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端制造业回美国,低端去越南、印度……那我们呢?

时间:2024-07-28

高端制造业回美国,低端去越南、印度……那我们呢?

迄今为止,工业革命后世界上总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向日本、西德等国家转移;第二次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次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将自身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而第四次呢?是中国内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还是向外转移给越南、印度或非洲国家?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世界鞋都”的东莞的鞋业企业中,有25%左右到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设厂,有50%左右到中国内陆省份如湖南、江西、广西、河南等地设厂,只有25%左右的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不是一则“新闻”,这是十年之前的“旧闻”了!

产业转移不可避免

与前两次产业转移不同的是,20世纪末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化的主导者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全球竞争力,将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工序外包给他国,或到他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自己只保留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高附加值的工序,这使发展中国家必然存在着一个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愿景。

在价值全球链布局的背景下,产业转移通常会带动产业承接经济体出口增长。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韩国是第二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其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日本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第三次产业转移,韩国开始由主要产业承接国逐步转为产业转出国,其出口增速明显下滑直至低于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第四次产业转移开启,中国由产业承接国转为产业转出国,其出口增速相对优势在减弱。

发达国家拿走了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掌握了核心竞争力,而发展中国家承接的只有低附加值环节,以及大量的环境污染。那么,我们目前面临的产业转移仅仅是把生产线迁往柬埔寨、越南吗?

高端制造业开始回流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他将7月16~22日定为“美国制造周”,希望通过这一行动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国设厂。

过去的三次产业转移,本土留下的都是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有专家分析:美国把钢铁、纺织转移出去了,国内留下的是飞机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领先的行业。德国、日本用20年把纺织、服装等行业转移出去,剩下的是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电子行业。亚洲四小龙用了20年把低端制造转移出去,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这几十年,通过与世界接轨,我们培养出几千万技术、管理人才,国家同时也在鼓励工业发展,提倡创新。借助全球产业转移完成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每个产业都有民族品牌,部分领域甚至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们把握住的第一次机遇。现在面临制造业转移困境,恰恰是逼迫我们完成华丽转身的机会。国内庞大的市场、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兴起,给了我们第二次机遇。中国将如何应对这次产业转移,又会留下些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和期待的。

(来源:焦点视界 徐盼盼/整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