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3年成品油消费市场回顾与2014年展望

时间:2024-04-24

摘要:2013年国内油价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年内调整频率加快,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保持稳定,消费柴汽油比下降至历史新低。2014年国内经济面临巨大挑战,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将平稳增长,国际油价稳中有降,炼油加工能力进入过剩态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供给将相对宽裕。

关键词:成品油 消费 特征 展望

2013年国内经济环境整体疲软,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消费柴汽油比持续走低,成品油出口快速增长,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现了国内油价调整市场化。2014年,国内炼油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现,一些制约行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难以实现根本性突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总体将平稳增长,国际油价稳中有降,替代能源保持较快增长,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资源供给将相对宽裕,成品油消费市场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201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回顾与特点

201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油品消费税政策进一步完善,油价调整基本实现市场化。受市场消费需求疲软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突出因素等影响,成品油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成品油消费增速回落,消费柴汽油比持续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98亿吨和4.8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增速较2012年下降2.8和1.7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原油实际加工量完成47858万吨,同比增长了3.3%,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86亿吨,同比增长3.5%,大幅度低于“十一五”期间成品油消费平均7.1%的年增长率。

2012年开始实行的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政策以及近几年高速公路里程平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对鼓励汽车出行、扩大出行半径和带动汽油消费持续旺盛有很大作用,汽油消费获得较强支撑;柴油消费则受到工业生产放缓、采掘业低迷以及商用车销量延续负增长、货车出行率下滑、货运企业节油、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抑制了市场需求,成品油消费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国内柴油市场消费在2005年出现峰值后呈现波浪下行趋势,2012年首次在近十年来下降至2∶1以下,2013年消费柴汽比降更是下降至1.82,创近年来最低水平,后期柴汽消费比有继续下降趋势。

(二)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加快,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保持稳定

根据2013年3月27日出台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调整挂靠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并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不作调整。2011年国家仅调整3次油价,2012年调整8次油价,而回顾2013年,国内共经历“8涨7跌”,年内15次调价累计汽油上涨1365元/吨,柴油上涨1315元/吨,累计汽油下调1360元/吨,柴油下调1330元/吨,全年汽油整体上调5元/吨,柴油整体下调15元/吨,年内国内油价变动比较频繁,走势先抑后扬,年度价格基本稳定。

随着2013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国内油价调整朝着市场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成品油市场价格也摆脱了前期调价滞后、只涨不跌、市场投机行为较为严重的被动局面,消费市场油价调整频率加快将更加灵敏反映国际市场变化。新的定价机制更灵活,更加贴近市场,更便于消费者产生预期,有利于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应对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投机造成的油价大起大落。2013年国内油价调整对下游消费群体影响有限,对国内经济运行未带来太大的成本压力。

(三)炼油能力大幅度提升,成品油实现全面净出口

根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指出,2012年我国炼厂新增产量为31.2万桶/天,同期全球原油加工增长量为48万桶/天,中国新增产能占全球增量的65%。《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2年中国炼油能力达到6.54亿吨/年,2013年新增炼油能力3950万吨,较2000年2.76亿吨炼油能力猛增137%,稳居世界第二。目前在建、拟建和规划中的炼油项目如全部建成,预计到2015年国内炼油能力将超过8亿吨/年,2020年将达到9亿吨以上。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快速增长,再加上下游行业扩张、投资拉动等因素推动了国内炼油能力大幅度扩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前些年困扰市场的“油荒”局面将很难再现。2012年我国实现了自2007年以来成品油全面净出口,2013年成品油市场供应总体宽松,全年汽油净出口468.75万吨,同比上升60.5%,煤油净出口917.45万吨,同比增加23%,柴油净出口278万吨,同比增加49%。随着中国化工、延长集团及以山东地方炼厂为代表的多种市场主体进军石油炼化产业,国内炼油加工能力不断扩大,成品油产量大幅度增加,终端消费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二、2014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展望

(一)消费需求增长稳中有升,汽柴油消费结构继续分化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主要用油行业变化,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初步预计201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需求2.99亿吨,同比增长约4.8%,增速较2013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汽、柴、煤油预计分别为1.01亿吨、1.73亿吨、0.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2%和12%。全年汽柴油消费结构继续分化,消费柴汽比继续下降,预计全年约为1∶72,同比下降0.1。2014年一季度全国表观消费量约为0.25亿吨,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4%,而受经济中速增长,工业生产恢复有限等因素影响,柴油表观消费量约为0.43亿吨,同比增长0.36%,环比下降约2%。

根据一季度运行情况,预测2014年我国石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将分别达到3.04亿吨和2.98亿吨,较2013年增长5.3%和7.1%,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8.8%。受经济结构调整多因素影响,消费柴汽油分品种结构进一步分化。导致汽柴油消费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汽油消费与经济走势相关性相对较小,乘用小汽车稳定增长支撑汽油刚性需求,而柴油市场消费受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降至十年最低,政府对楼市严格调控,以及货车出行率下滑、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生产型柴油消费需求,柴油增速预计将进一步下滑。

(二)市场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市场价格走势稳中有降

2013年世界原油价格总水平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这是自2011年突破100美元后,连续第三年保持高位,其中WTI原油年均价为97.8美元/桶,同比涨幅3.6%;布伦特原油年均价108.6美元/桶,同比跌幅2.7%;大庆原油均价104.1美元/桶,同比跌幅8.4%。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为103.5美元/桶,同比下跌2.9%,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下跌。BP能源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原油消费量41.31亿吨,增幅1.2%,2013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在41.71亿吨上下,增幅1.0%。根据当前市场消费形势预判2014年全球原油消费将保持低速增长,全年全球原油消费增幅约为1.2%,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进入一个相对较缓、平稳的时期。

2014年全球原油供需继续保持大致平衡,支持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带来的石油需求增长,欧佩克限产保价、基金市场资金炒作、地缘政治风险等,而导致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是非欧佩克产量增幅上升、供需基本面依然比较宽松、欧债风险仍存在较大波动、美元将逐渐进入强势周期等。预计2014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为5.09亿吨,较2013年增加0.25亿吨,同比增加5.1%;成品油产量将超过3.1亿吨,同比增5.7%,将高于国内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速,如国内成品油出口不能继续大幅度增加将导致国内成品油消费市场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较为宽松的供需关系将使得2014年国内汽柴油市场消费价格小幅度承压。

(三)替代能源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加速

201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5.9%,全年天然气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同比增25%。按照这一数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成品油替代能源发展迅速,其中用替代燃料代替常规汽油、柴油消费约1280万吨,同比增长17%,尤其是车用燃气仍然是替代主体,约占73%左右,尤其是优势明显、清洁环保的天然气消费稳步增长,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加速。

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占比非常低(世界平均水平是25%左右),按照治理空气污染的规划,国家将进一步提升天然气以及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按照有关研究机构预测,中国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947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31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生产量15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80亿立方米。我国将加快推动西气东输三线、陕京四线、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庆铁三四线等油气管道建设,同时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大力推动LNG接收站及应急调峰储气设施建设等措施,一系列政策出台将加速天然气替代成品油消费趋势进程。

(四)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由雾霾引发的燃油品质争议将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油品标准升级的步伐。2014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通知,明确年内将出台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即以2014年为起点到2017年的3年,将作为全国车用汽柴油达标国五标准的时间节点,国家能源局规划的“国五时代”分两步走:2015年年底前,确保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2017年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我国政府将在2014年继续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并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成品油质量违法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斌.前三季度国内成品油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3(11):18—21

[2]郭一凡,金云.2013年四季度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及2014年一季度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3(12):80—85

(丁海华,1976年生,湖南省常德人,中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