是海相碳酸盐岩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要素之一[35]。研究区茅口组发育有3个Ⅰ型层序界面,其中茅口组内部SQ3与SQ4之间和茅口组与龙潭组之间的界面均为暴露侵蚀不整合面,界面之下的碳酸盐岩易遭受强烈的早成岩期岩溶改造,尤其是在SQ3与SQ4层序(茅二段—茅三段)灰岩内,形成了众多形态各异、以岩溶缝洞为代表的储集空间(图8),不仅在岩心中清晰可见,而且在成像测井上有明显的响应。由一期或两期以上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残余孔洞以及大量溶蚀孔洞,在区域上控制了储集空间的分布。层序地层格架内有利储集相带与早成岩期岩溶改造的叠合,形成了茅口组富有特色的岩溶型灰岩储层。

5 结论

(1)在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中识别出3个Ⅰ型层序界面和3个Ⅱ型层序界面,据此将茅口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

(2)茅口组层序地层总体上具有下部超覆、顶部削蚀的特征:下部的SQ1层序表现出由东北往西南向海西期古隆起和古地貌高地超覆、减薄,顶部的SQ5层序因后期东吴运动造成的削蚀而残缺不全。

(3)茅口组层序格架内地层总体上表现出东西分异、厚薄相间的分布特点:SQ3、SQ4层序在研究区中部均发育有一个成带状展布的地层增厚带,可能对应于弱镶边的台缘滩相带;该带以东为地层减薄区,与发育孤峰段泥页岩、硅质页岩的深水沉积区吻合。

(4)层序地层格架内有利储集相带与Ⅰ型层序界面下早成岩期岩溶改造的叠合,有利于茅口组形成富有特色的岩溶型灰岩储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