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飞平
(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四川 宜宾 644502)
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珙县电厂)一期工程为2×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DG-1950/25.4-Ⅱ8型超临界参数、W形火焰燃烧、垂直管圈水冷壁变压直流锅炉。锅炉配置了带炉水循环泵(BCP)的内置启动系统,由启动分离器、储水罐、再循环泵、再循环泵流量调节阀、储水罐水位控制阀、疏水泵等组成。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600-24.2/566/566型超临界、中间一次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8级回热汽轮机。给水系统设有2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作为工作用泵,额定出口压力为30.33 MPa;主给水泵与其前置泵及给水泵小汽轮机组成汽动给水泵组,2台汽动给水泵分别由给水泵汽轮机(以下简称小机)驱动,向锅炉连续供水并向锅炉再热器及高压旁路提供减温水。正常运行时,由汽轮机四段抽汽作为小机的驱动汽源,再热冷段蒸汽作为启动和低负荷时的备用汽源;当机组负荷低于35%额定负荷时,四段抽汽参数不能满足小机要求,则自动切换为再热冷段蒸汽供汽;辅助蒸汽汽源可作为小机调试及启动汽源。1台30%容量的电动定速给水泵作为启动用泵,其出口额定压力为13.70 MPa。
该机组是西南地区首台超临界W形火焰锅炉机组,#1机组于2011年2月20日完成168 h试运行。#1锅炉在调试中出现了5次因调整不当造成给水流量低低引起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动作的情况;2011年3月8日,#1机组因辅机故障减负荷到180 MW的过程中,由于给水流量过大,导致过热器进水,主蒸汽温度骤降,机组被迫打闸停机。给水流量调整不当已成为机组停机的重要原因。
所谓锅炉湿态,是指水冷壁出口为汽水混合物,进入启动分离器的汽水混合物分离后,蒸汽进入过热器系统,水则进入分离器储水罐,水质合格后经BCP升压与给水泵来的给水一起进入省煤器。
该机组锅炉MFT保护规定: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达低Ⅰ值(给水流量≤448.5 t/h),延时20 s触发MFT;或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达低Ⅱ值(给水流量≤390.0t/h),延时3s触发MFT,以此来保证锅炉水冷壁安全运行。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炉水循环泵360阀出口流量+给水操作台来的流量。给水系统如图1所示:锅炉湿态下,给水调节以保证合适的储水罐水位(6~11m)为目标,通过给水操作台来的流量进行调节。燃料增加,蒸发量增加,水位降低,则增加给水操作台来的流量;反之,则减少给水操作台来的流量。启动初期,湿态运行时炉水循环泵360阀出口流量一般为400~500 t/h,给水操作台来水流量为30~400 t/h。储水罐容积仅约9 m3,立式布置,内径较小(约750 mm),正常运行水位上限为14 m,BCP逻辑定值规定当水位低于500 mm时,BCP跳闸。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储水罐水位波动频繁,控制不当就会低于500 mm而导致BCP跳闸,炉水循环泵360阀出口流量骤减为零,使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等于给水操作台来的流量(30~400 t/h),触发锅炉MFT。因此,在此阶段给水调整主要以控制储水罐水位为目标,防止水位过低而引起BCP跳闸,最终导致锅炉MFT;同时,要防止水位过高而导致过热器进水,引起汽轮机水冲击。
湿态运行时储水罐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如下。
工质膨胀产生于启动初期,汽压在0.4 MPa左右时,水冷壁中的水开始受热,初次达到饱和温度而产生蒸汽,此时蒸汽会携带大量的水进入分离器,造成贮水罐水位快速升高,锅炉有较大的排放量。此过程较短(一般在几十秒之内),与锅炉点火前压力、壁温、水温、投入油枪的数量等有关,此时要及时排水,同时减少给水流量。在工质膨胀阶段附近应保持燃料量的稳定,最好不要增投油枪,一旦膨胀结束,储水罐水位降低,应及时增加给水流量,保证储水罐水位正常。
图1 给水系统图
辨别虚假水位主要通过给水流量、主蒸汽压力、储水罐水位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如果给水流量不变,汽压增加、水位降低或汽压降低、水位升高则为虚假水位。汽压突然下降,出现虚假水位的情况较多,运行中应对虚假水位有思想准备,及时增加给水以满足蒸发量的需要,加强燃烧恢复汽压。汽轮机调门、高压旁路阀门突然开大,安全阀动作以及机组并网后切缸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虚假水位,这一点和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
增加、减少给煤量要及时协调沟通,及时增减给水;保持一定的燃水比就基本上能维持汽温的稳定;为保持水位稳定,应避免在低水位时快速增加煤量,或者水位很高时快速减少煤量。
机组并网及带负荷过程中负荷上升很快,此时应加强燃烧,及时增加给水。必要时手动关小高压旁路阀,避免汽压下降过快。
此时应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切换过程中应匀速、稳定,保证省煤器入口流量足够及贮水罐水位稳定,必要时排放多余给水。水位下降时应及时提高电动给水泵的转速,开大调门。
投入煤粉后负荷会升得很快,贮水罐水位波动很大,很难控制。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给煤量和一次风量,避免进入炉膛的煤粉过多;同时控制好升负荷速度,及时增加给水流量。磨煤机启动前,建议尽量关小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5%),并对各一次风管逐个进行吹扫,避免启动初期进入炉膛的燃料大幅增加;待储水罐水位波动正常后,再缓慢增加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开度。启动磨煤机时提前打开主、再热蒸汽减温水手动门,必要时投入减温水控制汽温,防止超温及主机胀差增大。
并入给水泵时,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减少扰动。匀速提高待并水泵的转速,升高泵出口压力,在泵出口压力接近母管压力时(差值在1 MPa内),打开出口电动门开始供水,同时降低另一台泵的转速,减小出口流量。2台泵增、减速度要协调,保持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稳定,加、减转速不可太快、太猛,防止其出口压力激增造成另一台泵出口逆止门关闭,导致给水流量剧减。并泵过程中,只能采用手动方式,配合给水泵再循环门,调节2台水泵的出力,同时保持给水泵再循环门有一定开度,防止流量过低而导致MFT。
按照原有设计,负荷大于120 MW后(此时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约为360 t/h),储水罐水位开始修正(在变送器测定水位值上减去修正值,见表1),负荷150 MW时(此时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为400~450 t/h),储水罐水位修正值会迅速增加,造成储水罐显示水位迅速降低,稍有不慎(如水位低于500 mm),炉水循环泵跳闸,此时省煤器入口的流量等于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400~450 t/h),会因给水流量低而导致MFT。
表1 修改前水位修正值与负荷的关系
根据珙县电厂的实际情况,经咨询东方锅炉厂技术人员并请示相关领导后,将该厂锅炉储水罐水位修正曲线在原来基础上增加30 MW负荷,修改前、后水位修正值与负荷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修改前、后水位修正值与负荷的关系曲线
储水罐水位修正值做了修改后(见表2),从150MW开始修正,189MW时修正值才快速增加,而此时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为500~540 t/h,即使BCP跳闸,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远大于“给水量流量低”锅炉MFT定值,保证了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湿态转干态过程中,许多运行人员在增加燃料的同时增加给水流量,造成过热度不能出现,转态不成功,储水罐水位因为修正显示的已不再是正确值,水满至过热器系统,主蒸汽温度快速下降,多次因汽温低而被迫打闸停机。转态期间影响因素较多,燃烧和给水及汽轮机等需要紧密配合,相关准备工作及转态步骤如下:
(1)机组在120 MW之前必须完成切缸工作,给锅炉转态前的准备工作提供充裕的时间。
(2)切缸完成后立即投入高压加热器的暖体和投运工作,尽量提高给水温度,以保证转态工作的顺利进行。
(3)在整个转态过程中,操作人员分工应明确,避免操作混乱。
(4)转干态前,确认燃烧工况稳定,各参数稳定不超限。燃烧调整必须平稳、缓慢,杜绝大幅度操作而造成储水罐剧烈波动。
(5)至少2台制粉系统稳定运行,投入10~12支油枪,确保炉内燃烧均匀,煤粉可靠、稳定燃烧。
(6)维持主蒸汽压力在8.5~9.0 MPa,防止因主蒸汽压力过高而造成进水困难。储水罐水位正常(7~11m),防止满水和水位低导致炉水循环泵跳闸而最终引发MFT事故。
(7)当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达到500~540 t/h时(负荷大于180 MW),投入汽轮机跟随的负荷控制方式(TF),即可进行转态工作。此时不再注意储水罐水位值,保持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量稳定,快速、平稳地增加燃料量(合计增加量为20 t/h),留意中间点温度变化,储水罐水位下降时逐渐关小炉水循环泵出口调节阀。
(8)当储水罐水位≤0.5 m时,BCP跳闸后,继续缓慢增加燃料,留意中间点温度变化,缓慢提高分离器出口温度。出现过热度后,表示锅炉步入干态运行状态,维持中间点过热度在10℃以上,防止返态和超温事故的发生。
(9)炉水循环泵停止后,投入暖泵系统。
(1)锅炉转态前,将磨煤机料位调整至正常料位运行,以便通过磨煤机容量风门精确调整燃料的加减,并提高燃烧调整的速度;锅炉转态期间,燃料增加应缓慢;转换过程中不应进行磨煤机的启、停及切换;维持燃烧稳定。
(2)加强同汽轮机负荷的协调,此时可投入TF,防止转态时汽温大幅波动和转态后过热度猛升而导致超温。
(3)转态过程中,在监视负荷、燃料量、给水量、过热度等参数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低温过热器入口汽温的监视,如发现该点汽温有下降趋势,说明燃料不足或转态失败,应及时进行调整。
(4)转态后应及时转变调整概念,加强对分离器过热度和煤水比的监视,注意给水和燃料的配合,维持汽温稳定。
(5)尽量避免锅炉干、湿态转换与给水旁路切换主路同时进行,维持给水稳定。
(6)严密监视中间点温度变化,中间点温度切忌大幅波动;严密监视各级受热面壁温变化情况,特别是水冷壁壁温及屏式过热器壁温。
(7)一旦机组转入干态运行,保证水煤比稳定,维持中间点过热度在10℃以上。
表2 修改后水位修正值与负荷的关系
转态完成后,随着负荷的增加和给水流量的上升,负荷大于280 MW时,逐渐并入第2台汽动给水泵。原逻辑为:给水流量控制站在手动方式时,控制A,B汽动给水泵总转速不变。该逻辑考虑的是2台汽动给水泵均参与给水流量调节的正常运行情况,未考虑一台汽动给水泵运行,另一台汽动给水泵由于升速、检修等未参与给水流量调节的特殊情况。未参与给水流量调节的汽动给水泵转速若有波动,将引起另一台投自动的汽动给水泵转速向相反方向波动,造成给水流量的不正常变化,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故此,制订如下技术措施:
(1)当单台汽动给水泵带负荷正常运行,另一台汽动给水泵因升速、检修等未参与给水流量调节时,给水流量控制站和汽动给水泵A(B)控制站必须同时投“自动”或同时投“手动”。
(2)当单台汽动给水泵带负荷正常运行,严禁给水流量控制站投“手动”时,汽动给水泵A(B)控制站投“自动”。
干态阶段,给水调节应保持合适的煤水比,尽量减少减温水量,维持中间点温度基本不变,保证主蒸汽参数。中间点温度与负荷为线性关系,随着负荷的上升,中间点温度也上升。当给水泵跳闸、制粉系统跳闸、快减负荷(RB)动作、高压加热器投/退时,应该手动调节给水流量,保持合理的煤水比,保持中间点温度基本不变。
调试初期,在干态返湿态过程中,多次出现因给水流量过大、过热度过低、煤水控制不准确、主蒸汽温度大幅下降而导致汽机被迫打闸停机的现象。通过摸索和总结,干态返湿态操作步骤如下:
(1)机组降负荷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曲线进行操作,原则上不允许大幅度快速降负荷。特别是降至240 MW以后,将降负荷率控制在2 MW/min内。
(2)严密监视过热度的变化,尽量缓慢减少燃料量及给水,合理控制煤水比,保证过热度在5~15℃。
(3)机组负荷降至240 MW时,应将主蒸汽压力降至8.73 MPa,根据汽轮机运行条件,随着负荷继续下降,主蒸汽压力可适当进一步降低。
(4)机组负荷降至230 MW时,启动电动给水泵运行,并打开电动给水泵出口电动门1和出口电动门2,为并泵做好准备。
(5)随着机组负荷的下降,合理调整运行汽动给水泵的转速和其最小流量气动阀的开度,防止汽动给水泵因流量低而跳闸。
(6)当给水流量小于700 t/h时,进行给水主路、旁路的切换工作,此时机组负荷为190~225 MW,切换时先打开旁路,旁路调节阀开度达到90%时,关闭主路。切换期间应严密监视给水操作台出口给水流量,维持流量基本不变并注意过热度的变化,保证过热度在5℃以上,尽量将汽动给水泵转速维持在3100 r/min以上,低于3000 r/min汽动给水泵“遥控”会自动切除,影响给水流量调节。
(7)当机组负荷降至200 MW时,保证2台制粉系统运行,投入8~10支油枪,确保炉内燃烧稳定、可靠,逐渐降低给煤量进行降负荷。
(8)在机组负荷降至185 MW之前,必须缓慢调整,尽量保证锅炉干态运行,进入185 MW后,再进行返态工作。
(9)当机组负荷降至185 MW后,开始进行返态工作,缓慢减少1台磨煤机的出力,维持锅炉燃烧稳定,保证机组负荷缓慢下降,当过热度降至0℃时,略微增加给水,让分离器和储水箱见水,但不能大幅度加水,以防止主蒸汽温度骤降。储水箱水位达到5500 mm以上时,启动炉水循环泵,检查再循环电动门是否自动开启,等炉水循环泵电流、储水箱水位稳定后,逐步开启炉水泵出口调门。
(10)炉水循环泵投运后,根据主蒸汽流量合理调整给水操作台出口流量、炉水循环泵出口流量,维持省煤器入口流量不低于最低流量,维持储水罐水位稳定。
(11)炉水循环泵投运后,逐步减弱燃烧,降低机组负荷,越过水位修正区间,避免水位修正对储水罐水位调整造成影响;机组负荷降至165 MW时,逐渐并入电动给水泵运行,电动给水泵并入后,通过调整给水旁路调节门和电动给水泵再循环调节门维持给水稳定,但要注意监视电动给水泵入口流量,防止电动给水泵流量低而跳闸。
(12)继续缓慢降低机组负荷,当负荷降至100~120 MW时,维持1台制粉系统运行。
(13)按停机曲线完成停机工作。
(1)维持汽动给水泵的稳定,在邻机运行时,保持2台机组辅助联箱并列运行,维持辅助联箱压力稳定,开启汽动给水泵调试汽源(来自于辅助联箱);低负荷时,保持冷再热蒸汽至辅助蒸汽联箱汽源电动门在开启状态,维持辅助联箱压力稳定,保证汽动给水泵汽源压力稳定、给水流量稳定。
(2)启动电动给水泵后,开启出口电动门,逐渐开启出口调节门,在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出口压力接近时开始切泵。切泵期间维持给水操作台出口给水流量基本不变,逐渐开大电动给水泵出口调门、关小电动给水泵再循环调节门,同时降低汽动给水泵转速、开大汽动给水泵再循环调节门开度;当汽动给水泵再循环调节门开至100%,汽动给水泵出口压力低于电动给水泵出口压力1 MPa时,汽动给水泵退出运行(此时可保持汽动给水泵出口电动门开启)。切泵期间应严密监视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流量,防止低于最小流量而跳泵。
(3)干态向湿态转换时,要尽量维持锅炉燃烧的稳定,应缓慢调整磨煤机容量风,禁止燃料突增、突减。
(4)锅炉的干湿态转换只是一个平稳的过渡过程,切换过程中不要造成锅炉主/再热汽温、汽压和机组的出力大幅度变化。
(5)炉水循环泵投运后,其出口流量尽量保持在500 t/h以上。
(6)在锅炉返态及返态后,相关调整人员要明确分工,互相通气,合理控制好相关参数。
(7)进入湿态运行后,值班员加强顶棚过热器出口和低温过热器入口汽温的监视,发现汽温有大幅度下降,应立即调整,必要时开启过热器的相关疏水,避免主蒸汽温度快速下降而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直流锅炉给水调整主要分4种工况。湿态时主要保证储水罐水位,干态时保持合理的煤水比,中间点温度基本不变;湿态转干态时,则是维持给水流量不变,增加燃料量,直到过热度出现,然后按照干态方法调整;干态转湿态时,则是减少燃料量,稳定给水量,直到储水罐见水位,启动炉水循环泵,按照湿态方法调节。给水调节需要不断总结和摸索,调节中切忌大开大关而造成参数大幅波动。
[1]陈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姚文达,姜凡.火电厂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庄建华,高山,李波,等.600 MW超临界机组全程给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J].发电设备,2007(3):223-228.
[4]梁福余,庄建华.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全程给水控制策略[J].华电技术,2008,30(7):64-6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