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冒进,不“夹生”

时间:2024-07-28

不冒进,不“夹生”

2011年德国正式推出“工业4.0”的说法,当时有全球50个机构共同参与;2013年和今年又分别做了关于这一概念的新报告,但是根据德国相关普查,现在约有60%的德国小企业还没有听说过“工业4.0”。

再看中国,这一概念,却早已风靡。由此红火的“智能生产”、“智慧工厂”等概念更是被不少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们当成了逆袭的秘籍。

然而实际情况如何?

正视中国制造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工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

然而,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需要我们正视。

2014年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8.6%,生产设备数字化率38.6%,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33.4%,关键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29.9%,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7.2%。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势头不减。这足以表明,我们的制造业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及时为制造业做出了宏观引导。

有人认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其实并不然。德国和中国的工业基础不同,战略和具体举措也不可能一样,“工业4.0”主要是聚焦在制造业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而《中国制造2025》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同时更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工业2.0”是电气化,“工业3.0”是自动化、数字化,“工业4.0”是智能化。中国制造业由于发展不平衡、层次结构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工业2.0”的阶段,因此国家工信部在“十三五”发展中提出鲜明的要求:中国制造业发展要采取并行策略,即:2.0补课,3.0普及,4.0示范。

当然,对于中国纺织产业的智能发展,我们也并不悲观,完善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加强,让很多人坚信,纺织业将会成为我国较早进入智能化生产的行业。

纺织业寻觅“过河”良策

当然,《中国制造2025》对于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描述。记者曾经听到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这个文件对制造业而言,解决了一个是否要过河、过什么样的河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回答怎么过河。”各个行业实际情况不同,怎么过河自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

现在我们纺织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主体都在积极朝着智能化的目标迈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说到这,康平纳集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项目不得不提,该项目实现了从手工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到全流程数字化、系统自动化的跨越,掀起了车间“无人化”革命,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在数字化工厂上动作频频,其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开发的国内首创经编生产线智能管理系统,为经编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同样,江苏润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经编4.0的未来工厂”构想也正在为打造针织领域“无人操作的示范车间”而努力。在纺纱领域,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的“e系统”以其智能排产、绿色节能等优势不断在鲁泰纺织、悦达纺织、大生集团等用户企业得到试用,棉纺信息化不断推进。青岛赛特环球集团为实现与客户的零距离服务,投入上百万打造了“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专业、舒适的服务。上海金纬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今年搭建起了“互联网+化纤机械”的物联

网平台,强化化纤生产数字化流程。

以上种种,足以看到纺织装备企业不断摸索、探求智能纺织的步伐。

同样为了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努力的还有自动化产品供应商们,他们正从元器件和软件平台入手助力行业“智能大厦”的构建。例如,欧姆龙为客户提供的基于Sysmac平台的自动化平台,将智能传感、控制技术统一继承,用最精简的网络构架,实现从物理设备层到监控管理层的数据整合,实时传送至DB,为MES、ERP系统的分析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源。西门子正不断通过与OEM客户、系统集成商及第三方的合作将一些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深圳英威腾与无锡三盛机电合作研发的双变频卷染机控制系统能够多快好省地给客户带来实际效益。

上游积极谋变,下游勇敢实践,纺织产业联动正在向纵深推进。如申洲国际在“年产6000万件针织服装智能化生产线关键设备升级”的项目中,综合生产效率提高30%~40%,劳动效率提高35%~45%,这样的成果早已不是个例。

除企业积极实践,更多地区政府也在积极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智慧集群”。如浙江绍兴柯桥区自去年被定为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以来,每年都会安排2亿元左右的资金,重点用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业设计、企业技改、“机器换人”等创新建设,并结合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制造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次论坛,柯桥区政府还专门搜集了下游智能化需求改造信息,为当地企业智能转型求解,引起了在场装备企业的积极响应。

在行业引导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经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需要发展的纺纱、涤纶长丝、针织、印染、无纺布及服装缝制过程等6条智能生产线,更是从本质上为纺织行业的生产模式变革提出了方向。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迈向智能制造的道路上,行业并不缺乏厚积薄发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稳步前行。

行业需要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扎实谋进。

智能化,迈步不要“飘”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说过,现阶段我们要强调的是工业自动化,自动化之后才是信息化、智能化。中国工业现在还没有走完自动化,甚至有很多工业连半自动化都没有做到。他说华为五年以后可能走向信息化,达到“工业3.0”的状态,要向世界品牌迈进的路还很长,太着急的口号可能毁了这个产业。

对于纺织行业,又何尝不是。

转型升级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讲,是一个太大的命题。怎么转?转到哪儿去?都尚不清晰。现在,各种高大上的智能概念纷飞,对有些企业而言,不是指引方向的明灯,反而成了前行中的“烟雾弹”。

21世纪初,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们在“两化融合”的具体落实中,似乎有些信息化“过量”,而工业化略有不足:工业基础不够扎实,产品品质和质量与国际标准距离较远;制造业企业热衷于信息化的提升,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但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并未改善。

类似的教训,我们应该汲取。

浮躁的环境里容易“飘”,行业企业需要学会如何在智能化的大概念中,沉下心来,迈稳脚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强调,要理清智能制造与普通装备的关系,智能制造必须跟紧不能丢,但还是要立足在量大面广的普通装备基础上。中国纺机协会会长王树田对此也很认同,他表示“现在没有哪家企业完全做到了智能化,它代表一种趋势,但不能被他美妙的神话吓到。我们需要科学分析市场上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并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扎实谋进。”

有下游纺织企业反映“现在高大上的概念离我们太远了,有了技术没资金,有了资金、技术又没有人才,这些都有了却没有配套的东西。”确实,智能生产落地就是要面临这种种问题,在奔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还是要扎扎实实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走好每一步。

这条路不仅要走得稳,还要走得准。

智能化带来的高效生产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做长远考虑地“万马齐上智能”,结果就会像之前的光伏产业一样,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至今还在“消化中”的怪圈,那将严重影响行业迈入智能时代的步伐。

在本次论坛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教授李杰提出的“煎蛋模式”给了行业发展新的思考方式:核心产品相当于蛋黄,品牌、服务创造的价值则是蛋白。智能制造就是要做大蛋白,通过足够的数据和创新能力,改变顾客购买的价值。

路遥知马力。走智能智造这条路需要判断力、决断力,同样更需要毅力,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如此,才不冒进,不“夹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