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匡志威
(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土方测量(计算)是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区域土方平衡、场地平整、矿业开采、道路施工、建筑施工中,都需要精确地计算出填、挖方量,并以此作为土方施工费用结算、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依据[1,2]。土方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是项目管理方、施工方、审计方等关注的重点。影响土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集中在外业数据采集、内业土方计算两个阶段。随着GNSS RTK技术、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机载雷达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等高新测绘技术的应用[3~7],作业人员按规范要求作业,外业数据采集精度可得到有效保证。因此,采用合理严谨的土方计算方法,提高土方测量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中,方格网法具备直观、易验算等特点,易于满足非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审计方、财评方的工作要求,因此该方法应用广泛。
方格网法首先用一定边长的正方形格网对场区进行分割,并内插计算出各格网点的高程及上、下面的高差,各格网所覆盖区域的方量,由4个格网点的高差拟合计算,分别计算各方格网的填、挖方量后,统计汇总得出整个场区的填、挖方量。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1)
式中:V为格网土方量,n为格网点数,h为格网点上下面之间的高差,S为格网面积。
此方法的核心是用离散的格网点组成的点集,对场区地形表面进行拟合。由于忽略了格网内部的地形要素信息,地形越复杂,格网长度越大,计算误差越大,计算误差容易超限[8]。
为提高土方计算准确性,需进一步考虑格网内部地形要素特征,将地形复杂区域的格网进一步分割成若干子区域,分别计算格网内各子区域的填、挖方量,汇总后作为该格网的填、挖方量。考虑地形要素的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2)
式中:V为格网土方量,n为子区域数量,m为子区域角点数,h为格网点上下面之间的高差,S为子区域面积。
图1中,格网长度是10 m,格网内一条斜坡将格网分成了坡顶面、斜坡面、坡底面3个区域。根据式(1)、式(2),若收方至 38 m,采用常规方格网法计算出的挖方量为 244.50 m3,采用考虑地形要素的方格网法计算出的挖方量为 263.32 m3。若以考虑地形要素的方格网法计算结果为基准,采用常规方格网法的计算误差为 18.82 m3,误差率为7.1%,土方计算误差超限。
图1 格网分割示意图
外业数据采集技术有传统的全站仪技术、GNSS RTK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等高新测绘技术,以上方法均有优缺点及实用区域,本文不再论述。外业数据采集中,可根据测区情况,选择多种测绘技术手段进行,测量的地面高程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1)高程点间距应小于计算要求的格网间距;高程点测量应测出范围线;由于内业处理时,所有曲线都需折线化,因此,外业测量时,曲线要素上必须有足够密度的高程点。
(2)所采集的高程点应能反映地形及地形变化特征,地形变化大处应加密高程点。
(3)所采集的高程点,均能完整地表述坡顶线、坡底线、坎上线、坎下线。
(4)对于大片高程变化均匀或平坦的地形(如沙滩、田块、房屋、运动场等),应完整地测绘其边界;带坎的房屋建筑,应将坎的位置测准。
(5)沟的处理。沟的两侧为坡或坎,其高程点的采集应满足上面的要求;同时,反映沟底特征的点必须采集。
(6)局部区域的最高点、最低点必须采集。
(7)自然形态的山。反映山体特征的重要高程点(如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山谷点、山脚点等)必须采集,反映山脚线、山脊线、山谷线等特征线的关键点必须采集。
利用EPS、CASS等土方计算软件,提取影响土方计算精度的各地形地貌要素,主要包括坡、砍、沟、等高线、高程变化均匀或平坦地形的边界线、局部区域最高点、最低点等,编辑生成简易地形图。
特征线是由具有同一性质、用来表达地形地貌关键信息的离散点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的线,是提高TIN建模质量及土方计算质量的关键因素,需要用特征线加以约束的地形地貌主要有坎、坡、大片高程变化均匀或平坦的地形区域、山体、沟等,利用EPS、CASS等土方软件,提取坡顶线、坡底线、坎上线、坎下线、山脚线、山脊线、山谷线、高程变化均匀或平坦地形的边界线等[9]。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可以实现对测区地形的高精度数字化表达。将简易地形图和特征线导入土方计算软件,生成基于特征线的TIN模型,构建的TIN模型中任一条边均不能与特征线相交,以达到对地形的最严密表达[9]。
利用TIN模型,可以拟合计算场区内任一点的高程值,有效地解决了方格网法各格网点高程值的拟合计算问题。根据方格网法的计算方法,格网长度越小,单个格网面积越小,各个格网面对实际地表面表达的精度越高,各格网方量计算精度越高。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当格网长度逐渐缩短至 2 m或者 1 m时,计算出的填、挖方量会趋于收敛。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地形特征,多次计算比较分析,确定目标格网长度,将计算出小格网长度的方量作为目标方量,并结合《城市测量规范》中土方计算检核较差不大于3%[10],对土方计算质量进行控制。
测量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考虑地形要素的土方测量流程
某一施工区需平整开发,按甲方要求进行土方测量,地块红线范围内面积为 23 582 m2,土方计算格网长度为 10 m,收方至 64.10 m。经现场踏勘,测区杂草丛生,部分区域积水较深,故采用GNSS RTK、全站仪技术、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测区地形起伏较大,最低点 54.0 m,最高点 67.1 m。采用E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编辑测区简易地形图,提取地形要素特征线,生成基于特征线的TIN模型,图3为测区地形与TIN模型叠加图。
图3 测区地形与TIN模型叠加图
利用EPS软件土方计算与填挖分析模块,加载土方计算范围线、TIN模型,分别计算出格网长度为 20 m、10 m、5 m、4 m、3 m、2 m、1 m的填、挖方量,以及考虑地形要素的格网长度为 10 m的填、挖方量,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土方计算统计表 表1
图4 各格网长度土方计算土方量示意图
图4为各格网长度土方计算土方量示意图,从图4可以得出,格网长度变小时,土方量具有收敛趋势,格网长度越小,越逼近土方量真值。在无法获取土方量真值的情况下,可以将小格网长度计算出的土方量作为目标方量,对指定格网长度的土方计算结果进行检核,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质量评价,计算土方计算误差率,计算公式如下:
(3)
根据表1统计数据及式(3),计算土方计算误差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土方计算误差率统计表 表2
从表2可以得出,直接采用10 m格网进行土方计算,土方计算误差率均超过规范要求的3%的计算误差限值;采用考虑地形要素的 10 m格网进行土方计算,土方计算误差率均小于2%,计算准确率均提高了4%,因此该计算方法有效。
图5为该测区局部考虑地形要素的土方计算方法示意图,图5中可以看出,地形复杂区域的格网方量计算时,均考虑了地形要素,提高了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图5 该测区局部考虑地形要素的土方计算方法示意图
土方填挖、量较大的工程项目,对土方测量(计算)的准确性有很高的需求。本文提出的考虑地形要素的土方测量方法,在已有的外业测量数据基础上,通过改进内业计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土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满足了各相关方要求,已在大量土方工程测量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土方测量项目中的土方计量、审计、财评、费用结算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