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友塑业的“纱管帝国”

时间:2024-07-28

本刊记者 武筱婷

三友塑业的“纱管帝国”

本刊记者 武筱婷

创建于1971年的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专业生产纺织器材而闻名,近半个世纪的积淀,树立了三友纱管极好的行业口碑。用三友人的话来说,“国内外用户对三友纱管都放心”,这并非在夸海口,立达、鲁泰等知名企业的信赖给了三友最好的证明与市场效应。

今年以来,三友塑业整体销售情况不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对此,公司董事长张小赧觉得这还不算惊喜,他对市场的预期一直以来都很乐观。他的底气来自于走势向好的国际市场以及渐入正轨的国内市场。“目前,我们的出口量一直在增加,国内新疆市场的开发对我们来说也是不错的机会。”张小赧说,他相信跟着国家政策走,大形势就不会错。

服务懂产品的客户

近年来,国产纺织器材发展很快,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产品档次都可以媲美国际知名品牌。

三友塑业作为生产纱管的老牌企业,产品性能更是可圈可点。“用三友纱管,我们能够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跳管、不变形,即便每分钟25000转的车速也同样适用。”对自己的产品,张小赧有百分之百的骄傲。“专家级的客户一般都会选择我们的产品,因为他懂行、懂纱管!”

行家们总是惺惺相惜的,客户青睐三友,三友也珍视客户意见。张小赧告诉记者,客户的需求是三友塑业产品研发、升级的主要方向,他们一直强调与纺机、纺织企业的密切配合,每年都会应客户需求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据介绍,今年10月纺机展上即将亮相的激光条码纱管就是为了满足主机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而研发的新品。

当然,质量是好产品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三友塑业从材料到成型、试用都是企业自己在做,通过试用的产品才能够得以批量生产,用三友的纱管能让客户把心妥妥地放到肚子里。

做经得起考验的产品

三友的成就,胜在产品过硬,更胜在专一。

“三友塑业只做纱管,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没有理由不做好,也没有借口做不好。”张小赧带着企业用45年时间,把纱管做精,把品质做硬,在业内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品牌。

有人说,国内纱管市场竞争激烈,张小赧并不这么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纱管是通用型产品,没必要把眼光局限在国内市场。”他觉得,只要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并且把握好国际最新市场行情,勇敢走出国门,就能在海外市场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挖掘有价值的客户资源。

当然,国内企业现有的不足也需要正确面对。“不得不承认,现在企业间的价格战激烈得很,其恶劣影响也远超我们想象。”张小赧对此有抱怨,但也很理性,“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依旧会发生的市场行为。但客户会自己作区分,在使用产品一两年后,产品质量到底过不过关自然见真章。”三友塑业的实力也会在这场时间战中再次得到证明。

“我不会打价格战!可能我们的产品价格在亚洲地区偏高,但我们的品质也是亚洲领先,不怕优质客户来比较。”张小赧认为,目前纺织行业正在走高端改造道路,天虹、华芳、华孚、魏桥、鲁泰、恒丰、溢达等国内高端的纺织企业基本都是三友塑业的客户,这其中的市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非留给那些只有价格优势的市场“搅局者”。

竞合时代携手走出去

“地球村”的时代来了,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国际范儿。尽管近年来国产纺机水平和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国际设备同台竞技仍旧略显乏力。

在张小赧看来,不论是三友塑业或是同行企业,都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要抓好产品的行业标准化发展。

他认为,国际上的竞争就是产品标准化的竞争,只要国内企业掌握了标准化模式,中国产品就能有占据国际领先位置的机会。虽然有些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中国企业的要求更严格,但只要掌握了产品标准化模式,将会更顺利的开展合作。

回首四十余载的企业发展历程,张小赧感悟颇深。要想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就不能只看眼前辉煌成绩,更要有自省。

目前三友塑业也在找自身短板,“目前三友塑业有‘五缺’:缺人才、缺技术、缺订单、缺项目、缺规范。”张小赧看到了问题,也找出了对策,就是要做到七个领先:思想领先、信息化领先、自动化领先、市场化领先、质量标准领先、技改投入领先、管理领先。这就是三友塑业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