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3CrNi3Mo的热处理工艺性试验

时间:2024-07-28

杨彩娟,王玉奎

(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天水741020)

23CrNi3Mo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材料,通过对其预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等不同阶段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为该材料工件的加工工艺制定和优化提供了一些参考。现将其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根据某行业标准规定23CrNi3Mo钢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

经过对试验材料分析其化学成分都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同时,为了使试验贴近生产实际.我们以23CrNi3Mo为材料的一种钎具产品的加工工序为例进行试验,其工艺路线大体如下:

锻造→预热处理→机加→渗碳→高温回火→二次机加→淬火→回火→检查

1 预热处理试验:

锻造是机械行业获得零件雏形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法不但节省材料,且获得的零件组织致密,强度进一步提高。但锻后由于挤压变形和冷却较快使工件硬度较高,给后序加工带来困难。为降低其硬度同时也为改善其内部组织,预热处理(即:正火、退火或高温回火)是热处理的常用方法。下面是材料为23CrNi3Mo的工件在680~920℃区域内,不同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空冷获得的温度与硬度的对应变化曲线:(如图1)

图1 不同温度下(空冷)的硬度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在800~920℃之间形成了一个波峰,860℃左右是其最高峰,峰值约46HRC,800℃向前逐渐下降,在800~740℃之间下降较平缓,740℃往前下降较快,至680℃时,硬度值降至25HRC左右。作为正火处理,其温度应在相变温度以上,从后面的淬火试验得知,相变温度应在760℃以上,可在760℃以上空冷获得的硬度值≥37HRC,即使车削加工也比较困难(车削加工适宜硬度应在13~15HRC)。但随着刀具和加工设备的不断发展更新,15~35HRC硬度下的加工也经常进行,所以,采用680℃温度下的高温回火,即可以获得25HRC的硬度,同样采用完全退火也能实现此目的,但完全退火的冷却速度须相当缓慢,具体情况尚待试验研究。

2 渗碳试验

为贴近生产实际,对锻后高温回火的工件切成小段,按实际生产采用多用可控气氛设备进行渗碳。碳势:1.15C%,渗碳温度:920℃,时间约16h(渗碳+扩散),冷却方式:油冷。渗碳后的试样经切片检测:碳层为1.8mm,表面硬度为:59HRC,组织为: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见图2);心部硬度为:45~46HRC,组织为:低碳板条马氏体(见图3)。

图2

图3

由于渗碳后工件还需进一步机加,所以又采用了680℃的高温回火,心部硬度虽降至25HRC,可表面硬度却接近35HRC,这个硬度虽然较高,但对车加工影响不大,渗碳后的回火除降低硬度外还可以防止工件开裂。碳层深度问题可采取增减时间、调节碳势参数等因素,即可达到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

3 淬火试验

从740℃~920℃之间,每隔20℃我们进行了渗碳后试样的淬火试验,其淬后的表面硬度、心部硬度与淬火温度的对应曲线如下:

图4 不同温度下油冷的硬度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表面硬度在780~820℃之间有一个高峰,850℃之后至920℃基本趋于同一个值。而心部硬度在780℃后至920℃之间基本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740℃时,由于淬火温度较低,试样的奥氏体化程度及奥氏体化后碳化物的溶解性差,其组织中存在着大片的铁素体。表层组织也有不均,但相对不很明显。760℃的试样基本消除了以上现象,而780~860℃的组织非常均匀,晶粒度均在8级以上,900℃以上,组织虽然均匀,但晶粒度级别下降,晶粒趋向粗大,因此,淬火温度选择在780~880℃之间最好,如果考滤较高的表面硬度,淬火温度选在780~820℃之间最好。

下面图5、图6为820℃时淬火,放大400倍时的心部与表层的金相组织图:

图5 820℃淬火心部组织

图6 820℃淬火表层组织

4 回火试验

确定了淬火温度后,我们又选择了在同一温度下淬火,于180~260℃范围内、每隔20℃进行的回火试验,其表面硬度、心部硬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

图7 同一温度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的硬度曲线

由曲线可见,回火对淬火后的表面硬度影响较大,下降幅度在3~6HRC,而整体随温度变化的幅度并不大。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加颗粒状碳化物,如图9所示;心部硬度在淬、回火后基本没有变化。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如图8所示。

5 结论

综上所述,材料为23CrNi3Mo的热处理特性应有以下几点:

(1)软化不同于其它材料,通过正火不能获得低于37HRC的硬度,只有通过680℃高温回火或完全退火才能获得≤25HRC的硬度。

图8 820℃淬火200℃回火心部组织

图9 820℃淬火200℃回火表层组织

(2)淬火温度较宽,而且在780℃~880℃范围内的均能得到相近的心部硬度,这种特性便于热处理工艺控制。

(3)通过渗碳等表面处理,可实现表面与心部相差15~20HRC的硬度差,满足了部分件即要耐磨和较高的机械性能,又要具备良好冲击韧性的需要。

根据以上试验记录,我们对每一个环节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应用于冲击类零件的热处理生产,经验证,工艺稳定、效果良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并逐步扩展应用于其它类产品零件的生产。

[1]张国榉.长寿命小钎杆用钎钢研究开发方向[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1(2):23-26.

[2]古立新,金建军.回火温度对23CrNi3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7(1):7-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